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铁冶金工业中连铸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钢铁冶金炼钢领域,连铸是钢水由液态转为固态的一道工序。对于连铸而言,当下水口出现絮流而影响浇铸时,必须更换下水口,而此时上水口内部会积存凝固钢液,需要对上水口内部凝固钢液进行处理,传统烧氧管对水口内部凝固钢液加热不均匀,导致凝固钢液处理不彻底,而且燃烧后的钢液容易四处喷溅,给操作人员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包括套接于上水口底部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顶面设置为容纳口,所述容纳口用于包裹上水口底部;所述防护罩内转动的设置有锥形喷头,所述锥形喷头底面设置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自所述防护罩底部延伸出并与供氧装置连接;所述输氧管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手柄,移动所述旋转手柄使所述输氧管带动所述锥形喷头转动,以改变所述锥形喷头对上水口的烧氧部位。
3、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喷头顶部设置为主喷嘴,所述锥形喷头侧壁设置若干个辅助喷嘴,所述辅助喷嘴使上水口受热更均匀。
4、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底面设置为变径结构,变径结构处形成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外侧设置有夹持卡钳;对上水口进行烧氧时,所述夹持卡钳夹持于所述环形卡槽,将本装置套接于上水口底部。
5、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卡槽底面拆卸的设置有钢液收集槽,所述钢液收集槽对上水口内烧氧融化的凝结钢水进
6、进一步的,所述钢液收集槽底面设置为凹形结构,所述凹形结构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输氧管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设置于所述防护罩内,并与所述锥形喷头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防止钢液沿所述通孔流出。
8、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卡槽外侧设置有耐磨环。
9、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锥形喷头的燃烧更加充分,锥形喷头中间的主喷嘴氧压大,燃烧剧烈,达到对凝固钢液快速处理的目的,锥形喷头侧面的辅助喷嘴起到对上水口四周凝固钢液处理的目的,烧氧处理面积大。通过旋转手柄,对锥形喷头进行旋转,这样旋转燃烧,使上水口受热更均匀,内部凝固钢液不留死角,处理更加彻底。钢液收集盘起到对燃烧后的钢液进行收集,防止燃烧后的钢液喷溅,造成人员烫伤,起到了安全防护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包括套接于上水口(6)底部的防护罩(7),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包括套接于上水口(6)底部的防护罩(7),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上水口烧氧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辰庭,李季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