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7939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立板,两个所述支撑立板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块,所述支撑连接块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第一前臂梁,所述第一前臂梁远离支撑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前臂梁;通过精细调整第一后臂梁和第二后臂梁的倾角,可以有效平衡整个系统的重力分布,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应力积累,并且实现对力度的细腻调节,这一举措能够大幅度降低由于应力集中而引发的结构变形风险,通过控制盒内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并自动调整第一后臂梁、第二后臂梁和拉杆的状态,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优的工作状态,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斗轮机,具体为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


技术介绍

1、斗轮机又称斗轮堆取料机,是指一种用于大型干散货堆场的既能堆料又能取料的连续输送的高效装卸机械。由可俯仰和水平摆动的胶带输送臂及其前端的斗轮、机架、运行机构组成,皮带可双向运行,取料时由斗轮取料经输送臂送出,堆料时则由主输送机运来的货物经由输送臂投向堆场。

2、现有的斗轮机前臂架结构自重过大,会增加整机的负荷,降低机器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操作效率,并增加机器对场地承载力的要求,过大的自重可能会导致机器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振动,增加机械件的磨损和疲劳,进而提升故障风险,然而直接调整配重架倾角无法有效地均匀分配力臂上的应力,易导致局部应力过大,引发结构疲劳和断裂风险,另外斗轮机的配重架倾角直接影响前大臂支撑的平衡与载重能力。然而,现有的结构通过改变支撑本体处配重架倾角来应对前大臂支撑的力度变化,难以兼顾各个力臂的应力集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立板,两个所述支撑立板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块,所述支撑连接块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第一前臂梁,所述第一前臂梁远离支撑连接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前臂梁,两个所述第二前臂梁远离第一前臂梁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横向架杆和支撑梯,所述横向架杆远离第二前臂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斗轮头,所述支撑梯远离第二前臂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两个所述支撑立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后臂梁,所述第一后臂梁远离支撑立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后臂梁,所述第二后臂梁和第一后臂梁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固杆,所述第二后臂梁远离第一后臂梁一端的顶部安装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3、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板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第一前臂梁与支撑连接块连接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板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两侧。

4、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前臂梁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两个所述第二前臂梁和两个第一前臂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加固架。

5、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立板,所述安装立板远离支撑立板一端的相对侧固定安装有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钢索二,所述连接钢索二远离连接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索连接块,所述钢索连接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钢索三,所述钢索连接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根连接钢索四,所述钢索连接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根连接钢索一。

6、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钢索四远离钢索连接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前臂梁远离支撑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钢索三远离钢索连接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前臂梁远离第一前臂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钢索一远离钢索连接块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前臂梁靠近支撑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连接顶板远离连接钢索二的一侧呈对称固定连接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远离连接顶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后臂梁远离第一后臂梁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后臂梁均呈十五度向上倾斜。

8、优选的,所述加固杆两两间隔的规格尺寸与配重块外轮廓的规格尺寸相契合,且防脱块外轮廓的规格尺寸大于配重块外轮廓的规格尺寸。

9、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导轮,所述移动导轮的底部滑动安装有移动导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精细调整第一后臂梁和第二后臂梁的倾角,可以有效平衡整个系统的重力分布,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应力积累,并且实现对力度的细腻调节,这一举措能够大幅度降低由于应力集中而引发的结构变形风险,通过控制盒内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并自动调整第一后臂梁、第二后臂梁和拉杆的状态,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优的工作状态,既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12、2、支撑架和连接板的自动化调节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改变,支撑架和连接板连接处的接触范围,通过扩大或缩小接触面积来优化力的传递路径,此外,工作台还配备了先进的可调节机构,这一设计使得纵向支撑力得以更加均匀分布,有效避免了局部过载现象的发生,自动化调节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还显著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为了进一步优化支撑架,充分利用斗轮机在第一前臂梁和第二前臂梁上活动时所产生的力臂变化;

