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操作辅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615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19
本技术公开一种CPR操作辅助仪,其包括按压板及设于按压板上端两侧的主机和用于与手掌束缚定位的腕带结构,腕带结构包括间隔分布于按压板上端并由硅胶制成的左硅胶腕带和右硅胶腕带,左硅胶腕带和右硅胶腕带下端均与按压板固定连接,且左硅胶腕带的下部和右硅胶腕带的下部分别设有供大拇指穿过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且左硅胶腕带的上部作为可弯曲的第一自由端,该第一自由端设有第一连接件,该右硅胶腕带的上部作为可弯曲的第二自由端,该第二自由端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相互弯曲贴合后,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使左硅胶腕带和右硅胶腕带与按压板之间围成一个可紧固贴合手掌的穿戴束缚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产品,特指一种cpr操作辅助仪。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目前,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大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心脏骤停的发生频率大幅增加。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博动与心音消失,心脏停止输送血液,若不能及时恢复,各重要器官特别是头部得不到及时的供血和供氧,造成脑死亡或者其他器官衰竭,难以恢复。在心脏骤停后的黄金三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救治方式,然而即使经过培训的民众在长时间后或则紧急情况下依然会因为忘记动作要领或者肌肉记忆消失而难以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动作难以做到标准化,因此普通民众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依然不高。因此在急救情况下,需要有个辅助设备帮助施救者实施心肺复苏操作,有效的指导和辅助救助能够大幅提高救助的成功率。同时医学院校以及医院的医生、护士也需要有个便捷、智能的辅助设备帮助平时的心肺复苏操作的训练、实验、考核以及紧急施救。

2、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

3、专利号为zl201721341075.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弹性构件、一测力器、一处理器及一音效装置。为使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可确实地被使用者所紧持,其于本体的上侧可另外设置有一手持部,以如该专利附图3-4所示,供使用者以手指紧持,以于进行心肺复苏术时,能够将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定位在患者上欲施加下压力的适当位置。此外,以如该专利附图6a-6b所示,手持部尚具有可供手指套入的其他状态,让使用者于进行胸部按压程序时可稳固地握持本体。

4、上述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心肺复苏辅助装置仅仅是在本体上设置一手持部,供两根手指夹持,然而在不断按压过程中,需要两根手指一直夹持手持部,这样会造成手指酸痛,并且极易会出现偏移的现象,导致不能实现准确按压,保证心肺复苏抢救的正确实施;或者是,除大拇指外的手指可以穿过手持部中,而其中大拇指位于手持部外部,此方式同样不能很好地使人体手部与手持部形成稳定的结合,同时,人体手部与手持部之间也容易形成较大的间隙,难以将整个心肺复苏辅助装置提起,影响心肺复苏抢救的正确实施。

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cpr操作辅助仪。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cpr操作辅助仪包括按压板以及设置于按压板上端两侧的主机和用于与手掌束缚定位的腕带结构,所述腕带结构包括间隔分布于按压板上端并由硅胶制成的左硅胶腕带和右硅胶腕带,该左硅胶腕带和右硅胶腕带下端均与按压板固定连接,且该左硅胶腕带的下部和右硅胶腕带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供大拇指穿过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且该左硅胶腕带的上部作为可弯曲的第一自由端,该第一自由端设有第一连接件,该右硅胶腕带的上部作为可弯曲的第二自由端,该第二自由端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相互弯曲贴合后,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使左硅胶腕带和右硅胶腕带与按压板之间围成一个可紧固贴合手掌的穿戴束缚空间。

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硅胶腕带的下部成型有容置大拇指根部外围或小鱼际的第一凹位,该第一穿孔贯通该第一凹位;所述右硅胶腕带的下部成型有容置大拇指根部外围或小鱼际的第二凹位,该第二穿孔贯通该第二凹位。

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硅胶腕带的下部设置有可产生振动的振动器,该振动器与主机电性连接;或者是,所述右硅胶腕带的下部设置有可产生振动的振动器,该振动器与主机电性连接;或者是,所述左硅胶腕带和右硅胶腕带的下部均设置有可产生振动的振动器,该振动器与主机电性连接。

