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具有可变厚度并具有最小延迟断裂风险的压制硬化钢部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特别良好地适合于制造机动车辆。
技术介绍
1、已知某些应用(尤其在机动车领域中)要求金属结构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进一步轻质和加固。为此,通常使用具有改善的机械特性的钢板,这样的钢板通过奥氏体化和随后的压制硬化来形成。
2、在压制硬化之后,对延迟开裂的敏感性随机械强度而增加,因为变形之后易于留存高残余应力。与可能存在于钢板中的原子氢结合,这些应力易于导致延迟开裂,意味着在变形本身之后一定时间发生开裂。氢可以通过扩散到晶格缺陷(例如基体/夹杂物界面、孪晶间界和晶界)中而逐渐地累积。在后面的缺陷中,当氢在一定时间之后达到临界浓度时其可能变得有害。该延迟由残余应力分布区域以及氢扩散的动力学产生,室温下的氢扩散系数低。此外,位于晶界处的氢削弱它们的内聚力并有利于延迟晶间裂纹的出现。
3、压制硬化被认为对于氢吸附是关键的,所述氢吸附增加对延迟断裂的敏感性。在奥氏体化热处理(其为压制成形本身之前的加热步骤)下可能发生吸附。钢中的氢的饱和度实际上依赖于冶金相。此外,在高温下,炉中的水在钢板的表面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4、在机动车领域中还已知设计具有可变厚度的部件,因此机械阻力仅存在于需要其的区域中,而不会在不必要的地方增加重量。出于能量消耗和废气排放的原因,机动车辆的重量减轻是强制性的。
5、具有可变厚度的部件通常通过连续柔性轧制(其中轧制之后获得的板厚度在轧制方向上可变的工艺)来生产。如专利ep1074317中
6、
7、从具有可变厚度的带材中切割的坯件通常被称为定制轧制坯件。定制轧制坯件具有以一定轧制比轧制的一个部分和以不同轧制比轧制的至少另一个部分。由于柔性轧制,定制轧制坯件的一部分具有厚度t1,以及至少另一部分具有不同厚度t2。通常,这样的轧制比具有1%至60%的值。
8、已知具有可变厚度的所得部件在奥氏体化热处理期间比具有均匀厚度的标准部件吸附更多的氢。
9、专利申请ep3489386公开了经涂覆的钢板,其在压制硬化过程期间经受特别低的氢吸附,并且其表面能够实现简单且良好的进一步加工。提出的解决方案为用于热加工的经涂覆的钢基体,其包括:包含至少85重量%的铝的第一涂层和覆盖第一涂层的第二涂层;其中第二涂层为含铜的涂层。根据该申请的方法特别适合于柔性轧制带材料,因为在施加纳米晶锌-铜涂层之后,较薄的轧制基体部分也具有增加的抗氢吸附性。然而,该解决方案需要在基于铝的涂层的顶部上的第二涂层。这引起另外的工艺步骤以及相应的成本和复杂性。
10、关于加热步骤期间的氢吸入,不仅轧制比增加了氢量,而且用于加热坯件的参数也增加了氢量。炉中的停留时间或露点越高,压制硬化部件中的氢量将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适合于压制硬化的具有可变厚度的钢板,所述钢板可以用于制造与用于压制硬化的加热时间无关的具有有限氢吸附的具有可变厚度的部件。其特别地旨在使得可获得具有优异的抗延迟断裂性的部件。
2、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至3的钢板来实现。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造方法。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通过提供根据权利要求5至9的部件来实现。
5、本专利技术的最后一个目的是根据权利要求10的这样的部件的用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轧制方向上具有可变厚度的经涂覆的钢板,具有以1%至60%的轧制比轧制的一个部分和以不同轧制比轧制的至少另一个部分,其中所述涂层包含:锌;硅;镁;最多至3.0重量%的铁;任选的选自Ni、Zr、Hf、Sr、Sb、Pb、Ti、Ca、Mn、Sn、La、Ce、Cr、或Bi的元素,所述任选元素中的每一者的以重量计的含量小于0.3重量%;任选地最多至100ppm的钙;以及最多至0.02重量%的不可避免的杂质,余量为铝,在柔性轧制之前,对于两侧的总和,所述涂层的涂层重量为50g/m2至500g/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厚度的经涂覆的钢板,其中所述涂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1.0%至11.0%的锌、1.0%至7.0%的硅、1.0%至8.0%的镁、最多至3.0%的铁、任选地最多至100ppm的钙、以及最多至0.02%的不可避免的杂质,余量为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变厚度的经涂覆的钢板,其中所述涂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6.0%至10.0%的锌、1.0%至4.0%的硅、1.0%至4.0%的镁、最多至3.0%的铁、任选地最多至100ppm的钙、以及最
4.一种压制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一种通过对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可变厚度的经涂覆的钢板进行压制硬化而获得的具有可变厚度的压制硬化涂覆钢部件,以及其中所述压制硬化部件被包含来自所述涂层的铝、锌和镁以及来自所述钢基体的铁的表面氧化物层覆盖,所述氧化物层包含锌的氧化物和镁的氧化物并且具有0.40μm的最小厚度,其中所述氧化物层厚度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截面来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变厚度的压制硬化涂覆钢部件,其中所述氧化物层的最小厚度为0.50μm,其中所述氧化物层厚度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截面来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可变厚度的压制硬化涂覆钢部件,其中所述压制硬化部件的显微组织以体积分数为单位包含至少95%的马氏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可变厚度的压制硬化涂覆钢部件,其中所述压制硬化部件的显微组织以体积分数为单位包含至少50%的马氏体和少于40%的贝氏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可变厚度的压制硬化涂覆钢部件,其中所述压制硬化部件的显微组织包含5%至20%的马氏体、最多至10%的贝氏体和至少75%的等轴铁素体。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用于制造机动车辆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在轧制方向上具有可变厚度的经涂覆的钢板,具有以1%至60%的轧制比轧制的一个部分和以不同轧制比轧制的至少另一个部分,其中所述涂层包含:锌;硅;镁;最多至3.0重量%的铁;任选的选自ni、zr、hf、sr、sb、pb、ti、ca、mn、sn、la、ce、cr、或bi的元素,所述任选元素中的每一者的以重量计的含量小于0.3重量%;任选地最多至100ppm的钙;以及最多至0.02重量%的不可避免的杂质,余量为铝,在柔性轧制之前,对于两侧的总和,所述涂层的涂层重量为50g/m2至500g/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变厚度的经涂覆的钢板,其中所述涂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1.0%至11.0%的锌、1.0%至7.0%的硅、1.0%至8.0%的镁、最多至3.0%的铁、任选地最多至100ppm的钙、以及最多至0.02%的不可避免的杂质,余量为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变厚度的经涂覆的钢板,其中所述涂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6.0%至10.0%的锌、1.0%至4.0%的硅、1.0%至4.0%的镁、最多至3.0%的铁、任选地最多至100ppm的钙、以及最多至0.01%的不可避免的杂质,余量为铝。
4.一种压制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莎·格里戈里耶娃,马克西姆·布罗萨尔,蒂亚戈·马卡多阿莫里姆,
申请(专利权)人: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