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制氧,具体涉及一种制氧系统及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制氧系统中,氧气浓度为99.5%的制氧原理为:空气压缩与空气预处理设备提供洁净干燥的压缩空气,作为分离用原料气及仪表空气。再经由两级变压吸附分离:其中第一级吸附分离器以祛除氮气及少量氩气为主制取浓度大约为93%的富氧,第二级吸附分离器将前级制取的浓度大约为93%的富氧中的氩气祛除,并经工艺循环及增压机输出为合格氧气。过程中,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率,工艺循环压缩机可不断对中间过程气体再次加压返回吸附分离器中提纯,有效的提高了吸附分离的总回收率,达到高效的制取氧气浓度为99.5%的氧的目的。
2、现有利用制氧设备进行制取浓度为99.5%的氧气的步骤一般包括:
3、第一步:先启动冷干机60s,再启动空压机30s,然后启动制取第一级制氧模块,启动第一级制氧模块随机开始,上次暂停停在哪一步这次启动就在哪一步;
4、第二步:在启动第一级制氧时,同步启动第二级制氧模块制取,第二级制氧模块随机开始,上次暂停停在哪一步这次启动就在哪一步同时启动循环压缩机及氧气增压机等部件。
5、现有的制氧有如下缺陷:
6、1、氧气浓度提升缓慢,制氧平衡难以建立,无法及时响应医院要求;
7、2、制氧时会持续产出不合格氧气,排到大气中,浪费能源;
8、3、整个制氧流程,从启动到氧浓度达标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启动时间太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制氧系统,包括:
3、依次连接的空气预处理设备、第一级制氧模块和第二级制氧模块;
4、所述空气预处理设备包括:由管道依次连接的空压机、气水分离器、冷干机、第一过滤器、空气缓冲罐、第二过滤器和仪表气罐;
5、所述第一级制氧模块包括:
6、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一级缓冲罐、第一放气阀;
7、第一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仪表气罐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
8、第二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梭阀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放气阀相连通;
9、第十二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仪表气罐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
10、第十三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十二梭阀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放气阀相连通;
11、第三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十二梭阀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口相连通;
12、第十四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梭阀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出口相连通;
13、第四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级缓冲罐的入口相连通;
14、第十五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级缓冲罐的入口相连通;
15、第五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吸附塔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级缓冲罐的入口相连通;和
16、第十六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吸附塔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级缓冲罐的入口相连通;
17、所述第二级制氧模块包括:
18、第三吸附塔、第四吸附塔、第二放气阀、循环压缩机、第二级缓冲罐;
19、第六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级缓冲罐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
20、第十七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级缓冲罐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四吸附塔相连通;
21、第七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六梭阀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三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循环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
22、第十八梭阀,其第一连接端所述第十七梭阀的第二连接端和所述第四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循环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
23、第八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七梭阀的第一连接端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与所述循环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
24、第十九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十八梭阀的第一连接端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循环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
25、第九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四吸附塔的出口相连通;
26、第二十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四吸附塔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三吸附塔的出口相连通;
27、第十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吸附塔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第二放气阀相连通;
28、第二十一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四吸附塔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放气阀相连通;
29、第十一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循环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入口相连通;和
30、第二十二梭阀,其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循环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级缓冲罐的入口相连通。
31、作为上述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系统的各部件之间使用不锈钢管道连通。
3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基于上述的制氧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33、所述制氧系统的启动和运行步骤,包括:
34、第一步,启动所述冷干机,使空气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35、第二步,启动所述空压机,使所述空气缓冲罐的压力达到第一设定压力;
36、第三步,启动所述第一级制氧模块;
37、第四步,当第二级制氧模块上一次停止时运行的是第三吸附塔时,开启所述第六梭阀和所述第十梭阀;当第二级制氧模块上一次停止运行的是第四吸附塔时,开启所述第十七梭阀和所述第二十一梭阀,用于排放第一级制氧模块产生的氧气;当第一级缓冲罐的压力稳定在第二设定压力,且第一级制氧模块产生的氧气浓度达到第一设定浓度,且处于稳定状态时启动第二级制氧模块;
38、第五步,第二级制氧模块启动第一设定时间后启动所述循环压缩机,开始第二级制氧;
39、第六步,当氧气浓度小于第二设定浓度时,开启不合格气体外排,氧气浓度大于第二设定浓度时,氧气经所述循环压缩机进入所述第二级缓冲罐。
40、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级制氧模块的运行为不断循环的过程,包含两个半周期,一个半周期为所述第一吸附塔制氧周期,另一个半周期为所述第二吸附塔制氧周期;
41、所述第一吸附塔制氧周期包括:
42、a1:开启所述第三梭阀,关闭所述第一级制氧模块的其他梭阀;
43、a2:开启第二梭阀和第十六梭阀,关闭所述第一级制氧模块的其他梭阀;
44、a3:开启第十二梭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各部件之间使用不锈钢管道连通。
3.一种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氧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制氧模块的运行为不断循环的过程,包含两个半周期,一个半周期为所述第一吸附塔制氧周期,另一个半周期为所述第二吸附塔制氧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制氧周期和所述第二吸附塔制氧周期,从任何一个步骤均可以启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制氧周期从步骤A1开始启动;所述第二吸附塔制氧周期从步骤B1开始启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制氧模块的运行为不断循环的过程,包含两个半周期,一个半周期为所述第三吸附塔制氧周期,另一个半周期为所述第四吸附塔制氧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其特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温度为-0.7℃-2℃;所述第一设定压力为0.6Mpa-0.7Mpa;所述第二设定压力为0.5Mpa-0.6Mp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各部件之间使用不锈钢管道连通。
3.一种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氧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制氧模块的运行为不断循环的过程,包含两个半周期,一个半周期为所述第一吸附塔制氧周期,另一个半周期为所述第二吸附塔制氧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制氧周期和所述第二吸附塔制氧周期,从任何一个步骤均可以启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浓度快速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塔制氧周期从步骤a1开始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豪,谭任兵,钟贞宗,李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谊安忧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