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照明,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反射式大灯,需要通过镀铝的方式实现反射功能,但采用镀铝工艺会由于镀铝面的粗糙度等情况出现杂光等现象,影响光学性能,且镀铝的反射率较低,会损失一部分光学效率,另外为了实现镀铝工艺,会增加生产步骤,价高了生产成本,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现提出一种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该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具有避免使用镀铝工艺,提高了光学效率、光学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的优点。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包括:线光源系统和成像系统;所述线光源系统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转变为线光源,所述线光源系统包括准直单元和反射单元,所述准直单元用于准直光线,在竖直平面内,所述反射单元的轮廓线为第一抛物线,所述第一抛物线的焦点位于f点,所述反射单元位于准直单元的发光方向上,所述反射单元用于将准直单元发出的光线全反射,且在竖直平面内,所述反射单元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于f点,所述成像系统具有全反射面,所述全反射面位于反射单元的出光方向上,所述全反射面的截面为v型结构,所述全反射面用于将反射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全反射,在竖直平面内,所述成像系统的焦点位于f点,所述成像系统用于将过f点的线光源成像。
4、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反射单元由第一抛物线沿着法向延伸形成。
5、根据本技术一个
6、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反射单元的出光面上形成有折射单元,在竖直平面内,所述折射单元的轮廓线为以f点为圆心的圆弧,圆弧沿着水平方向拉伸以形成折射单元,所述折射单元用于完成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
7、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成像系统还包括折射面,所述折射面与全反射面相对设置,所述折射面位于全反射面和反射单元之间。
8、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在竖直平面内,所述全反射面的轮廓线为第二抛物线,所述第二抛物线的焦点位于f点,在第二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平面内,所述全反射面的轮廓线为呈90度夹角的第二v型轮廓线,所述全反射面为第二v型轮廓线沿第二抛物线扫掠形成。
9、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全反射面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全反射面阵列排布。
10、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在竖直平面内,所述折射面的轮廓线是与竖直平面内全反射面的轮廓线近似平行的曲线,所述曲线沿水平方向拉伸形成折射面。
11、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准直单元为聚光器或反射镜或透镜。
12、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线光源系统和成像系统为一体成型。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准直单元将光源发出的光准直,使光线为平行光或近似平行光传播至反射单元上,以使光源发出的光几乎都能达到反射单元,提高了光源发出的光的利用率,此时通过反射单元将准直后的光线全反射至成像系统,成像系统通过全反射面将光线全反射至出光口,实现了光线的反射,且通过将成像系统的焦点与反射单元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均设于f点,使成像系统对f点的水平焦线成像,因此提高了成像光型的清晰度本方案的反射均是通过内部全反射来实现,因此相较于在注塑件上采用镀铝的工艺,本方案大大提升了光学效率。
14、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1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12)由第一抛物线沿着法向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12)在第一抛物线的法向平面内,所述反射单元(12)的轮廓线为呈90度夹角的第一V型轮廓线,所述反射单元(12)为第一V型轮廓线沿第一抛物线扫掠形成,所述反射单元(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反射单元(12)沿水平方向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12)的出光面上形成有折射单元(13),在竖直平面内,所述折射单元(13)的轮廓线为以F点为圆心的圆弧,圆弧沿着水平方向拉伸以形成折射单元(13),所述折射单元(13)用于完成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还包括折射面(21),所述折射面(21)与全反射面(22)相对设置,所述折射面(21)位于全反射面(22)和反射单元(12)之间。
6.根据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面(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全反射面(22)阵列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竖直平面内,所述折射面(21)的轮廓线是与竖直平面内全反射面(22)的轮廓线近似平行的曲线,所述曲线沿水平方向拉伸形成折射面(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单元(11)为聚光器或反射镜或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光源系统和成像系统为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12)由第一抛物线沿着法向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12)在第一抛物线的法向平面内,所述反射单元(12)的轮廓线为呈90度夹角的第一v型轮廓线,所述反射单元(12)为第一v型轮廓线沿第一抛物线扫掠形成,所述反射单元(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反射单元(12)沿水平方向阵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单元(12)的出光面上形成有折射单元(13),在竖直平面内,所述折射单元(13)的轮廓线为以f点为圆心的圆弧,圆弧沿着水平方向拉伸以形成折射单元(13),所述折射单元(13)用于完成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反射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还包括折射面(21),所述折射面(21)与全反射面(22)相对设置,所述折射面(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岩修,何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