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563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目前应用于GERD的治疗手段应用前景较为狭窄的问题,通过提供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白及、煅瓦楞子、姜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黄连、吴茱萸、桔梗、郁金,该中药组合物优于西药,对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有效、副作用小、经济实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1、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反流相关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主要与防御机制减弱有关,其中包括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等(参见《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gerd临床表现多,烧心、反酸是gerd最常见的典型症状,胸痛亦是常见症状:其他不典型症状有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胃胀、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或同时伴有咽喉不适、吞咽困难、睡眠障碍;此外,gerd还可伴随有食管外症状,包括咳嗽、咽喉症状、哮喘和牙蚀症等,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等(参见《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2014)》。

2、《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指出,gerd发病机制多样,多种因素和多个部位均参与了gerd的发生,不可逆的抗反流功能或结构障碍(如责门明显松弛等)是导致gerd慢性化的主要原因;胃食管低动力状态是gerd的主要动力学特征,也是胃食管反流常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状态可增强患者对gerd症状的感受性并导致其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胃食管反流病总伴有不同程度的内脏高敏感性和强组织反应性。食管外症状综合症产生的可能机制包括反流物对气道的直接作用,或使食管外脏器简洁受累。

3、药物治疗是gerd的一线疗法,gerd的药物治疗常需要兼顾其他合并疾病,如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胆汁反流、内脏高敏感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常用药物包括抑酸剂、抗酸剂、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胆汁结合剂、神经调节剂和等。现如今应用于gerd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如抗反流手术、抗焦虑、音乐治疗等等,但这些治疗手段应用前景较为狭窄。诸如作为治疗gerd的支柱ppi,也有高达40%的症状可疑的gerd患者的症状不能解决,故开发中药制剂成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措施。中医对gerd的病机有独特的认识,中医认为肝胆疏于疏泄,脾失健运,肺失宣肃,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上犯食管,为gerd的基本病机。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手段,通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特色优势。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优于西药,对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有效、副作用小、经济实惠的治疗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化痰,降逆和胃,佐以制酸的功效,可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各中药原料:白及、煅瓦楞子、姜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黄连、吴茱萸、桔梗、郁金。

4、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各中药原料:白及10-15g、煅瓦楞子20-30g、姜半夏10-12g、竹茹10-12g、枳实10-15g、陈皮10-12g、甘草3-6g、茯苓15-20g、黄连6-9g、吴茱萸3-5g、桔梗10-12g、郁金10-12g。

5、白及,中药材白及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

6、煅瓦楞子,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治疗外伤、治疗胃炎等功效。

7、姜半夏,具有温中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

8、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的功效。

9、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效。

10、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11、甘草,具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功效。

12、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的功效。

13、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14、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

15、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

16、郁金,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的功效。

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食管反流药物中的应用。

1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19、优选地,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型,所述口服剂型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糖浆剂、散剂、膏剂、滴丸剂、混悬剂、乳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2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21、s1.将姜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桔梗以及郁金按量拿取,加入10倍量的水,并冷水浸泡2h;

22、s2.水煎150min并过滤,将滤渣加水1000-1500ml后,并水煎120min后再次过滤;

23、s3.将两次过滤的滤液混合,并负压浓缩至浸膏状;

24、s4.将白及、吴茱萸、黄连以及煅瓦楞子按量拿取,并80℃烘干、粉碎、过80目筛,得到药粉细粉;

25、s5.再将步骤s2得到的浸膏状药物与药粉细粉以及淀粉混合、搅拌,得到药物软材;

26、s6.将药物软材过12目筛得到药物湿颗粒,并将湿颗粒80℃烘干,得到药物干颗粒。

27、优选地,在步骤s1中,姜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桔梗以及郁金的量为:姜半夏12g,竹茹12g,枳实15g,陈皮12g,甘草6g,茯苓15g,桔梗12g,郁金12g。

28、优选地,在步骤s4中,白及、吴茱萸、黄连以及煅瓦楞子的量为:白及15g,吴茱萸3g,黄连6g,煅瓦楞子30g。

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

30、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中白及甘苦微寒,主入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瓦楞子味咸性平,同入肝、胃经,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之功,二者共为君药,可治胃痛吐酸、嘈杂胃痞。半夏为化痰圣药,陈皮理气化痰,两药合用可燥湿化痰;竹茹甘凉,清热化痰,为少阳腑热、痰热要药,枳实微寒,理气行痰、消积除痞,两药合用有清热化痰之功,此四药共为臣药。茯苓健脾利湿,郁金行气解郁,两药合用可行气利湿;黄连苦寒、吴茱萸辛温,二者合用即“左金丸”,有清肝降胃之功,此四药共为佐药。桔梗为舟楫之药,留药于中焦之内、防止苦寒直坠下焦,甘草调和诸药,二药共为使药。且以疏肝行气、健脾燥湿、和胃降气为治法治则。

31、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针对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的三大病理因素进行降气、化痰、消瘀,同时具有疏肝行气、健脾燥湿、和胃降气治本的功效,能迅速缓解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酸烧心等主要症状,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白及10-15g、煅瓦楞子20-30g、姜半夏10-12g、竹茹10-12g、枳实10-15g、陈皮10-12g、甘草3-6g、茯苓15-20g、黄连6-9g、吴茱萸3-5g、桔梗10-12g、郁金10-1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剂型为口服剂型,所述口服剂型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糖浆剂、散剂、膏剂、滴丸剂、混悬剂、乳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胃食管反流药物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白及10-15g、煅瓦楞子20-30g、姜半夏10-12g、竹茹10-12g、枳实10-15g、陈皮10-12g、甘草3-6g、茯苓15-20g、黄连6-9g、吴茱萸3-5g、桔梗10-12g、郁金10-1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剂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雅慧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