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华又称水体富营养化或水华现象,是指水体中某些藻类(尤其是蓝藻)或浮游植物在营养物质丰富的环境中,尤其是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时,过度繁殖、快速生长并在水面形成大量浮动的藻类群体现象。
2、水华的存在会造成水质恶化、水体颜色变化、水质毒性、生态平衡破坏、影响人类水源的利用等问题,其中蓝藻水华带来的生态危害尤其严重。
3、现有的除藻方式多采用除藻机构对藻类进行物理清理的方式,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8049383b,专利名称为用于清除水体中浮游藻类的自动除藻装置,该技术方案中利用滤网安装架的下部伸入到水体内,且深入水体内的深度可调,能够根据水位灵活调节滤网深度,并清除水体中不同深度处的浮游藻类,同时,滤网能够围绕滤网安装架做整周运动并二十四小时连续除藻,清除效率高。此种将浮游藻类采用滤网拦截脱离水体的物理清理方式,并不能改变水体的营养环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华问题。
4、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水体生物的多样性,设计一种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从根本上解决水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2、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包括:
3、绳体;
4、设置在绳体上、数量为多个的浮子,所述浮子控制装置在水体内漂浮;
5、设置在绳体上、数量为多个的生物仓,所述生物仓内部设置有滤食生物,所述生物
6、设置在生物仓下端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上端与生物仓的下端贯通。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生物仓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一、设置在壳体一上端的上盖,所述壳体的侧壁和底部上均开设有孔一,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孔二,所述壳体一上设置有覆盖孔一的滤网一,所述上盖上设置有覆盖孔二的滤网二。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一的上端外壁和所述上盖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段,所述壳体一和所述上盖螺纹配合。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收集仓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二,所述生物仓底部位于壳体二的开口内,所述收集仓与生物仓之间通过孔一贯通;
10、所述壳体二的下端具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阀;
11、所述壳体二上开设有孔三,所述壳体二上设置有覆盖孔三的滤网三。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一的下端外壁和所述壳体二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段,所述壳体一的下端外壁和所述壳体二螺纹配合。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扰流机构;
14、所述扰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长轴,所述长轴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侧杆,所述长轴与侧杆之间设置有滤网四。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与长轴连接的套筒、与侧杆连接的长杆,所述长杆的一端插入套筒的内部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长杆位于套筒内部的一端套设弹簧后连接有衔铁,所述衔铁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铁。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扰流机构还包括伺服电机,所述浮子内部开设有安装腔,伺服电机安装在安装腔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啮合有齿轮二;
17、所述长轴的一端延伸至安装腔的内部、并与安装腔的侧壁机械密封配合,所述齿轮二套设在长轴上。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长轴装配齿轮二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槽一,所述电磁铁装配在槽一内,所述槽一对应电磁铁位置处的侧壁上开设有槽二。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一的上端设置为向上凸出的弧形。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的技术方案中,设置浮子控制装置在水体内漂浮,设置绳体连接多个浮子、生物仓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将滤食生物置于生物仓的内部,浮游藻类进入生物仓的内部被滤食生物捕食,滤食生物的排泄物及假粪进入收集仓的内部;
22、本技术方案中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适用在水流流动、风力或其他原因导致藻华堆积的近岸区域,利用水体生物的多样性,采用滤食生物过滤水中微小颗粒、浮游生物、有机物等,使得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脱离水体,改变水体的营养环境,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其中对滤食生物难以消化利用的蓝藻可通过过滤作用形成假粪形式聚集形成藻团,假粪及滤食生物的排泄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到收集仓中,通过定期的收集收集仓内的浓缩藻体,达到降低水中藻类数量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水华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仓(30)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一(31)、设置在壳体一(31)上端的上盖(33),所述壳体(31)的侧壁和底部上均开设有孔一(311),所述上盖(33)上开设有孔二(331),所述壳体一(31)上设置有覆盖孔一(311)的滤网一(32),所述上盖(33)上设置有覆盖孔二(331)的滤网二(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31)的上端外壁和所述上盖(33)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段,所述壳体一(31)和所述上盖(33)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40)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二(41),所述生物仓(30)底部位于壳体二(41)的开口内,所述收集仓(40)与生物仓(30)之间通过孔一(311)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31)的下端外壁和所述壳体二(41)的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扰流机构(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与长轴(54)连接的套筒(59)、与侧杆(510)连接的长杆(57),所述长杆(57)的一端插入套筒(59)的内部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长杆(57)位于套筒(59)内部的一端套设弹簧(58)后连接有衔铁(56),所述衔铁(56)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铁(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机构(50)还包括伺服电机(51),所述浮子(20)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1),伺服电机(51)安装在安装腔(21)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51)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一(52),所述齿轮一(52)啮合有齿轮二(5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54)装配齿轮二(53)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槽一(541),所述电磁铁(55)装配在槽一(541)内,所述槽一(541)对应电磁铁(55)位置处的侧壁上开设有槽二(54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31)的上端设置为向上凸出的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仓(30)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一(31)、设置在壳体一(31)上端的上盖(33),所述壳体(31)的侧壁和底部上均开设有孔一(311),所述上盖(33)上开设有孔二(331),所述壳体一(31)上设置有覆盖孔一(311)的滤网一(32),所述上盖(33)上设置有覆盖孔二(331)的滤网二(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31)的上端外壁和所述上盖(33)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段,所述壳体一(31)和所述上盖(33)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40)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二(41),所述生物仓(30)底部位于壳体二(41)的开口内,所述收集仓(40)与生物仓(30)之间通过孔一(311)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式生物滤食除浮游藻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31)的下端外壁和所述壳体二(4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段,所述壳体一(31)的下端外壁和所述壳体二(41)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德田,徐龙,金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艺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