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散热,特别涉及一种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1、机柜作为雷达的重要组成设备之一,担负着信号处理、调度、供电、冷却等功能。随着雷达功能与性能需求的日益提升,机柜内部功耗也随之增加,传统的风冷散热越来越难以满足机柜内部高热耗模块的散热需求,而液冷方式存在漏液的风险,两相散热被认为是解决高功率密度机柜散热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
2、专利技术专利cn201910586668.1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功率密度机柜的泵驱两相环路散热系统,统可以对服务器主要发热元件进行散热,有效解决了服务器和机柜局部热点的问题,并利用微小通道流动沸腾换热技术,显著提升单个机柜内服务器的功率密度,并降低机柜散热风扇噪音,但是该专利技术应用于不同功率密度机柜时无法进行流量的自调节,会降低换热效率,且未将热交换器与机柜内部进行隔绝,存在漏液的风险。专利技术专利cn202111654843.x公开了一种泵驱两相液冷散热机柜,使用流体快速接头配合导轨组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液冷散热机柜的模块化安装与使用,该专利技术注重于机柜的安装与使用方便性,对于散热性能并未有实际提升。
3、并且现有技术中,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限于空间条件限制,内部器件设置于同一空间,缺乏隔离装置,如果发生漏液,则容易导致设备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可用于解决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缺乏隔离装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冷凝换热模块与机柜的空间隔离实
2、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装置包括后门、盖板、罩壳、冷凝换热模块、液相管路、储液器、供液管路、回汽管路、控制模块;
3、所述盖板包括下盖板、中盖板、上盖板;
4、所述冷凝换热模块包括安全阀、充液阀、冷凝出口管路、冷凝入口管路、冷却液出口管路、冷却液入口管路、冷凝器,安装于后门外侧底部,与后门内侧器件通过后门底板密封隔离;
5、所述液相管路包括磁力泵、流量传感器;
6、所述供液管路包括液相快速接头、调节阀、过滤器;
7、所述回汽管路包括汽相快速接头、干度检测仪;
8、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后门内侧顶部,与后门内侧底部安装的液相管路、储液器、供液管路、回汽管路通过后门内部挡板密封隔离;
9、所述储液器液体出口与液相管路入口相连,液相管路出口与供液管路入口相连,供液管路出口通过液相快速接头与机柜内部散热冷板入口相连,机柜内部散热冷板出口通过汽相快速接头与回汽管路入口相连,回汽管路出口与冷凝换热模块中冷凝入口管路相连,冷凝换热模块中冷凝出口管路与储液器入口相连,构成整个装置的循环回路。
10、进一步地,所述后门安装于机柜背部,两相换热装置与机柜内部发热器件通过中盖板和上盖板隔离,仅有液相快速接头和汽相快速接头通过预设通孔露出中盖板与机柜内部散热冷板联通。
11、进一步地,调节阀阀位下限值为0刻度,对应全闭状态,阀位上限值为100刻度,对应全开状态,定位精度为1刻度。
12、进一步地,干度检测仪将回流蒸汽干度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信号控制调节阀的开度,当回流蒸汽干度小于0.3,阀门阀位粗调至30,运行30s后若干度仍小于0.3,阀门阀位按照每秒1刻度的速率降低阀门开度,直至干度大于0.3;
13、当回流蒸汽干度大于0.7,阀门阀位粗调至70,运行30s后若干度仍大于0.7,阀门阀位按照每秒1刻度的速率增大阀门开度,直至干度小于0.7,通过阀门开度调节流量适应不同功率密度器件散热。
14、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板与后门间通过密封条密封。
15、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部分镂空,方便控制模块散热。
16、进一步地,所述磁力泵安装于储液器出口的液相管路。
17、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阀和充液阀安装于冷凝出口管路或冷凝入口管路处。
1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出口管路和冷却液入口管路内部流体为去离子水或航空冷却液,液相快速接头提供给机柜的冷却介质为氟利昂。
19、进一步地,液相管路内径范围为6至12mm。
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21、(1)本专利技术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通过冷凝模块与机柜内部进行空间隔离实现了内外干湿分离,避免了漏液烧毁机柜内部模块的风险。
22、(2)本专利技术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通过检测回流蒸汽的干度,将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再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供液管路中调节阀的开度,调节供液流量以适应不同功率密度,实现不同工况下的高效相变散热。
23、(3)本专利技术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通过快速接头与机柜内部散热冷板联通,快速接头自密封功能可在不泄露内部工质情况下实现两相换热器的快速拆装。
24、(4)本专利技术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与机柜装配完成后,充液与回收仅需拆除罩壳,操作方便。
25、(5)本专利技术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通过安全阀限制其内部最高压力,内部压力达到设定值即泄放压力,安全可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后门(1)、盖板(2)、罩壳(3)、冷凝换热模块(4)、液相管路(5)、储液器(6)、供液管路(7)、回汽管路(8)、控制模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1)安装于机柜背部,两相换热装置与机柜内部发热器件通过中盖板(202)和上盖板(203)隔离,仅有液相快速接头(701)和汽相快速接头(801)通过预设通孔露出中盖板(202)与机柜内部散热冷板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阀(702)阀位下限值为0刻度,对应全闭状态,阀位上限值为100刻度,对应全开状态,定位精度为1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干度检测仪(802)将回流蒸汽干度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9),控制模块(9)根据信号控制调节阀(702)的开度,当回流蒸汽干度小于0.3,阀门阀位粗调至30,运行30s后若干度仍小于0.3,阀门阀位按照每秒1刻度的速率降低阀门开度,直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201)与后门(1)间通过密封条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03)部分镂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泵(501)安装于储液器(6)出口的液相管路(5)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401)和充液阀(402)安装于冷凝出口管路(403)或冷凝入口管路(404)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出口管路(405)和冷却液入口管路(406)内部流体为去离子水或航空冷却液,液相快速接头(701)提供给机柜的冷却介质为氟利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液相管路内径范围为6至1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后门(1)、盖板(2)、罩壳(3)、冷凝换热模块(4)、液相管路(5)、储液器(6)、供液管路(7)、回汽管路(8)、控制模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1)安装于机柜背部,两相换热装置与机柜内部发热器件通过中盖板(202)和上盖板(203)隔离,仅有液相快速接头(701)和汽相快速接头(801)通过预设通孔露出中盖板(202)与机柜内部散热冷板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阀(702)阀位下限值为0刻度,对应全闭状态,阀位上限值为100刻度,对应全开状态,定位精度为1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用干湿分离泵驱两相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干度检测仪(802)将回流蒸汽干度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9),控制模块(9)根据信号控制调节阀(702)的开度,当回流蒸汽干度小于0.3,阀门阀位粗调至30,运行30s后若干度仍小于0.3,阀门阀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张毅,唐文辉,孟庆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