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路,具体是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
技术介绍
1、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2、在公路建设时,常常会在软基土地上进行铺设,在软基土地上进行路面铺设时,需先对软基土地进行压实,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后方可进行路面铺设,而在现有技术中,多数软基土地路基的增强,多是通过压路机对软基土地进行压实,而进行压实后的土地,仅能增加压实路面的土壤密度,土地同样缺少稳固性,因此,本申请提出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通过固定侧板对土壤进行聚拢,然后将土壤置于两个侧板之间,并进行压实,在进行压实后,通过顶端固定柱、底端固定柱配合连接柱及连接横杆对土壤进行聚拢,提高软基土地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公路路基的强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现有技术中,多数软基土地路基的增强,多是通过压路机对软基土地进行压实,而进行压实后的土地,仅能增加压实路面的土壤密度,土地同样缺少稳固性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包括两个固定侧板,两个所述固
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贯穿连接孔的内径尺寸均大于连接横杆的外径尺寸,多个所述连接横杆远离两端之间形成的长度距离与两个固定侧板相互靠近两端之间形成的内径尺寸相匹配。
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与贯穿连接孔位置相匹配的外壁均设置有连接片,多个所述连接片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外连接法兰。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外连接法兰的外壁均匀贯穿螺纹连接有多个连接螺栓,两个所述固定侧板与多个连接螺栓位置相匹配的外壁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贯穿螺纹孔,多个所述连接螺栓均于位置相匹配的贯穿螺纹孔贯穿螺纹连接。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连接横杆远离两端的外径尺寸均固定连接有内连接法兰,多个所述连接螺栓贯穿过贯穿螺纹孔的一端均与位置相匹配的内连接法兰螺纹连接。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连接横杆相互靠近的两端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柱。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固定侧板对土壤进行聚拢,然后将土壤置于两个侧板之间,并进行压实,在进行压实后,通过顶端固定柱、底端固定柱配合连接柱及连接横杆对土壤进行聚拢,提高软基土地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公路路基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包括两个固定侧板(1),两个所述固定侧板(1)呈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侧板(1)相互靠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连接横杆(2),多个所述连接横杆(2)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顶端固定柱(3),多个所述连接横杆(2)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底端固定柱(4),两个所述固定侧板(1)与多个连接横杆(2)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贯穿连接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穿连接孔(8)的内径尺寸均大于连接横杆(2)的外径尺寸,多个所述连接横杆(2)远离两端之间形成的长度距离与两个固定侧板(1)相互靠近两端之间形成的内径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侧板(1)与贯穿连接孔(8)位置相匹配的外壁均设置有连接片(10),多个所述连接片(10)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外连接法兰(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连接法兰(11)的外壁均匀贯穿螺纹连接有多个连接螺栓(7),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横杆(2)远离两端的外径尺寸均固定连接有内连接法兰(6),多个所述连接螺栓(7)贯穿过贯穿螺纹孔(9)的一端均与位置相匹配的内连接法兰(6)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横杆(2)相互靠近的两端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柱(5)。
...【技术特征摘要】
1.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包括两个固定侧板(1),两个所述固定侧板(1)呈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侧板(1)相互靠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连接横杆(2),多个所述连接横杆(2)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顶端固定柱(3),多个所述连接横杆(2)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底端固定柱(4),两个所述固定侧板(1)与多个连接横杆(2)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贯穿连接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贯穿连接孔(8)的内径尺寸均大于连接横杆(2)的外径尺寸,多个所述连接横杆(2)远离两端之间形成的长度距离与两个固定侧板(1)相互靠近两端之间形成的内径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路基稳定性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侧板(1)与贯穿连接孔(8)位置相匹配的外壁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刚,刘振缘,朱家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创联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