13、3、通过精确计算和分析,能够在斗轮机进行回转、行走等动作时,适时调整支撑架和连接板支撑强度,当,斗轮头进行回转运动时,其产生的离心力可以被巧妙地用来补强第二前臂梁和第一前臂梁的支撑区域,为了确保支撑部位的安全可靠,还特别增设了应力接触区域的过载报警设备,该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支撑位置的受力情况,一旦检测到异常应力集中或过载现象,立即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不仅有效防止了支撑位置的损坏,还消除了斗轮机系统的安全隐患,为整个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立板(33),两个所述支撑立板(33)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块(31),所述支撑连接块(31)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第一前臂梁(23),所述第一前臂梁(23)远离支撑连接块(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前臂梁(15),两个所述第二前臂梁(15)远离第一前臂梁(23)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横向架杆(28)和支撑梯(25),所述横向架杆(28)远离第二前臂梁(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9),所述驱动电机(2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斗轮头(30),所述支撑梯(25)远离第二前臂梁(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27),两个所述支撑立板(33)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后臂梁(19),所述第一后臂梁(19)远离支撑立板(3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后臂梁(16),所述第二后臂梁(16)和第一后臂梁(19)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固杆(18),所述第二后臂梁(16)远离第一后臂梁(19)一端的顶部安装有防脱块(3),所述防脱块(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立板(33)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36),所述安装块(36)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气缸(35),所述调节气缸(35)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板(9),所述第一前臂梁(23)与支撑连接块(31)连接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板(9)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动杆(3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前臂梁(15)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立板(3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立板(34),所述安装立板(34)远离支撑立板(33)一端的相对侧固定安装有连接顶板(20),所述连接顶板(2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钢索二(21),所述连接钢索二(21)远离连接顶板(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索连接块(22),所述钢索连接块(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钢索三(24),所述钢索连接块(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根连接钢索四(12),所述钢索连接块(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根连接钢索一(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钢索四(12)远离钢索连接块(2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前臂梁(23)远离支撑连接块(3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钢索三(24)远离钢索连接块(2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前臂梁(15)远离第一前臂梁(23)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钢索一(10)远离钢索连接块(2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前臂梁(23)靠近支撑立板(33)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顶板(20)远离连接钢索二(21)的一侧呈对称固定连接有拉杆(17),两个所述拉杆(17)远离连接顶板(2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后臂梁(16)远离第一后臂梁(19)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后臂梁(19)均呈十五度向上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18)两两间隔的规格尺寸与配重块(4)外轮廓的规格尺寸相契合,且防脱块(3)外轮廓的规格尺寸大于配重块(4)外轮廓的规格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外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筒(6),所述安装筒(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导轮(8),所述移动导轮(8)的底部滑动安装有移动导轨(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立板(33),两个所述支撑立板(33)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连接块(31),所述支撑连接块(31)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第一前臂梁(23),所述第一前臂梁(23)远离支撑连接块(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前臂梁(15),两个所述第二前臂梁(15)远离第一前臂梁(23)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横向架杆(28)和支撑梯(25),所述横向架杆(28)远离第二前臂梁(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9),所述驱动电机(2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斗轮头(30),所述支撑梯(25)远离第二前臂梁(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27),两个所述支撑立板(33)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后臂梁(19),所述第一后臂梁(19)远离支撑立板(3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后臂梁(16),所述第二后臂梁(16)和第一后臂梁(19)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固杆(18),所述第二后臂梁(16)远离第一后臂梁(19)一端的顶部安装有防脱块(3),所述防脱块(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立板(33)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36),所述安装块(36)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气缸(35),所述调节气缸(35)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转动板(9),所述第一前臂梁(23)与支撑连接块(31)连接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板(9)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动杆(3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前臂梁(15)的相背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臂架及斗轮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立板(3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储怡芳安建军张金国韩宁王家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曲阜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