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起重机,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车架座圈及车架。
技术介绍
1、起重机车架是起重机吊重作业时主要受力部件,在承载整车底盘其他部件的基础上,通过座圈支撑并连接起重机上车结构。车架座圈直接承受到上车吊重作业带来的垂直载荷及弯矩,所以车架座圈结构需要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为了避免座圈因负载过大而受损,座圈直径尺寸一般会大于车架箱型尺寸,并且在圆筒箱型底部周圈焊接斜撑板,现有技术中车架座圈主要承力部件为数量不等的斜撑板和上圆弧板,斜撑板上端焊接在上圆弧板处,下部焊接到车架腹板上,形成一个倒锥形结构。
2、车架座圈的这种结构导致座圈下部空间较小,对起重机轮胎的选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让起重机具有较小的接地比压,在转场或行驶过程中能够携带更多的部件;起重机配置轮胎时会优选旋选用大轮胎。因此,在保证座圈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如何使座圈下部具有较大的空间,使其便于安装轮胎或其它部件,以及更好的分配载荷,对于提高起重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车架座圈及车架,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在保证座圈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优化座圈下部的空间,为选用和安装轮胎提供操作空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车架座圈,设置在车架上并向车架两侧延伸,包括圆筒箱型和若干下撑板,所述圆筒箱型内部设有若干将其内部空间均匀分割的隔板、以及沿车架轴向延伸的筋板,所述下撑板上端连接在圆筒箱型的筋板处
3、进一步,所述圆筒箱型包括上盖板、设在车架两侧的下底板、连接上盖板与下底板的上圆弧板。
4、进一步,所述圆筒箱型圆周外侧与车架连接形成的夹角处,设有连接车架与圆筒箱型的辅助箱型。
5、进一步,所述下撑板为直板或向内凹的圆弧板。
6、进一步,所述辅助箱型包括加强板、侧封板,加强板、侧封板合围在下底板、上圆弧板和车架上形成箱型结构。
7、进一步,所述筋板连接在下底板的中间位置。
8、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车架,包括如上面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座圈。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起重机车架座圈及车架主要具备以下优点:
10、1、本技术的起重机车架座圈通过圆弧板和筋板的结构形式,实现分散载荷减少应力集中的作用,提升了座圈箱型的强度和刚度,辅助箱型弥补了车架和座圈连接位置的薄弱点,加强了座圈的整体可靠性,能满足起重机在不同方向作业时性能需求。
11、2、本技术的起重机车架座圈通过改变下撑板与圆筒箱型连接位置,优化了座圈箱型下方的空间,便于大轮胎的选用和其它部件的布置,有利于车辆转场部件的携带和行驶性能的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车架座圈,设置在车架(4)上并向车架(4)两侧延伸,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箱型(1)和若干下撑板(3),所述圆筒箱型(1)内部设有若干将其内部空间均匀分割的隔板(8)、以及沿车架轴向延伸的筋板(9),所述下撑板(3)上端连接在圆筒箱型(1)的筋板(9)处,下端与车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箱型(1)包括上盖板(5)、设在车架(4)两侧的下底板(7)、连接上盖板(5)与下底板(7)的上圆弧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箱型(1)圆周外侧与车架(4)连接形成的夹角处,设有连接车架(4)与圆筒箱型(1)的辅助箱型(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撑板(3)为直板或向内凹的圆弧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箱型(2)包括加强板(11)、侧封板(10),所述加强板(11)、侧封板(10)合围在下底板(7)、上圆弧板(6)和车架(4)上形成箱型结构。
6.根据权
7.一种起重机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座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车架座圈,设置在车架(4)上并向车架(4)两侧延伸,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箱型(1)和若干下撑板(3),所述圆筒箱型(1)内部设有若干将其内部空间均匀分割的隔板(8)、以及沿车架轴向延伸的筋板(9),所述下撑板(3)上端连接在圆筒箱型(1)的筋板(9)处,下端与车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箱型(1)包括上盖板(5)、设在车架(4)两侧的下底板(7)、连接上盖板(5)与下底板(7)的上圆弧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车架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箱型(1)圆周外侧与车架(4)连接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敬爱,贾晓杰,吴鑫,季广科,张艳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