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组件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池片丝网印刷是在电池片表面形成栅线的工艺之一,业内通常采用直线式印刷机或者圆盘式印刷机进行丝印。
2、目前组件商多数采用半片电池片串接、排版形成半片光伏组件的工艺,所以在更前道的工位,整张电池片会被切分成两张半片电池片,导致后续需要处理的电池片数量大幅增加。
3、现有的电池片印刷装置仅设置有单一的印刷工位,印刷台将待印刷的电池片沿单一的输送路径逐片移动至印刷工位处实施印刷。现有的电池片印刷装置仅适合于实施对整片电池片的印刷,难以满足对半片电池片的印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包括上料输送线、下料输送线、第一分支输送线、第二分支输送线、印刷机构及印刷承载机构,其中:
3、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设置在第一水平轴线上,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印刷工位,每个印刷工位均对应设置有一组印刷机构和一组印刷承载机构;
4、第一分支输送线位于第一水平轴线的第一侧,第一分支输送线的输入端与上料输送线对接,第一分支输送线的输出端与下料输送线对接,第一分支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设置有与印刷工位一一对应的第一上下料工位;
5、第二分支输送线位于第一水平轴线的第二侧,第二分支输送线的输入端与上料输送线对接,第二分支输送线的输出端与下料输送线对
6、上料输送线用于沿第一水平轴线输送半片电池片组,每个半片电池片组均包括两片垂直于第一水平轴线并排放置的半片电池片;
7、第一分支输送线和第二分支输送线被配置为分别从上料输送线上获取半片电池片组,以及分别将获取的半片电池片组输送至第一上下料工位和第二上下料工位;
8、印刷承载机构被配置为交替地从第一上下料工位和第二上下料工位获取半片电池片组,以及将获取的半片电池片组移动至对应的印刷工位处,以及将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回送至第一上下料工位和第二上下料工位;
9、印刷机构用于对位于印刷工位的半片电池片组实施印刷,以在半片电池片组的两个半片电池片上形成栅线;
10、第一分支输送线和第二分支输送线还被配置为分别将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输送至下料输送线上;
11、下料输送线用于将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输送至后道工位。
12、本申请提供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中的第一分支输送线、第二分支输送线分别从上料输送线上获取待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并配合印刷承载机构将半片电池片组交替地输送至印刷工位实施印刷,从而缩短了印刷机构的等待时间,提升了对半片电池片的印刷效率。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印刷承载机构包括平移机构、第一印刷台及第二印刷台;平移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印刷台在第一上下料工位和印刷工位之间平移,以带动第一印刷台从第一上下料工位处获取半片电池片组,并将半片电池片组移动至印刷工位,以及将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放回至第一上下料工位;平移机构还用于驱动第二印刷台在第二上下料工位和印刷工位之间平移,以带动第二印刷台从第二上下料工位处获取半片电池片组,并将半片电池片组移动至印刷工位,以及将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放回至第二上下料工位。
14、通过平移机构驱动第一印刷台及第二印刷台平移,使得第一印刷台、第二印刷台能够交替地从第一上下料工位和第二上下料工位获取半片电池片组,以及将获取的半片电池片组移动至对应的印刷工位处,以及将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回送至第一上下料工位和第二上下料工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印刷台和第二印刷台连接在平移机构的同一驱动端上,第一印刷台和第二印刷台在平移机构的同一驱动端的驱动下同步平移;第一印刷台和第二印刷台之间的间距、第一上下料工位与印刷工位之间的间距、第二上下料工位与印刷工位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印刷台平移至第一上下料工位时,第二印刷台同步平移至印刷工位处,第二印刷台平移至第二上下料工位时,第一印刷台同步平移至印刷工位。
16、通过将第一印刷台和第二印刷台之间的间距、第一上下料工位与印刷工位之间的间距、第二上下料工位与印刷工位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等,平移机构只需设置一个驱动端即能实现对第一印刷台和第二印刷台的同步驱动,以实现第一印刷台、第二印刷台在各自对应的上下料工位和印刷工位之间的交替移动。
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印刷台连接在平移机构的第一驱动端上,第二印刷台连接在平移机构的第二驱动端上;第一印刷台在第一驱动端的驱动下移动至第一上下料工位时,第二印刷台在第二驱动端的驱动下移动至印刷工位处;第一印刷台在第一驱动端的驱动下移动至印刷工位时,第二印刷台在第二驱动端的驱动下移动至第二上下料工位处。
18、第一印刷台、第二印刷台分别连接在平移机构的不同驱动端上,在各自的驱动端的驱动下,无需对第一印刷台和第二印刷台之间的间距、第一上下料工位与印刷工位之间的间距、第二上下料工位与印刷工位之间的间距进行任何适应性设置,即能实现第一印刷台、第二印刷台在各自对应的上下料工位和印刷工位之间的交替移动。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印刷台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印刷台分别连接在平移机构的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上,两个第一印刷台在第一驱动端及第二驱动端的独立驱动下,交替地从第一上下料工位获取半片电池片组,并将半片电池片组移动至印刷工位,以及将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放回至第一上下料工位;第二印刷台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印刷台分别连接在平移机构的第三驱动端和第四驱动端上,两个第二印刷台在第三驱动端及第四驱动端的独立驱动下,交替地从第二上下料工位获取半片电池片组,并将半片电池片组移动至印刷工位,以及将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放回至第二上下料工位。
20、第一印刷台和第二印刷分别设置为两个,且均由独立的驱动端实施驱动,进一步加快了工作节拍,提升了印刷效率。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支输送线对应于第一上下料工位处设置有供第一印刷台进出的第一避让间隙;第二分支输送线对应于第二上下料工位处设置有供第二印刷台进出的第二避让间隙;第一印刷台和第二印刷台的结构相同,第一印刷台包括承载台及卷纸输送机构,其中:承载台连接在平移机构上,卷纸输送机构设在承载台上;承载台进入至第一避让间隙时,卷纸输送机构与第一分支输送线对接,卷纸输送机构与第一分支输送线配合,接收第一分支输送线上的半片电池片组,或者,卷纸输送机构与第一分支输送线配合,将位于载台上的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输出至第一分支输送线上,或者,卷纸输送机构与第一分支输送线配合,将位于承载台上的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输出至第一分支输送线上,同时接收第一分支输送线上的半片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包括上料输送线、下料输送线、第一分支输送线、第二分支输送线、印刷机构及印刷承载机构,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承载机构包括平移机构、第一印刷台及第二印刷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输送线对应于所述第一上下料工位处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印刷台进出的第一避让间隙;所述第二分支输送线对应于所述第二上下料工位处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印刷台进出的第二避让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纸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卷纸辊、第二卷纸辊、卷纸及驱动机构,其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纸输送机构在将完成印刷的半片电池片组输出至所述第一分支输送线上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包括上料输送线、下料输送线、第一分支输送线、第二分支输送线、印刷机构及印刷承载机构,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承载机构包括平移机构、第一印刷台及第二印刷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输送线对应于所述第一上下料工位处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印刷台进出的第一避让间隙;所述第二分支输送线对应于所述第二上下料工位处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印刷台进出的第二避让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片电池片印刷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奥特维旭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