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技术介绍
1、在锂离子电池中,电池盖板组件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配件,通过电池盖板组件与壳体连接,以将极组封装在壳体内,同时电池盖板组件上的极柱可以将极组的正、负极引出,起到连接外部电路的作用。
2、目前现有的电池盖板组件一般包括连接块、上塑胶件、极柱、盖板本体、下塑胶件和密封圈等,密封圈套设于极柱外,极柱从盖板本体的一侧依次穿过下塑胶件、盖板本体、上塑胶件和连接块后与连接块铆接,然后再将极柱与连接块焊接,以增加二者间的导电性能,通过铆接+焊接的方式将极柱固定安装在盖板本体上,密封圈位于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将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的空隙密封,上塑胶件、下塑胶件用于将极柱与盖板本体绝缘隔离。
3、然而,由于极柱与连接块之间的接缝和焊缝的中心线完全重合,导致极柱与连接块焊接时极柱的熔融区域较大,极柱焊接后的焊缝位置相较于极柱的其余位置机械性能下降,极柱能够承受的推拉力降低,在极柱受到磕碰、撞击时,容易从连接块上脱出,进而引发短路风险,电池失效。若是极柱与连接块之间仅铆接不焊接,则极柱与连接块之间的电阻值较大,发热情况严重,电池的内阻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在极柱与连接块之间的电阻值较小的情况下,保证极柱与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能够承受较大的推拉力,极柱与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可靠、稳定。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
4、连接块,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沉台,所述第一沉台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一侧壁;
5、极柱,所述极柱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台阶面铆接,所述极柱与所述第一台阶面铆接的一端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方向涨料形成铆接部,所述铆接部的周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焊接,以在所述铆接部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焊接部,所述铆接部、所述第一沉台、所述焊接部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
6、其中,所述铆接部的直径为d1,所述焊接部的中心线的直径为d2,所述焊接部的中心线与所述铆接部的周侧壁之间的距离为n;
7、n与d1之间的关系满足:0.0125≤n/d1≤0.025,n=(d2-d1)/2。
8、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方向,所述焊接部的熔宽为w,w的取值范围为:0.5mm≤w≤1.0mm;
9、和/或,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焊接部的熔深为h,h的取值范围为:0.3mm≤h≤0.5mm。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沉台,且所述第二沉台相对于所述第一沉台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端口的位置,所述第二沉台包括第二台阶面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一沉台的所述第一侧壁相邻。
11、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的高度差为s1,s1的取值范围为:s1≥1.0mm。
12、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铆接部的高度为x,x与s1之间的关系满足:0mm≤s1-x≤0.2mm。
13、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连接块设有所述第二沉台一侧的端面之间的高度差为s2;
14、s2的取值范围为:0.1mm≤s2≤1.0mm。
15、可选地,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焊接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的距离为e,e的取值范围为:0mm≤e≤0.1mm。
16、可选地,所述电池盖板组件还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极柱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沉台的所述第一台阶面铆接。
17、可选地,所述极柱包括依次连接的板体部、第一柱体部和第二柱体部,所述第二柱体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沉台的所述第一台阶面铆接,所述板体部位于所述盖板本体背离所述铆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柱体部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柱体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18、其中,所述第二柱体部的周侧壁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装配间隙f,f的取值范围为:0.05mm≤f≤0.15mm。
1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电池盖板组件。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包括连接块和极柱。连接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沉台,极柱的一端穿过连接块后与第一沉台的第一台阶面铆接,极柱与第一台阶面铆接的一端向四周涨料形成铆接部,铆接部的周侧壁与第一沉台的第一侧壁焊接形成焊接部。铆接部、第一沉台、焊接部均与第一安装孔同轴,其中铆接部的直径为d1,焊接部的中心线的直径为d2,焊接部的中心线与铆接部的周侧壁之间的距离为n,n与d1之间的关系满足:0.0125≤n/d1≤0.025,n=(d2-d1)/2。通过改进极柱与连接块之间的焊接结构,扩大焊接部的中心线的直径,使得极柱与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同时极柱与连接块之间的电阻值较小,满足极柱的过流需要,电池盖板组件的性能良好。
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池盖板组件。通过采用该电池盖板组件能够降低极柱与连接块之间的电阻值,在极柱与外部电路连接时,导电效果良好,缓解电池盖板组件充放电时的发热问题。同时极柱与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极柱与连接块之间能够承受较大的推拉应力,电池盖板组件的装配结构稳定、可靠,不易失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方向,所述焊接部的熔宽为w,w的取值范围为:0.5mm≤w≤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沉台,且所述第二沉台相对于所述第一沉台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端口的位置,所述第二沉台包括第二台阶面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一沉台的所述第一侧壁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的高度差为S1,S1的取值范围为:S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铆接部的高度为X,X与S1之间的关系满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连接块设有所述第二沉台一侧的端面之间的高度差为S2,S2的取值范围为:0.1mm≤S2≤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组件还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极柱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沉台的所述第一台阶面铆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包括依次连接的板体部、第一柱体部和第二柱体部,所述第二柱体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沉台的所述第一台阶面铆接,所述板体部位于所述盖板本体背离所述铆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柱体部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柱体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径向方向,所述焊接部的熔宽为w,w的取值范围为:0.5mm≤w≤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沉台,且所述第二沉台相对于所述第一沉台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端口的位置,所述第二沉台包括第二台阶面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第一沉台的所述第一侧壁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之间的高度差为s1,s1的取值范围为:s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铆接部的高度为x,x与s1之间的关系满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连接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良军,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