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双药物涂层冠脉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这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血流阻断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死亡的一种临床症状。
2、在治疗ami的方法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经皮穿刺进入冠状动脉,使用冠脉药物涂层支架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冠脉药物涂层支架产品均为单药物涂层支架,一般为在钴铬合金支架基础上喷涂雷帕霉素或其衍生物涂层,涂层大多为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大分子材料,通过控制支架涂层的降解速度缓释涂层内药物,直接作用于冠脉内膜,达到抗内膜增生、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
3、然而有临床研究显示,在急诊pci术后,50%-6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这会导致心肌组织水平的再灌注不良,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4、ami后发生cmd的可能机制有:cm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缺血性损伤、再灌注损伤以及远端微血管血栓栓塞等。基于cmd的发生机制,近年来临床尝试使用相关药物治疗来预防或减少cmd的发生、以改善患者预后。比如使用acei/arb(血管
5、目前经研究证实,对防治ami后cmd有效的药物代表有尼可地尔和前列地尔。尼可地尔已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微循环保护策略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用于改善cmd。同时有研究证实外周静脉使用尼可地尔、前列地尔均能改善ami后cmd,并且疗效相似;但由于研究采用的是外周静脉给药的方式使药物在cm中的血药浓度相对较低,制约了其改善cmd的疗效。
6、在此基础上,有研究尝试在急诊pci时使用冠脉内静脉注射尼可地尔或前列地尔来提升药物在cm中的血药浓度,这在改善ami后cmd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虽然冠脉内给药可解决cm血药浓度较低的问题,但冠脉内难以持续用药,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作用。
7、因此,临床需要研发一种有效的载药系统,靶向高效作用于冠脉微循环,用以改善ami后cmd。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的载药系统,靶向高效作用于冠脉微循环,用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冠脉血管支架,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包括:
3、冠脉血管支架本体;
4、第一载药涂层,涂覆于所述冠脉血管支架本体外壁,所述第一载药涂层包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用于抗内膜增生的第一活性药物;
5、第二载药涂层,涂覆于所述冠脉血管支架本体内壁,所述第二载药涂层包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用于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第二活性药物。
6、优选地,所述血管支架本体外壁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载药涂层涂覆于所述凹槽内。
7、优选地,所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l-谷氨酸)、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聚4-乙烯基吡啶中的任意一种。
8、优选地,所述第一活性药物为依维莫斯、雷帕霉素、紫杉醇、依诺肝素、比伐芦定、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中的任意一种。
9、优选地,所述第二活性药物为前列地尔或尼可地尔。
1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冠脉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准备冠脉血管支架本体;
12、清洁所述冠脉血管支架本体;
13、在所述冠脉血管支架本体外壁刻蚀凹槽,并用定点滴灌的方式将第一混合药液滴灌到所述凹槽中,真空挥发后形成第一载药涂层;所述第一混合药液中包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用于抗内膜增生的第一活性药物;
14、在所述冠脉血管支架本体外壁喷涂第二混合药液,真空挥发后形成第二载药涂层;所述第二混合药液包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用于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第二活性药物。
15、优选地,所述冠脉血管支架本体采用钴铬支架;
16、优选地,清洁所述冠脉血管支架本体包括:
17、将冠脉血管支架本体分别在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然后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对冠脉血管支架本体表面进行深度清洁;
18、将清洁后的冠脉血管支架本体浸泡在酸液中,在超声中刻蚀,将刻蚀后的冠脉血管支架本体取出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清洗完毕后烘干备用;
19、优选地,所述酸液为hno3、hf和h2o2的混合酸溶液;且所述混合酸溶液为先加入hf和h2o2,再加入hno3的顺序混合而成。
20、优选地,在所述冠脉血管支架本体外壁刻蚀凹槽具体为: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在所述冠脉血管支架本体的外壁刻蚀出凹槽;
21、优选地,所述凹槽深度为20~30μm。
22、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支架植入术am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方面的应用,所述冠脉血管支架外壁的第一载药涂层通过直接接触冠脉内膜,发挥靶向抗内膜增生作用;同时,通过控制所述冠脉血管支架内壁的第二载药涂层中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降解速率,控制第二活性药物的释放速度,释放的第二活性药物随血流至冠脉微循环,发挥靶向改善ami后cmd的作用。
2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4、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药物涂层冠脉血管支架,其外壁装载抗增殖药物涂层,通过直接接触冠脉内膜发挥靶向抗内膜增生作用;同时,在支架内壁喷涂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涂层,通过控制涂层降解速率控制药物释放速度,释放的药物随血流至冠脉微循环,可以发挥靶向、高效改善ami后cmd的作用。
25、2、本申请冠脉血管支架制备方法中,采用了激光刻蚀技术和数字化定点滴灌方式。激光刻蚀技术可以实现微米级别的精度,这对于冠脉支架的制造至关重要,通过激光技术在支架表面诱导出的周期性凹槽,可以精确设定药物分布,且增加了载药量。同时,药物通过数字化定点滴灌方式,精确点灌到支架上,可以确保药物均匀分布且在支架输送过程不会脱落,提高了药物的释放效率,保证了支架的治疗效果。
26、3、本申请提供的冠脉血管支架,功能强大,成本低廉,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材料科学领域和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需求巨大,有望在未来的医疗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冠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本体外壁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载药涂层涂覆于所述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L-谷氨酸)、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聚4-乙烯基吡啶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药物为依维莫斯、雷帕霉素、紫杉醇、依诺肝素、比伐芦定、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药物为前列地尔或尼可地尔。
6.一种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冠脉血管支架本体采用钴铬支架;和/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支架植入术AM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方面的应用,所述冠脉血管支架外壁的第一载药涂层通过直接接触冠脉内膜,发挥靶向抗内膜增生作用;同时,通过控制所述冠脉血管支架内壁的第二载药涂层中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降解速率,控制第二活性药物的释放速度,释放的第二活性药物随血流至冠脉微循环,发挥靶向改善AMI后CMD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本体外壁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载药涂层涂覆于所述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l-谷氨酸)、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聚4-乙烯基吡啶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性药物为依维莫斯、雷帕霉素、紫杉醇、依诺肝素、比伐芦定、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性药物为前列地尔或尼可地尔。
6.一种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冠脉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刘锡建,武金田,孙旭森,罗溶,丁志文,肖蕾,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