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硅胶腕带下部设置有呈扭曲形状且扭曲方向相反的第一连接脚和第二连接脚,该第一连接脚和第二连接脚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一穿孔,且该第一连接脚和第二连接脚下端均设置有第一环槽以及位于第一环槽下端的第一扣体;所述按压板上设置有第一扣孔,该第一扣体穿过第一扣孔并与按压板卡扣连接,且该第一扣孔内壁与第一环槽贴合装配,使第一连接脚和第二连接脚固定于按压板上,其中,该第一扣体与第一扣孔之间还通过胶水粘固;或者是,该第一连接脚和第二连接脚与按压板均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固为一体。

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右硅胶腕带下部设置有呈扭曲形状且扭曲方向相反的第三连接脚和第四连接脚,该第三连接脚和第四连接脚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二穿孔,且该第三连接脚和第四连接脚下端均设置有第二环槽以及位于第二环槽下端的第二扣体;所述按压板上设置有第二扣孔,该第二扣体穿过第二扣孔并与按压板卡扣连接,且该第二扣孔内壁与第二环槽贴合装配,使第三连接脚和第四连接脚固定于按压板上,其中,该第二扣体与第二扣孔之间还通过胶水粘固;或者是,该第三连接脚和第四连接脚与按压板均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固为一体。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魔术贴或磁铁;所述按压板内部还设置有按压件,该按压件设置有用于检测按压加速度和/或频率、施力者施力大小的传感器模块。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按压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手掌内侧进行限位的硅胶手掌垫,该硅胶手掌垫置于左硅胶腕带和右硅胶腕带之间,并位于穿戴束缚空间中,还置于按压件上方。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按压板包括有主体板以及固定于该主体板上的连接板和固定于该主体板底部的底板,所述主机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于主体板与底板之间。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包括有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电池、与电池电性连接的第一pcb板、与第一pcb板电性连接的扬声器以及安装于外壳上并与第一pcb板电性连接的显示屏,外壳下部设置有与第一pcb板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器;所述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第二pcb板,该第二pcb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器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显露于连接板上端,该外壳通过第一螺丝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板和底板均由硅胶制成,且该主体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胶水粘固,该连接板为硬胶板,主体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二次注塑成型或超声波固定的方式固为一体,且该连接板显露于该主体板的窗口中,该连接板上设置有阶梯槽,且该阶梯槽处成型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外壳下端还设置有多个定位柱,外壳下端镶嵌于该阶梯槽中,且定位槽与定位柱镶嵌定位,所述第一螺丝穿过定位槽过与定位柱的螺纹孔螺旋固定。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腕带结构是采用硅胶制成的左硅胶腕带和右硅胶腕带束缚左手手掌或右手手掌,其束缚手掌效果极为理想,不仅可以增加束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CPR操作辅助仪,其包括按压板(1)以及设置于按压板(1)上端两侧的主机(2)和用于与手掌束缚定位的腕带结构(30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硅胶腕带(3)的下部成型有容置大拇指根部外围或小鱼际的第一凹位(302),该第一穿孔(301)贯通该第一凹位(302);所述右硅胶腕带(4)的下部成型有容置大拇指根部外围或小鱼际的第二凹位(402),该第二穿孔(401)贯通该第二凹位(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硅胶腕带(3)的下部设置有可产生振动的振动器(32),该振动器(32)与主机(2)电性连接;或者是,所述右硅胶腕带(4)的下部设置有可产生振动的振动器,该振动器与主机(2)电性连接;或者是,所述左硅胶腕带(3)和右硅胶腕带(4)的下部均设置有可产生振动的振动器,该振动器与主机(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硅胶腕带(3)下部设置有呈扭曲形状且扭曲方向相反的第一连接脚(33)和第二连接脚(34),该第一连接脚(33)和第二连接脚(34)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一穿孔(301),且该第一连接脚(33)和第二连接脚(34)下端均设置有第一环槽(303)以及位于第一环槽(303)下端的第一扣体(304);所述按压板(1)上设置有第一扣孔(101),该第一扣体(304)穿过第一扣孔(101)并与按压板(1)卡扣连接,且该第一扣孔(101)内壁与第一环槽(303)贴合装配,使第一连接脚(33)和第二连接脚(34)固定于按压板(1)上,其中,该第一扣体(304)与第一扣孔(101)之间还通过胶水粘固;或者是,该第一连接脚(33)和第二连接脚(34)与按压板(1)均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固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硅胶腕带(4)下部设置有呈扭曲形状且扭曲方向相反的第三连接脚(43)和第四连接脚(44),该第三连接脚(43)和第四连接脚(44)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二穿孔(401),且该第三连接脚(43)和第四连接脚(44)下端均设置有第二环槽(403)以及位于第二环槽(403)下端的第二扣体(404);所述按压板(1)上设置有第二扣孔(102),该第二扣体(404)穿过第二扣孔(102)并与按压板(1)卡扣连接,且该第二扣孔(102)内壁与第二环槽(403)贴合装配,使第三连接脚(43)和第四连接脚(44)固定于按压板(1)上,其中,该第二扣体(404)与第二扣孔(102)之间还通过胶水粘固;或者是,该第三连接脚(43)和第四连接脚(44)与按压板(1)均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固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件(410)为魔术贴或磁铁;所述按压板(1)内部还设置有按压件(5),该按压件(5)设置有用于检测按压加速度和/或频率、施力者施力大小的传感器模块(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1)上设置有用于对手掌内侧进行限位的硅胶手掌垫(7),该硅胶手掌垫(7)置于左硅胶腕带(3)和右硅胶腕带(4)之间,并位于穿戴束缚空间中,还置于按压件(5)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1)包括有主体板(11)以及固定于该主体板(11)上的连接板(12)和固定于该主体板(11)底部的底板(13),所述主机(2)固定于连接板(12)上;所述传感器模块(6)设置于主体板(11)与底板(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2)包括有外壳(21)、安装于外壳(21)内的电池、与电池电性连接的第一PCB板、与第一PCB板电性连接的扬声器以及安装于外壳(21)上并与第一PCB板电性连接的显示屏(22),外壳(21)下部设置有与第一PCB板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器(23);所述连接板(12)下端设置有第二PCB板(14),该第二PCB板(14)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器(23)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器(141),该第二连接器(141)显露于连接板(12)上端,该外壳(21)通过第一螺丝与连接板(1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1)和底板(13)均由硅胶制成,且该主体板(11)和底板(13)之间通过胶水粘固,该连接板(12)为硬胶板,主体板(11)与连接板(12)之间通过二次注塑成型或超声波固定的方式固为一体,且该连接板(12)显露于该主体板(11)的窗...

