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储热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储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6582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51
本公开涉及一种储热系统,包括:风道主路,包括风机;储热模块,风道主路的两端均与储热模块连接,储热模块包括加热室和储热单元,加热室包括加热件和合围的腔壁,加热件设置在腔壁形成的气腔中,气腔分别与风道主路和储热单元相连通;和换热器,用于与热用户连接,风道主路能够通过换热器与热用户交换热量。在加热件加热时,其高温辐射的热量会通过腔壁的材料传递给储热单元,通过腔壁传热,既能很好的带走加热件的热量,保证温度不超过使用温度,延长使用寿命。腔体结构防止热量逸散,有效保证传热效果,同时由于热量辐射在腔壁上,循环气体将加热件的热量通过腔壁迅速传递给储热单元,在多重换热措施下,换热效率及加热时间都有有效的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储热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储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目前的固体储热方式中,加热形式主要为间接式电阻加热,但此种加热方式中,不仅会出现加热元件的热量不能及时被带走,从而导致加热元件烧损,影响使用寿命的情况。同时,由于加热与材料的单向布置,使得材料模块间温度不均匀情况较为突出,这也会影响后续储热材料放热过程中与热用户的换热效果。随着对储热系统输出热产品品质的要求日渐升高,对储热材料的热导性也逐步提高,同时为了满足大规模储热需求的要求,对于提高储热系统电加热加载电压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热系统,以在保证实现高热导率材料加载高电压的同时提升传热效果并使储热单元的储热更加均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储热系统,包括:

3、风道主路,包括风机;

4、储热模块,所述风道主路的两端均与所述储热模块连接,所述储热模块包括加热室和储热单元,所述加热室包括加热件和合围的腔壁,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腔壁形成的气腔中,所述气腔分别与所述风道主路和所述储热单元相连通;和

5、换热器,用于与热用户连接,所述风道主路能够通过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热用户交换热量。

6、可选地,所述储热单元间隔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储热单元的风孔,所述风孔与所述气腔连通,能够使所述气腔中的气体通过所述风孔与所述储热单元交换热量并穿出所述储热单元。

7、可选地,所述腔壁和所述储热单元贴合设置。

8、可选地,所述加热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9、可选地,所述腔壁由炭基材料制成。

10、可选地,所述储热单元上设置有测点,所述测点选择性地连接温度检测元件。

11、可选地,所述储热系统还包括旁接于所述风道主路的风道支路,所述风道支路的进气端连接在所述风机的出气端,所述风道支路的出气端连接在所述储热模块的出气端。

12、可选地,所述风道主路和所述风道支路上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13、可选地,所述换热器连接在所述风道主路的出气端。

14、可选地,所述储热模块包括多个所述加热室和多个所述储热单元,且所述加热室和所述储热单元沿预设方向交替连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热件的四周设置腔壁包裹,在加热件进行加热时,其高温辐射的热量会通过腔壁的材料传递给储热单元,通过腔壁传热,既能很好的带走加热件的热量,保证其温度不超过使用温度,延长加热件的使用寿命。另外,腔体的结构可以防止热量逸散,有效保证传热效果,同时由于热量辐射在腔壁上,加热件的热量可以通过腔壁迅速传递给储热单元,循环气体将热量传递给储热单元,在多重换热措施下,换热效率及加热时间都有有效的保证。

1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单元间隔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储热单元的风孔,所述风孔与所述气腔连通,能够使所述气腔中的气体通过所述风孔与所述储热单元交换热量并穿出所述储热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壁和所述储热单元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壁由炭基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单元上设置有测点,所述测点选择性地连接温度检测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系统还包括旁接于所述风道主路的风道支路,所述风道支路的进气端连接在所述风机的出气端,所述风道支路的出气端连接在所述储热模块的出气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路和所述风道支路上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连接在所述风道主路的出气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模块包括多个所述加热室和多个所述储热单元,且所述加热室和所述储热单元沿预设方向交替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单元间隔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储热单元的风孔,所述风孔与所述气腔连通,能够使所述气腔中的气体通过所述风孔与所述储热单元交换热量并穿出所述储热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壁和所述储热单元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壁由炭基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刘均庆王宏刚于东崔福东张宏伟段春婷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