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1、移动通信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基站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把电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发射到空间,也可以收集电波并产生电信号。基站天线为了达到一个较好的发射和接收效果,为了避免建筑物和树木等反射影响,通常将基站天线架设在铁塔和抱杆上,基站天线发射的信号是一个扇形,辐射的区域是有限的区域。
2、随着用户终端的移动性和业务行为的不断变化,不同环境对网络的需求呈现出动态变化的需求。为了适应某些区域网络需求变化,实现网络的优化和调整,可能需要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对基站天线的方位角度和俯仰角度进行调整。波束倾斜可以通过电气设计来实现,即改变阵单元的激励系数(幅度、相位)实现波束下倾;也可以通过机械调节办法使天线机械下倾实现波束下倾;当然一副天线既有电下倾同时具备机械下倾也非常实用,尤其是网络优化时,仅有固定的电下倾是不够的。传统的基站板状天线安装支架,大多为固定设置,在天线安装在铁塔的时候就已经设置好天线的角度,若需要对天线进行调整,尽最大的满足通讯接收时,则需要进行手动的调天线安装支架的方位角度和俯仰角度,调节非常不便。而且现有的支架大多数是固定设置的,即使能调节的支架只能调节方位角度,无法同时调整俯仰角度。
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根据需求实时调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包括上夹具机构和下夹具机构、智能控制模块、天线公参感知模块和天线,所述上夹具机构一端和所述下夹具机构一端分别固定在铁塔的抱杆上,所述上夹具机构另一端和所述下夹具机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天线公参感知模块设于所述上夹具机构与所述天线之间,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天线公参感知模块中,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ai分析控制系统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天线。
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所述上夹具机构包含第一夹板、上固定板、第一连接板、第一u型连接件、俯仰调节机构、第二u型连接件以及第一横滚机构,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上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抱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u型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俯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二u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俯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二u型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滚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横滚机构固定于所述天线上。
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上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杆与所述抱杆固定;
5、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二螺杆与所述上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螺杆沿着所述上固定板旋转。
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所述俯仰调节机构包含短支臂、长支臂以及电机推杆,所述短支臂和所述长支臂铰接,所述电机推杆一端连接所述短支臂,所述电机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长支臂。
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横滚机构包含第一横滚夹板和第二横滚夹板,所述第一横滚夹板和所述第二横滚夹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所述下夹具机构包含第二夹板、下固定板、方位调节机构、旋转连接件、第二连接板、第三u型连接件、第四u型连接件和第二横滚机构,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抱杆上,所述方位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所述旋转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方位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旋转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u型连接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u型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第四u型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横滚机构一端与所述第四u型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横滚机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天线上。
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所述第二横滚机构包含第三横滚夹板和第四横滚夹板,所述第三横滚夹板和所述第四横滚夹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下固定板通过第三螺杆与所述抱杆固定。
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四螺杆与所述旋转连接件连接。
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所述方位调节机构设有电机。
13、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包括上夹具机构和下夹具机构、智能控制模块、天线公参感知模块和天线,在铁塔的抱杆和天线之间安装上夹具机构和下夹具机构,所述天线公参感知模块设于所述上夹具机构与天线之间,天线公参感知模块收集天线的实际工参状态并自动回传天线的工参状态,包括天线的方向角、下倾角、挂高、经纬度等信息,天线公参感知模块自动回传天线的工参状态至ai分析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模块与ai分析控制系统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天线,智能控制模块根据ai分析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ai分析控制系统向智能控制模块下达指令并通过上夹具机构和下夹具机构调节天线的工参状态。借此,本专利技术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根据需求实时调节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度,实现网络的优化和调整,提高信号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具机构和下夹具机构、智能控制模块、天线公参感知模块和天线,所述上夹具机构一端和所述下夹具机构一端分别固定在铁塔的抱杆上,所述上夹具机构另一端和所述下夹具机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天线公参感知模块设于所述上夹具机构与所述天线之间,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天线公参感知模块中,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AI分析控制系统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机构包含第一夹板、上固定板、第一连接板、第一U型连接件、俯仰调节机构、第二U型连接件以及第一横滚机构,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上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抱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U型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俯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二U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俯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二U型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滚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横滚机构固定于所述天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上固定板通过第一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调节机构包含短支臂、长支臂以及电机推杆,所述短支臂和所述长支臂铰接,所述电机推杆一端连接所述短支臂,所述电机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长支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滚机构包含第一横滚夹板和第二横滚夹板,所述第一横滚夹板和所述第二横滚夹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具机构包含第二夹板、下固定板、方位调节机构、旋转连接件、第二连接板、第三U型连接件、第四U型连接件和第二横滚机构,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抱杆上,所述方位调节机构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所述旋转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方位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旋转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U型连接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U型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第四U型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横滚机构一端与所述第四U型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横滚机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天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滚机构包含第三横滚夹板和第四横滚夹板,所述第三横滚夹板和所述第四横滚夹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和所述下固定板通过第三螺杆与所述抱杆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第四螺杆与所述旋转连接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调节机构设有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具机构和下夹具机构、智能控制模块、天线公参感知模块和天线,所述上夹具机构一端和所述下夹具机构一端分别固定在铁塔的抱杆上,所述上夹具机构另一端和所述下夹具机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天线连接,所述天线公参感知模块设于所述上夹具机构与所述天线之间,所述智能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天线公参感知模块中,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ai分析控制系统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机构包含第一夹板、上固定板、第一连接板、第一u型连接件、俯仰调节机构、第二u型连接件以及第一横滚机构,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上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抱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u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u型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俯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二u型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俯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二u型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滚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横滚机构固定于所述天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上固定板通过第一螺杆与所述抱杆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节天线支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调节机构包含短支臂、长支臂以及电机推杆,所述短支臂和所述长支臂铰接,所述电机推杆一端连接所述短支臂,所述电机推杆另一端连接所述长支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涛,阮祺,曹旭,何明宪,刘鹏刚,廖东,
申请(专利权)人: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