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刹车片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
技术介绍
1、盘式刹车片是盘式刹车系统的一个构件,其与车辆的轮胎固定在一起,并同速转动的圆盘片,和卡钳配合对车辆进行制动。盘式刹车片热压成型后,要对摩擦材料表面进行平面磨削、倒角、开槽等机械加工,现有技术中各个加工工序均是单独进行加工,导致加工效率较低。
2、公告号为cn21964918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将切槽装置、倒角磨削装置、盘面磨削装置整合到一起,可以实现对盘式刹车片的多工序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3、上述方案中采用输送装置实现盘式刹车片在各个工序之间的转移,为了避免盘式刹车片在转移过程中发生偏移,该方案中还设置了3个对正装置,由于该对正装置一次只能对所述输送装置长度方向局部位置的盘式刹车片进行调整,导致每个加工工序前都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对正装置,而上述方案中切槽装置的前方、盘面磨削装置的前方以及倒角磨削装置的前方分别设置有所述对正装置(由于盘面磨削装置包括精磨盘面磨削装置和粗磨盘面磨削装置,实际上,精磨盘面磨削装置和粗磨盘面磨削装置的前方均应当也设置所述对正装置),导致组合磨床的结构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需要在各个加工工序的前方设置相应的对正装置,导致磨床整体结构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包括输送装置和沿所述输送装置长度方向分布的开
3、两个限位板,分别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所述盘式刹车片的输送通道;所述倒角装置、所述盘面粗磨装置和所述盘面精磨装置沿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4、间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所述限位板的间距,以使所述输送通道的宽度与所述盘式刹车片的宽度相匹配。
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6、托料轨道,平行于所述限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内,用于支撑所述盘式刹车片;
7、移料机构,包括回转式驱动组件和多个推料板,多个所述推料板均布于所述回转式驱动组件上,并由所述回转式驱动组件驱动作回转运动,所述推料板作回转运动时推动所述盘式刹车片在所述托料轨道上移动。
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回转式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且同步运转的链条,所述推料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链条固定连接;所述托料轨道位于两个所述链条之间。
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还包括机架,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
10、龙门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装置从所述龙门架的底部穿过;
11、双头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上;
12、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可在所述龙门架上沿着垂直于所述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上分别开设有螺纹孔,并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双头丝杆的两端;
13、两个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
14、转动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转动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双头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分布。
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开槽装置包括开槽机构、开槽角度调节机构和第一双向调节模组,所述开槽机构用于在所述盘式刹车片表面进行开槽,所述开槽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开槽机构在水平面内的角度,从而调节开槽角度;所述第一双向调节模组用于沿竖向和垂直于所述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调节所述开槽角度调节机构的位置。
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倒角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两侧的第一倒角机构和第二倒角机构,所述第一倒角机构和所述第二倒角机构分别用于磨削加工所述盘式刹车片两端的倒角。
1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倒角机构和所述第二倒角机构均包括倒角组件和第二双向调节模组,所述倒角组件用于在所述盘式刹车片的端部磨削加工倒角,所述第二双向调节模组用于沿竖向和垂直于所述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调节所述倒角组件的位置。
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输送装置的一端设有上料位,所述限位板对应于所述上料位的一端开设有楔形缺口,以使分布于该上料位两侧的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一八字形区域。
2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还包括清灰装置,用于对磨削加工后的所述盘式刹车片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中,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可以调节两个所述限位板的间距至与待加工的盘式刹车片的宽度一致,从而可对所述输送通道中的所述盘式刹车片进行限位,而由于所述倒角装置、所述盘面粗磨装置和所述盘面精磨装置沿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分布,使得所述可调限位装置可同时对各个加工工序中的盘式刹车片进行限位,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在各个加工工序前均设置一对正装置,本方案只需要设置一个所述可调限位装置,简化了组合磨床的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包括输送装置(1)和沿所述输送装置(1)长度方向分布的开槽装置(2)、倒角装置(3)、盘面粗磨装置(4)和盘面精磨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盘式刹车片(100)的两端进行限位的可调限位装置(6),所述可调限位装置(6)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驱动组件(12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且同步运转的链条(1210),所述推料板(1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链条(1210)固定连接;所述托料轨道(11)位于两个所述链条(12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7),所述输送装置(1)设置于所述机架(7)上;所述间距调节机构(6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62)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输送装置(1)的长度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1)两侧的第一倒角机构(31)和第二倒角机构(32),所述第一倒角机构(31)和所述第二倒角机构(32)分别用于磨削加工所述盘式刹车片(100)两端的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机构(31)和所述第二倒角机构(32)均包括倒角组件(311)和第二双向调节模组(312),所述倒角组件(311)用于在所述盘式刹车片(100)的端部磨削加工倒角,所述第二双向调节模组(312)用于沿竖向和垂直于所述输送装置(1)的长度方向调节所述倒角组件(311)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的一端设有上料位,所述限位板(61)对应于所述上料位的一端开设有楔形缺口(610),以使分布于该上料位两侧的两个所述限位板(61)之间形成一八字形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灰装置(8),用于对磨削加工后的所述盘式刹车片(100)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包括输送装置(1)和沿所述输送装置(1)长度方向分布的开槽装置(2)、倒角装置(3)、盘面粗磨装置(4)和盘面精磨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盘式刹车片(100)的两端进行限位的可调限位装置(6),所述可调限位装置(6)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驱动组件(12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且同步运转的链条(1210),所述推料板(1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链条(1210)固定连接;所述托料轨道(11)位于两个所述链条(12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7),所述输送装置(1)设置于所述机架(7)上;所述间距调节机构(6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机构(62)至少设置有两个,且沿所述输送装置(1)的长度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式刹车片组合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装置(2)包括开槽机构(21)、开槽角度调节机构(22)和第一双向调节模组(23),所述开槽机构(21)用于在所述盘式刹车片(100)表面进行开槽,所述开槽角度调节机构(22)用于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晋,施宏宝,张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德宜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