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6184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助行器,属于助行器技术领域,包括n型块,所述n型块上转动连接有滚轮a,n型块的一侧壁上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倒L型转动杆,倒L型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固接有手持杆;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卡位组件,在需要对该助行器进行折叠时,家属或有自主行动能力的患者分别通过手持拉块对工型套进行拉动上移,且使得弹簧被压缩,且使得倒L型卡柱分别离开对应的卡孔中,此时将两个倒L型转动杆合拢,且使得倒L型卡柱的底端分别卡入至另一个卡孔中,实现该助行器的折叠收纳固定,以便于在不使用时,可以减小需要占据的外部空间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助行器,具体涉及一种助行器。


技术介绍

1、助行器是一种辅助步行的设备,通常由两个支撑脚和一个手柄组成。它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平衡,帮助行走困难的人士(如老年人、残疾人和康复者)更加安全地行走。助行器通常由轻质材料制成,便于携带和使用。有些助行器还配有轮子,可以更加方便地移动。

2、现有技术的助行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3、一方面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以进行折叠收纳,导致在不需要使用助行器时需要占据的外部空间位置过大;

4、二方面是虽然现有技术的助行器虽然也设置有可以折叠的座椅结构,但是整体结构复杂,对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使用时,操作起来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助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行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助行器,包括n型块,所述n型块上转动连接有滚轮a,n型块的一侧壁上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倒l型转动杆,倒l型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固接有手持杆,手持杆与对应一侧的倒l型转动杆之间固接有加强杆,手持杆的底端均转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滚轮b;

3、可折叠式座位组件,其安装于两个所述倒l型转动杆上,且与两个手持杆相连,可折叠式座位组件用于方便患者在需要坐下时进行展开使用,不使用时可进行折叠;

4、两个卡位组件,其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柱以及倒l型转动杆上,两个卡位组件用于实现两个倒l型转动杆的折叠固定或展开固定。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加强杆与两个倒l型转动杆之间绑扎有网兜,且网兜的两侧还分别绑扎在加强杆上。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可折叠式座位组件包括在两个倒l型转动杆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的转动外筒,转动外筒均与对应一侧的手持杆之间垂直设置,两个转动外筒的外侧均固接有弧形状结构的座板,座板的底部均活动搭接在l型托杆的顶端,l型托杆的一端均固接于对应一侧的手持杆外侧。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手持杆上均与对应一侧的转动外筒之间形成垂直部的外侧固接有键条a,键条a以及手持杆的外侧均活动套设有同一个活动套,活动套的外侧均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块。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夹持块之间的间距均与对应一侧的座板厚度相同。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在倒l型转动杆的外侧固接的键条b,键条b的底端活动搭接于支撑柱的顶端边缘,键条b以及倒l型转动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同一个工型套,工型套的顶端通过弹簧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固接于倒l型转动杆的外侧,弹簧活动套设于倒l型转动杆的外侧。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工型套的外侧均固接有拉块,拉块的下方设有固接于工型套外侧的倒l型卡柱,支撑柱的外侧固接有卡位座,卡位座位于拉块的下方,且卡位座上开设有与倒l型卡柱底端相配合的两个卡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助行器,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设置的卡位组件,在需要对该助行器进行折叠时,家属或有自主行动能力的患者分别通过手持拉块对工型套进行拉动上移,且使得弹簧被压缩,且使得倒l型卡柱分别离开对应的卡孔中,此时将两个倒l型转动杆合拢,且使得倒l型卡柱的底端分别卡入至另一个卡孔中,实现该助行器的折叠收纳固定,以便于在不使用时,可以减小需要占据的外部空间位置;

13、(2)通过设置的可折叠式座位组件,可手持活动套带动两个夹持块上移,使得对应一侧的座板不被两个夹持块所夹持限位,进而使得座板翻转倒下且被l型托杆支撑,进而方便患者在需要坐下时进行乘坐,且能够通过家属推动移动,使用方便,综上就可以将该助行器变成小巧的轮椅结构使用,进一步给患者使用时带来方便,另外设置网兜,网兜的顶部入口被两个座板盖住,能够在网兜中适当放入一些患者日常物品,使得携带物品时较为方便,且座位组件对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使用时,结构简单,操作起来较为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行器,包括n型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块(1)上转动连接有滚轮a(2),n型块(1)的一侧壁上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倒L型转动杆(4),倒L型转动杆(4)的另一端均固接有手持杆(5),手持杆(5)与对应一侧的倒L型转动杆(4)之间固接有加强杆(53),手持杆(5)的底端均转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滚轮b(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强杆(53)与两个倒L型转动杆(4)之间绑扎有网兜(51),且网兜(51)的两侧还分别绑扎在加强杆(5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式座位组件(6)包括在两个倒L型转动杆(4)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的转动外筒(61),转动外筒(61)均与对应一侧的手持杆(5)之间垂直设置,两个转动外筒(61)的外侧均固接有弧形状结构的座板(62),座板(62)的底部均活动搭接在L型托杆(63)的顶端,L型托杆(63)的一端均固接于对应一侧的手持杆(5)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手持杆(5)上均与对应一侧的转动外筒(61)之间形成垂直部的外侧固接有键条a(66),键条a(66)以及手持杆(5)的外侧均活动套(64)设有同一个活动套(64),活动套(64)的外侧均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块(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块(65)之间的间距均与对应一侧的座板(62)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组件(7)包括在倒L型转动杆(4)的外侧固接的键条b(71),键条b(71)的底端活动搭接于支撑柱(3)的顶端边缘,键条b(71)以及倒L型转动杆(4)的外侧活动套(64)设有同一个工型套(72),工型套(72)的顶端通过弹簧(73)连接有限位块(74),限位块(74)固接于倒L型转动杆(4)的外侧,弹簧(73)活动套(64)设于倒L型转动杆(4)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套(72)的外侧均固接有拉块(75),拉块(75)的下方设有固接于工型套(72)外侧的倒L型卡柱(76),支撑柱(3)的外侧固接有卡位座(77),卡位座(77)位于拉块(75)的下方,且卡位座(77)上开设有与倒L型卡柱(76)底端相配合的两个卡孔(7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行器,包括n型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块(1)上转动连接有滚轮a(2),n型块(1)的一侧壁上固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倒l型转动杆(4),倒l型转动杆(4)的另一端均固接有手持杆(5),手持杆(5)与对应一侧的倒l型转动杆(4)之间固接有加强杆(53),手持杆(5)的底端均转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滚轮b(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强杆(53)与两个倒l型转动杆(4)之间绑扎有网兜(51),且网兜(51)的两侧还分别绑扎在加强杆(5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式座位组件(6)包括在两个倒l型转动杆(4)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的转动外筒(61),转动外筒(61)均与对应一侧的手持杆(5)之间垂直设置,两个转动外筒(61)的外侧均固接有弧形状结构的座板(62),座板(62)的底部均活动搭接在l型托杆(63)的顶端,l型托杆(63)的一端均固接于对应一侧的手持杆(5)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手持杆(5)上均与对应一侧的转动外筒(61)之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仕国郑凯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