【技术特征摘要】

1.cpr操作辅助仪,其包括按压板(1)以及设置于按压板(1)上端两侧的主机(2)和用于与手掌束缚定位的腕带结构(30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硅胶腕带(3)的下部成型有容置大拇指根部外围或小鱼际的第一凹位(302),该第一穿孔(301)贯通该第一凹位(302);所述右硅胶腕带(4)的下部成型有容置大拇指根部外围或小鱼际的第二凹位(402),该第二穿孔(401)贯通该第二凹位(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硅胶腕带(3)的下部设置有可产生振动的振动器(32),该振动器(32)与主机(2)电性连接;或者是,所述右硅胶腕带(4)的下部设置有可产生振动的振动器,该振动器与主机(2)电性连接;或者是,所述左硅胶腕带(3)和右硅胶腕带(4)的下部均设置有可产生振动的振动器,该振动器与主机(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硅胶腕带(3)下部设置有呈扭曲形状且扭曲方向相反的第一连接脚(33)和第二连接脚(34),该第一连接脚(33)和第二连接脚(34)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一穿孔(301),且该第一连接脚(33)和第二连接脚(34)下端均设置有第一环槽(303)以及位于第一环槽(303)下端的第一扣体(304);所述按压板(1)上设置有第一扣孔(101),该第一扣体(304)穿过第一扣孔(101)并与按压板(1)卡扣连接,且该第一扣孔(101)内壁与第一环槽(303)贴合装配,使第一连接脚(33)和第二连接脚(34)固定于按压板(1)上,其中,该第一扣体(304)与第一扣孔(101)之间还通过胶水粘固;或者是,该第一连接脚(33)和第二连接脚(34)与按压板(1)均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固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r操作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硅胶腕带(4)下部设置有呈扭曲形状且扭曲方向相反的第三连接脚(43)和第四连接脚(44),该第三连接脚(43)和第四连接脚(44)之间形成有所述的第二穿孔(401),且该第三连接脚(43)和第四连接脚(44)下端均设置有第二环槽(403)以及位于第二环槽(403)下端的第二扣体(404);所述按压板(1)上设置有第二扣孔(102),该第二扣体(404)穿过第二扣孔(102)并与按压板(1)卡扣连接,且该第二扣孔(102)内壁与第二环槽(403)贴合装配,使第三连接脚(43)和第四连接脚(44)固定于按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远文赵蔓迪陈军亮符传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心搏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