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用钢材,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筒形核电用锻件的锻造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核电管道是核电站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传输反应堆冷却、蒸汽、辅助系统介质以及其他流体和气体。由于核电站运行条件的特殊性,对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检测及维护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
2、目前,核电管道通常采用锻造的方式制备得到,如cn102825207a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核电主管道锻造工艺,采用316ln电渣锭坯料,在锻打过程中及时对表面裂纹进行热清理,并保证锻造比大于4,其构件共包括热段l001a、热段l001b、冷段a、冷段b、冷段c、冷段d、波动管i、波动管ii、波动管iii、波动管iv、波动管v十一段,将上述构件的锻造工艺分组为热段l001a、热段l001b、冷段组、波动管iiiv组、波动管iiiiv组。
3、cn102632182a公开了一种核电主管道整体空心锻造成型工艺,其工艺步骤为:将tp316ln不锈钢空心电渣铸件放入加热炉内进行第一次加热和保温,保温工序结束后进行第二次加热,第二次加热结束后进行第三次加热,第三次加热结束后进行锻造加工,所述的锻造加工包括反复拔长,然后压肩分科,然后再拔长成型管坯,最后再进行管嘴拔长及冲孔;在锻造加工时当锻件温度降到880℃时,需要再回炉进行加热,加热速度按接近加热炉功率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并保温。
4、然而,当前锻造所得锻件仍存在力学性能差的问题,不利于核电站的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筒形核电用锻件的锻造加工方法,所述锻造加工方法包括:
4、将铸体依次进行墩粗-拔长作业、冲孔、扩孔、拔长至毛坯尺寸和固溶热处理,得到大型筒形核电用锻件;
5、其中,所述墩粗-拔长作业包括依次进行的墩粗和拔长;所述墩粗-拔长作业的作业次数≥3次;所述墩粗-拔长作业的总锻造比≥6;所述墩粗-拔长作业的始锻温度为1180-1200℃;所述墩粗-拔长作业的终锻温度为≥900℃;所述固溶热处理的温度为1040-1060℃。
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锻造加工方法,通过采用特定的墩粗-拔长作业和固溶热处理相结合,提升所得锻件的力学性能,有利于提升锻件作为核电用工件的使用效果,针对0cr18ni10ti不锈钢,20℃时抗拉强度≥575mpa,屈服强度≥250mpa,延伸率≥50%;100℃时屈服强度≥226mpa。
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铸体的材质包括0cr18ni10ti不锈钢。
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加热所述铸体至始锻温度的升温速率为40-60℃/h。
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墩粗-拔长作业中墩粗的锻造比≥1.7。
10、优选地,所述墩粗-拔长作业中拔长的锻造比≥1.7。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墩粗-拔长作业进行多次拔长时,首次拔长的锻造比为1.7-3,中间拔长的锻造比为1.7-2,最后一次拔长的锻造比在满足总锻造比的前提下≥1.7。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墩粗-拔长作业的锻造过程中若锻造温度<900℃,则以升温速率为40-60℃/h升温至始锻温度。
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冲孔的作业温度为1140-1160℃。
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扩孔的作业温度为1070-1090℃。
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拔长至毛坯尺寸的作业温度为1070-1090℃。
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溶热处理的时间为3.8-4.5h。
17、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锻造过程并控制锻造比及过程温度,并结合热处理冷却方式,可提高材料的晶粒度,从而保证产品力学性能,针对0cr18ni10ti不锈钢,20℃时抗拉强度≥575mpa,屈服强度≥250mpa,延伸率≥50%;100℃时屈服强度≥226mpa,晶粒度≥5级,晶间腐蚀:650℃±10℃在60min后出现180°弯曲,无裂纹。
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锻造加工方法,具有工艺方法科学合理、质量稳定,同时可提高产品一次交检率至100%,避免了返工返修带来的能源浪费,缩短了生产周期和制造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筒形核电用锻件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加工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体的材质包括0Cr18Ni10Ti不锈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所述铸体至始锻温度的升温速率为40-60℃/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粗-拔长作业中墩粗的锻造比≥1.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粗-拔长作业进行多次拔长时,首次拔长的锻造比为1.7-3,中间拔长的锻造比为1.7-2,最后一次拔长的锻造比在满足总锻造比的前提下≥1.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粗-拔长作业的锻造过程中若锻造温度<900℃,则以升温速率为40-60℃/h升温至始锻温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的作业温度为1140-116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的作业温度为1070-109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溶热处理的时间为3.8-4.5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筒形核电用锻件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加工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体的材质包括0cr18ni10ti不锈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所述铸体至始锻温度的升温速率为40-60℃/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粗-拔长作业中墩粗的锻造比≥1.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墩粗-拔长作业进行多次拔长时,首次拔长的锻造比为1.7-3,中间拔长的锻造比为1.7-2,最后一次拔长的锻造比在满足总锻造比的前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圆圆,沈钰慧,胡蔚林,夏昊,李少雨,谢撰业,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卓越锻造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