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5995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18
本技术公开一种充电线缆,包括中心线组、动力线、辅助线组和外护套。中心线组沿所述充电线缆的轴线设置,所述中心线组至少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一线和第二线。所述动力线包括正极线缆和负极线缆。所述动力线和辅助线组绞合在所述中心线组周围;所述外护套中形成有空腔,所述中心线组、动力线、辅助线组均设于所述空腔中。本技术技术方案提升了整个中心线组的强度,使得充电线缆即使多次弯折,也不易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线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快速、安全、有效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使用充电枪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中,经常要对充电线缆进行拖拽、弯曲。现有的电缆是通过在一个中心线芯周围绞合多根其他线芯的方式构成的,这种方式形成的电缆的中心线芯相较于绞合在其周围的其他线芯长度较短,在弯折的时候中心线芯容易断裂,给整个充电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线缆,旨在保证充电线缆在拖拽、弯折的情况下不易断裂保证了整个充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线缆,包括中心线组、动力线、辅助线组和外护套:所述中心线组沿所述充电线缆的轴线设置,所述中心线组至少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一线和第二线;所述动力线包括正极线缆和负极线缆;所述动力线和辅助线组绞合在所述中心线组周围;所述外护套中形成有空腔,所述中心线组、动力线、辅助线组均设于所述空腔中。

3、可选地,所述第一线(11)为地线,且所述第二线(12)为地线。

4、可选地,第一线(11)的线径等于第二线(12)的线径。

5、可选地,第一线(11)的线径大于第二线(12)的线径。

6、可选地,所述第一线(11)为地线,且所述第二线(12)为填充线。

7、可选地,所述第一线(11)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二线(12)的线径。

8、可选地,所述正极线缆(21)包括至少两条导线(20),和/或所述负极线缆(22)包括至少两条导线(20)。

9、可选地,所述导线(20)包括裸导体(201)和包覆在所述裸导体(201)外的绝缘层(202)。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线(11)和所述第二线(12)围绕充电线缆(100)的轴线旋转的同时沿轴线方向前进。

11、可选地,所述辅助线组(3)包括至少两根信号线,相邻导线(20)之间设有一信号线。

12、可选地,所述充电线缆(100)还包括无纺布层(5),所述无纺布层(5)设置在所述外护套(4)内侧。

13、可选地,所述充电线缆(100)还包括聚酯带层,所述聚酯带层设于所述无纺布层(5)和所述外护套(4)之间。

14、可选地,所述中心线组(1)还包括第三线,所述第三线和所述第一线(11)、第二线(12)相互绞合。

15、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的充电电缆设有沿所述充电线缆的轴线设置的中心线组,并且中心线组至少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如此设置,使得位于充电线缆轴线上的中心线组由多根线绞合而成,由此增加了中心线组中各个线的长度,从而提升了整个中心线组的强度,使得充电线缆即使多次弯折,也不易断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缆(100)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11)为地线,且所述第二线(12)为地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第一线(11)的线径等于第二线(12)的线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第一线(11)的线径大于第二线(12)的线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11)为地线,且所述第二线(12)为填充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11)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二线(12)的线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线缆(21)包括至少两条导线(20),和/或所述负极线缆(22)包括至少两条导线(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20)包括裸导体(201)和包覆在所述裸导体(201)外的绝缘层(202)。

<p>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11)和所述第二线(12)围绕充电线缆(100)的轴线旋转的同时沿轴线方向前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线组(3)包括至少两根信号线,相邻导线(20)之间设有一信号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缆(100)还包括无纺布层(5),所述无纺布层(5)设置在所述外护套(4)内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缆(100)还包括聚酯带层,所述聚酯带层设于所述无纺布层(5)和所述外护套(4)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线组(1)还包括第三线,所述第三线和所述第一线(11)、第二线(12)相互绞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缆(100)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11)为地线,且所述第二线(12)为地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第一线(11)的线径等于第二线(12)的线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第一线(11)的线径大于第二线(12)的线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11)为地线,且所述第二线(12)为填充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11)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二线(12)的线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线缆(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线缆(21)包括至少两条导线(20),和/或所述负极线缆(22)包括至少两条导线(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线缆(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平马鹏飞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