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逆变器并网系统阻抗测量,尤其涉及一种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扫频方法。
技术介绍
1、伴随着海量新能源通过电力电子逆变器接入配电网,传统配电网的动态特性发生了根本改变。逆变器与配电网之间的交互引发了一系列的振荡问题,给配电网的可靠运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此外,实际配电网中,由于用户负荷的随机波动和单相负荷的大量使用,配电网经常出现三相不平衡的情况,因此,逆变器经常处于不平衡的工作状态。阻抗分析法具有测量简单、物理意义清晰的优势,在分析逆变器并网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得到了普遍应用。然而,现有研究中,关于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阻抗的扫频通常包含正序阻抗、负序阻抗以及耦合阻抗,扫频过程较为复杂,且精度不高。除此之外,鲜有关于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扫频的研究。为更加方便地分析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的阻抗特性,为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奠定理论基础,亟需提出一套可行的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扫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扫频方法,可以解决无法实现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扫频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扫频方法,包括:
3、在扰动注入点注入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序扰动电压信号和多个不同频率的负序扰动电压信号;扰动注入点位于逆变器并网系统的电网侧,多个正序扰动电压信号是同时注入的,多个负序扰动电压信号是同时注入的,正序扰动电压信号和
4、在注入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序扰动电压信号时采集扰动注入点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在注入多个不同频率的负序扰动电压信号时采集扰动注入点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
5、基于采集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获取多个不同频率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的正序阻抗测量值和负序阻抗测量值。
6、可选的,基于采集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获取多个不同频率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的正序阻抗测量值和负序阻抗测量值,包括:
7、对采集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进行傅里叶分解,得到多个不同频率下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
8、通过对称分量法对多个不同频率下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进行计算,得到多个不同频率下三相电压的正序扰动电压分量和负序扰动电压分量、多个不同频率下三相电流的正序扰动电流分量和负序扰动电流分量;
9、基于多个不同频率下三相电压的正序扰动电压分量和负序扰动电压分量、多个不同频率下三相电流的正序扰动电流分量和负序扰动电流分量,计算得到多个不同频率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的正序阻抗测量值和负序阻抗测量值。
10、可选的,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序扰动电压信号包括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1、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2、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3、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4、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5和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6。
11、可选的,多个不同频率的负序扰动电压信号包括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1、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2、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3、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4、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5和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6。
12、可选的,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1和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1为:
13、
14、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2和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2为:
15、
16、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3和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3为:
17、
18、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4和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4为:
19、
20、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5和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5为:
21、
22、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6和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6为:
23、
24、其中,vp1为vper_p1的幅值,fp1为vper_p1的频率,t为时间,vn1为vper_n1的幅值,fn1为vper_n1的频率,fp1=fn1,vp2为vper_p2的幅值,fp2为vper_p2的频率,vn2为vper_n2的幅值,fn2为vper_n2的频率,fp2=fn2,vp3为vper_p3的幅值,fp3为vper_p3的频率,vn3为vper_n3的幅值,fn3为vper_n3的频率,fp3=fn3,vp4为vper_p4的幅值,fp4为vper_p4的频率,vn4为vper_n4的幅值,fn4为vper_n4的频率,fp4=fn4,vp5为vper_p5的幅值,fp5为vper_p5的频率,vn5为vper_n5的幅值,fn5为vper_n5的频率,fp5=fn5,vp6为vper_p6的幅值,fp6为vper_p6的频率,vn6为vper_n6的幅值,fn6为vper_n6的频率,fp6=fn6。
25、可选的,阻抗扫频方法还包括:
26、分别针对每个频率,将频率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的正序阻抗测量值与正序阻抗理论值进行比对,得到频率下正序阻抗测量值的验证结果,并将频率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的负序阻抗测量值与负序阻抗理论值进行比对,得到频率下负序阻抗测量值的验证结果。
27、可选的,阻抗扫频方法还包括:
28、对多个不同频率进行调整,并基于调整后的多个不同频率返回执行在扰动注入点注入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序扰动电压信号和多个不同频率的负序扰动电压信号的步骤,直至测得待测频段内所有频率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的正序阻抗测量值和负序阻抗测量值。
29、本申请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3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逆变器和电网阻抗作为一个整体,在电网侧的扰动注入点分两次分别注入正序扰动电压信号和负序扰动电压信号,并在同时注入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序扰动电压信号时采集扰动注入点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以及在同时注入多个不同频率的负序扰动电压信号时采集扰动注入点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最终基于采集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便可得到在多个不同频率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的正序阻抗测量值和负序阻抗测量值,实现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扫频,为并网系统稳定性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31、本申请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扫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扫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采集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获取多个不同频率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的正序阻抗测量值和负序阻抗测量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抗扫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序扰动电压信号包括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1、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2、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3、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4、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5和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抗扫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频率的负序扰动电压信号包括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1、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2、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3、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4、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5和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抗扫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1和所述负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n1为:
6.根据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扫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扫频方法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平衡工况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阻抗扫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扫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采集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获取多个不同频率下逆变器并网系统整体的正序阻抗测量值和负序阻抗测量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抗扫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序扰动电压信号包括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1、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2、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3、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4、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5和正序扰动电压信号vper_p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智康,马子骥,周斌,彭英舟,赵峰,何梨梨,王伟,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