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像素电路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像素电路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7297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27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设备,其中,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以及发光元件,第一晶体管用于为发光元件提供驱动信号,第二晶体管用于向第一晶体管提供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长的控制信号,第三晶体管用于响应于栅极接收到的复位控制信号为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一晶体管提供复位信号。本申请提供的像素电路通过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二晶体管结合脉冲幅度调制与脉冲宽度调制的驱动方式,同时,仅通过一个第三晶体管为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二晶体管提供复位信号,减少了像素电路中的器件数量,节约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所占面积,可有效提高像素密度及显示面板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1、相比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微型led具有尺寸更小、反应速度更快、发光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强及使用寿命更长等优势。因此,基于微型led的显示应用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目前针对有源微型led显示技术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微型led的iv特性曲线十分陡峭,即微型led从低灰阶电流到高灰阶电流对应的两极电压变化量极小,导致灰阶很难通过传统的模拟电压驱动,即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的方式展开。沿用pam驱动的方式意味着驱动电路需要极快速的时钟信号去满足极高的电压分辨率,这就需要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驱动,但采用cmos驱动对面板的柔性、透明度、厚度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2、单独采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虽然也能部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采用pwm方案,可以利用goa(gatedriven on array,阵列基板上栅驱动集成)产生驱动控制信号,将每帧显示时间分成等比例的n个子帧,每个像素单元需要在每个子帧时间内开启一次,每次输入的数据电压决定该子帧对应的时间微型led是否发光。该方法可以实现较高的灰阶,但是goa电路驱动速度有限,当分辨率较高时,多次开启导致发光元件在较长的一部分时间无法用于发光,反而限制了灰阶数的提升。

3、结合pwm与pam的驱动方式,可以在通过pam模块提升发光元件驱动电压的同时,通过pwm模块延长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进而实现较高的灰阶,且对电路驱动速度没有过高要求。但采用两种方式驱动,必然使得像素电路负担较多的器件数量,占据显示面板的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像素电路器件数量较多,占据显示面板面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设备。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以及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接收电源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接收复位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复位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接收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写入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为所述发光元件提供驱动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用于向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长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用于响应于栅极接收到的所述复位控制信号为将所述复位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用于响应于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写入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写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

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数据驱动电路、扫描驱动电路、数据线、扫描线以及像素电路,其中: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以及发光元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复位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写入控制信号;所述像素电路的驱动阶段包括第一复位阶段、第一补偿及数据写入阶段、第二复位阶段、第二补偿阶段、第二数据写入阶段以及发光阶段,其中:所述复位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复位阶段以及所述第二复位阶段为有效电平;所述第一数据写入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二数据写入阶段为有效电平。

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设备,其中,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以及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接收电源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接收复位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复位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接收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数据写入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为所述发光元件提供驱动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用于向所述第一晶体管提供控制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长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用于响应于栅极接收到的所述复位控制信号为将所述复位信号提供至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四晶体管用于响应于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写入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写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本申请提供的像素电路通过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二晶体管结合脉冲幅度调制与脉冲宽度调制的驱动方式,同时,仅通过一个第三晶体管为第一晶体管以及第二晶体管提供复位信号,减少了像素电路中的器件数量,节约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所占面积,可有效提高像素密度及显示面板分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以及发光元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补偿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接收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写入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补偿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用于接收发光时长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用于将所述发光时长控制信号耦合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

6.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数据驱动电路、扫描驱动电路、数据线、扫描线以及像素电路,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补偿控制信号,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写入控制信号,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数据写入阶段,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的有效电平的起始时刻相比所述第一数据写入控制信号的有效电平的起始时刻滞后第一预设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用于接收发光时长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用于将所述发光时长控制信号耦合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以及发光元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以及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补偿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接收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数据写入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补偿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用于接收发光时长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容用于将所述发光时长控制信号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誉东黄飞邵建成李敏华刘雪莉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