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泥回转窑,具体为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水泥回转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大类,回转窑是有气体流动、燃料燃烧、热量传递和物料运动等过程所组成的,回转窑就是如何使燃料能充分燃烧 ,燃料燃烧的热量能有效地传给物料 ,物料接受热量后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 ,最后形成成品熟料,水泥回转窑属于建材设备类,是石灰窑的一种。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回转窑、冶金化工回转窑和石灰回转窑。
2、在回转窑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直接排放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对余热进行回收操作。
3、在专利公开号为cn219200043u的一种回转窑余热回收机构中提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窑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基台和回转窑,回转窑设置在基台顶端,还包括支架、弧形罩、抽风机、三通、干燥管、输热管和余热生活使用机构,本技术提高余热的利用率,实现了余热利用的多样化”
4、但是该方案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定不足,对比方案中采用抽风机将回转窑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吸入弧形罩内部再进行换热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属于非贴合式换热,导致换热效果大打折扣;
5、并且根据对比方案中附图说明的所示,当维护人员需要对回转窑进行日常维护时,弧形罩的存在会阻碍维护人员的工作进度,而导致回转窑的维护工作受到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
3、两个拼接半环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拼接块和搭接块,所述搭接块的表面设置有插接杆,所述拼接块的内部通过阻尼弹簧和搭接板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插接杆通过凹槽活动卡接。
4、进一步的,所述回转窑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半环,所述支撑半环的缺口处铰接有定位半环,所述支撑半环和定位半环的内侧设置有回转筒。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半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支撑半环通过转轮与回转筒的外侧搭接。
6、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半环的内壁设置有吸热涂层,所述吸热涂层为传热硅脂涂抹层。
7、进一步的,所述吸热管的注入口位于拼接半环的顶部,所述吸热管的排放口位于拼接半环的底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拼接型余热回收结构,利用转盘可通过螺杆带动拼接半环逐渐与回转筒的表面相贴合,再配合插接杆可通过定位销对拼接块和搭接块之间进行快速组合,使得拼接半环内部的吸热管能够稳定将回转窑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且当需要对将回转窑进行维护时拼接半环又能够快速进行拆分,使得拼接型余热回收结构的存在不会影响回转窑结构的正常维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回转窑结构(2),所述回转窑结构(2)的外侧套设有拼接型余热回收结构(3),所述拼接型余热回收结构(3)包括两个螺杆(9),所述螺杆(9)的一端与基座(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9)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座(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转盘(10),所述螺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拼接半环(12),两个拼接半环(12)之间相互贴合,所述拼接半环(12)的内部插接有吸热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结构(2)包括两个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半环(5),所述支撑半环(5)的缺口处铰接有定位半环(6),所述支撑半环(5)和定位半环(6)的内侧设置有回转筒(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半环(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轮(7),所述支撑半环(5)通过转轮(7)与回转筒(8)的外侧搭接。
4.根据权利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14)的注入口位于拼接半环(12)的顶部,所述吸热管(14)的排放口位于拼接半环(12)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回转窑结构(2),所述回转窑结构(2)的外侧套设有拼接型余热回收结构(3),所述拼接型余热回收结构(3)包括两个螺杆(9),所述螺杆(9)的一端与基座(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9)的另一端延伸至基座(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转盘(10),所述螺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拼接半环(12),两个拼接半环(12)之间相互贴合,所述拼接半环(12)的内部插接有吸热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结构(2)包括两个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龙,李代英,牛永强,秦志庆,侯耀军,马涛,王玲军,黄敏,曹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卓越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