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和纺织服饰,具体涉及一种防升华热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审美理念的日益提升,对于服装衣饰的款式呈现鲜艳多彩和风格迥异的个性化潮流追求,造就了琳琅满目的服装装饰材料蓬勃兴起和使用,特别是热转贴装饰膜和转印膜,由于其具有柔软的手感、操作简单方便、材料环保无毒、颜色图案灵活性高,因而适合在多种纺织品上被大量推广使用,可以满足各种服装设计和鲜艳色彩的要求,个性化的特色装饰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面料厂或制衣厂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部分涤纶、棉、尼龙、混纺的面料,特别是深颜色面料,使用这些装饰膜或转印膜后,面料颜色会逐步升华和迁移到服饰膜表面,呈现较多或成片区域的颜色斑点以及混色区域,严重影响服饰产品的外观质量和个性化表现效果,究其原因,实际是因为所使用的转印膜和装饰膜本身不具备有防升华性,或者防升华效果弱,颜料分子后期逐步的升华和迁移导致斑点和混色缺陷,形成严重的色差外观。
2、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具有高的防升华等级性能,能有效阻隔颜料分子的迁移和升华的防升华热熔膜,适用于商标、织物面料和服饰的生产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升华热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防升华热熔膜具有高的防升华等级性能,能有效阻隔颜料分子的迁移和升华,膜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耐水洗干洗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防升华热熔膜可作为装饰膜、转印膜和热熔粘接膜,可应用于商标、织物面料和服饰等纺织品领域。
2、本专利技术的目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升华热熔膜,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4、多元醇30-85份
5、多异氰酸酯10-35份
6、小分子扩链剂0.3-7份
7、助剂 0-5份
8、催化剂 0.01-0.1份。
9、进一步的,所述的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有机硅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g/mol;
10、所述的多异氰酸酯为芳香族多异氰酸酯、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脂环族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所述的小分子扩链剂为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甲基丙二醇、1,6-己二醇、1,3-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丙二醇、丁基乙基丙二醇、二乙基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3-丁二醇、1,2-丁二醇、2,3-丁二醇、三甲基戊二醇、1,5-戊二醇、1,2-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十二碳二醇、1,4-二羟甲基环己烷、1,4-环己二醇、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1,4-环己烷二胺、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三甲基己二胺、二甲基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所述的助剂为抗氧化剂、润滑剂和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13、所述的催化剂为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或叔胺。
14、进一步的,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由一种或多种具有4-12个碳原子的二元羧酸或环状二元羧酸或环状酸酐与至少一种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结构的二元醇或环状结构二元醇经酯化缩聚反应制备得到;
15、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氧化乙烯醚二醇、聚氧化丙烯醚二醇的一种或多种;
16、所述的有机硅多元醇由一种或多种具有分子主链以si-o结构链接、两端为烷羟基的大分子二元醇组成;
17、所述的多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3,3’-二甲氧基-4,4’-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10-癸二异氰酸酯、1,11-十一烷二异氰酸酯、1,12-十二烷二异氰酸酯、1,3-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2,4-六氢甲苯二异氰酸酯、2,6-六氢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4-二甲基辛烷-1,8-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1,4-丁二异氰酸酯、1,5-戊二异氰酸酯、2-甲基戊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8、所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为乙酸亚锡、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亚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辛基锡、异辛酸铋、月桂酸铋、新癸酸铋、环烷酸铋、异辛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19、所述的叔胺为三乙胺、三丁胺、二甲基苄胺、二环己基甲基胺、二甲基环己基胺、n,n,n’,n’-四甲基乙二胺、n,n,n’,n’-四甲基丁二胺、n,n,n’,n’-四甲基已二胺、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和n-环已基吗啉、四甲基二氨基乙基醚、二甲基哌嗪、1,2-二甲基咪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防升华热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1)按重量份数计,取多元醇30-85份、多异氰酸酯10-35份、小分子扩链剂0.3-7份、助剂0-5份、催化剂0.01-0.1份;
22、(2)将步骤(1)中所述原料混合均匀后浇注在双螺杆挤出机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经水下造粒和熟化后得到聚氨酯塑胶颗粒,用于防升华层材料;
23、(3)将聚氨酯塑胶颗粒预先90-200℃加热熔融或60-180℃完全溶解于溶剂中,再经过流延涂布或烘干后制备0.03-0.2mm厚度的单层膜或用作中间层的多层结构复合膜,即得防升华热熔膜。
24、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聚合反应为在80-250℃的挤出温度、3-8mpa的挤出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
25、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甲乙酮、环己酮、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一种或几种。
26、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烘干温度为80-140℃。
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防升华热熔膜或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防升华热熔膜在纺织品制造中的应用。
28、进一步的,所述纺织品包括商标、织物面料及服饰。
29、进一步的,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防升华热熔膜作为装饰膜、转印膜和热熔粘接膜进行应用。
30、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31、本专利技术从热熔膜材料的防升华现象本质原因出发,在深刻研究颜料分子的升华和迁移机理后,通过对材料分子的组成结构进行针对性特殊设计,在合成中一方面为聚氨酯分子链软段结构引入大量与颜料分子极性反差较大的结构链接和/或高内聚能高致密性结构成份;另一方面在聚氨酯硬段分子链结构引入强极性高结晶性链接结构,且硬段分子结构上还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升华热熔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升华热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有机硅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g/mo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升华热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由一种或多种具有4-12个碳原子的二元羧酸或环状二元羧酸或环状酸酐与至少一种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结构的二元醇或环状结构二元醇经酯化缩聚反应制备得到;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升华热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聚合反应为在80-250℃的挤出温度、3-8MPa的挤出压力下进行聚合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甲乙酮、环己酮、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烘干温度为80-140℃。
8.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升华热熔膜或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防升华热熔膜在纺织品制造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品包括商标、织物面料及服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防升华热熔膜作为装饰膜、转印膜和热熔粘接膜进行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升华热熔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升华热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有机硅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g/mo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升华热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由一种或多种具有4-12个碳原子的二元羧酸或环状二元羧酸或环状酸酐与至少一种具有2-12个碳原子的线性或支化结构的二元醇或环状结构二元醇经酯化缩聚反应制备得到;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升华热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聚合反应为在80-25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红云,欧阳效明,梁锋,梁坤焕,李玉清,周世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