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缠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659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22
本技术涉及金属线材缠绕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全自动缠丝机,包括机架;绕丝轴相对于机架转动设置,用于承载工件;退丝架相对于机架滑动设置,滑动的方向与绕丝轴的中心线平行;退丝件相对于退丝架滑动设置,开设有卡槽一,退丝件滑动后,卡槽一与绕丝轴卡接或取消卡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簧丝上每圈金属线材之间的间隙过大时,造成金属线材整体储存长度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线材缠绕设备,具体的,涉及全自动缠丝机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尤其是在石笼网编制过程中,为了方便金属线材的供应,一般会用到簧管,簧管内装有簧丝,簧丝是将金属线材以螺旋状的形式缠绕成一个长杆状,通过簧丝完成的金属线材的临时储存和上料。

2、簧丝可以通过缠丝机制作而成,通过缠丝机,将金属线材逐渐缠绕到一个芯轴上,进而形成簧丝;缠绕制作簧丝的过程中,每圈金属线材之间的间隙越大,则簧丝整体储存的金属线材长度就越短;同时簧丝的紧密度越低,不利于簧丝的多层缠绕,降低簧丝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升级,提高簧丝储存的金属线材长度,提高簧丝的缠绕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全自动缠丝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簧丝上每圈金属线材之间的间隙过大时,造成金属线材整体储存长度短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全自动缠丝机,包括:

4、机架;

5、绕丝轴,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设置,用于承载工件;

6、退丝架,相对于所述机架滑动设置,滑动的方向与所述绕丝轴的中心线平行;

7、退丝件,相对于所述退丝架滑动设置,开设有卡槽一,所述退丝件滑动后,所述卡槽一与所述绕丝轴卡接或取消卡接。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动力传动单元一,所述动力传动单元一包括:

9、传动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退丝架上;

10、传动件一,设置在所述退丝件上,设置有齿牙一;

11、卡接件,相对于所述退丝架滑动设置,开设有卡槽二,所述卡接件滑动后,所述卡槽二与所述绕丝轴卡接或取消卡接;

12、传动件二,设置在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齿牙二;

13、其中,所述齿牙一和所述齿牙二均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传动单元一还包括:

15、线性驱动器一,设置在所述退丝架上,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所述退丝件滑动。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上料单元,所述上料单元包括:

17、导料件,设置在所述退丝架上,开设有导向孔,工件从所述导向孔内穿过;

18、主动辊,转动设置在所述退丝架上,用于与工件抵触;

19、从动辊,相对于所述退丝架转动设置,用于挤压工件,所述从动辊和所述主动辊分别位于工件的两侧;

20、转动驱动器一,设置在所述退丝架上,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

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料单元还包括:

22、调直主辊,转动设置在所述退丝架上,数量为若干个,用于与工件抵触;

23、调直从辊,相对于所述退丝架转动设置,数量为若干个,用于与工件抵触;

24、其中,所述调直主辊和所述调直从辊分别位于工件的两侧。

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料单元还包括:

26、滑块一,相对于所述退丝架滑动设置,所述从动辊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块一上;

27、滑块二,相对于所述退丝架滑动设置,所述调直从辊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块二上。

2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裁断单元,所述裁断单元包括:

29、裁断架,设置在所述退丝架上,开设有通孔,工件从所述通孔内穿过;

30、裁断件,转动设置在所述裁断架上,转动后用于剪断工件;

31、复位弹簧,一端作用于所述退丝架上,另一端作用于所述裁断件上;

32、线性驱动器二,设置在所述退丝架上,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所述裁断件转动。

3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绕丝轴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用于卡接工件的起始端,所述引导槽包括变向段和平直段,工件的起始端依次与所述变向段和所述平直段滑动接触,最终与所述平直段抵触;

34、所述缠丝机还包括动力传动单元二,所述动力传动单元二包括:

35、传动带一,相对于所述机架循环传动设置,用于带动所述绕丝轴转动;

36、转动驱动器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带一循环传动。

3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

38、限位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具有限位腔室,所述限位腔室的中心线与所述绕丝轴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限位件滑动后,工件的起始端插入或取消插入到所述限位腔室内,所述限位腔室与所述平直段连通;

39、传动带二,相对于所述机架循环传动设置,用于带动所述限位件滑动;

40、转动驱动器三,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带二循环移动。

4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动力传动单元三,所述动力传动单元三包括:

42、传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退丝架螺纹连接;

43、转动驱动器四,设置在所述机架上,输出的动力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44、所述缠丝机还包括:

45、排料件,倾斜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承接工件,位于所述绕丝轴一侧。

4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47、本技术中,缠丝机包括机架、绕丝轴、退丝架和退丝件,使用时,驱动绕丝轴逐渐转动,将金属线材逐渐缠绕到绕丝轴上,形成若干个连续的螺旋状的金属线圈,每个金属线圈之间的都存在一定的间隙;当缠绕一定数量的金属线圈后,在外力的驱动作用下,退丝件向靠近绕丝轴的方向滑动,直到绕丝轴卡入到卡槽一内;卡槽一整体为半圆弧状,其半径略微大于绕丝轴的半径;然后施加外力驱动退丝架沿着绕丝轴的轴心线移动,并逐渐靠近已缠绕好的金属线束,借助退丝件与金属线圈的挤压,消除金属线圈之间的间隙,提高单位长度内金属线圈的圈数,增大金属线材缠绕的长度;金属线圈的密度增加后,便于金属线丝的多层缠绕,避免相邻层状之间的金属线圈出现互卡现象;同时当簧丝缠绕完毕后,切断金属线材的供料,然后借助退丝架和退丝件的滑动,将已缠绕好的簧丝从绕丝轴上推下来,完成簧丝的退丝作业,然后恢复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的挤压和退丝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传动单元一(20),所述动力传动单元一(2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单元一(2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单元(30),所述上料单元(3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30)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30)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裁断单元(40),所述裁断单元(4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丝轴(11)上开设有引导槽(111),所述引导槽(111)用于卡接工件的起始端,所述引导槽(111)包括变向段(1111)和平直段(1112),工件的起始端依次与所述变向段(1111)和所述平直段(1112)滑动接触,最终与所述平直段(1112)抵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单元(60),所述限位单元(60)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传动单元三(70),所述动力传动单元三(70)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传动单元一(20),所述动力传动单元一(2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单元一(20)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单元(30),所述上料单元(3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30)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30)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缠丝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明高海亮高山森
申请(专利权)人:定州市精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