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态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全固态电池装配过程中需要很大的压力进行压制,一般使用等静压机或温等静压机,压力范围为200mpa-1000mpa,在高压力下,极片上的极耳部分材质变脆,极耳在剪切力下容易发生脆断,从而使得电池与外接部分出现断路从而无法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电池,该固态电池能够较好地避免极耳在较高的压力下出现脆断的现象发生。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在压合极片过程中能够较好地避免极耳断裂的问题发生。
3、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态电池,包括极片和固态电解质,所述极片包括极片本体和极耳,所述极耳表面包覆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至少覆盖所述极片本体和所述极耳的连接处;其中,所述加强层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极耳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比值为0.2-1.2,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极耳相对极片本体引出的方向。
5、本专利技术的固态电池的有益效果:由于极耳表面包覆有加强层,加强层覆盖了极片本体和极耳的连接处,提升了极耳的强度,在较高的压力下强度较大的极耳收缩量相对较小,不容易出现收缩变脆的现象从而避免极耳出现脆断的现象。并且将加强层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极耳沿第一方向的比值控制在0.2-1.2之间的范围内,一方面确保加强层能够覆盖足够多的极耳区域,确保对极耳的加强作用,另一方面避免
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在正极片的正极耳和负极片的负极耳上分别形成加强层;
8、将多个所述正极片和多个所述负极片依次层叠设置并且压合成电芯,多个所述正极片的正极耳叠加形成正极耳件,多个所述负极片的负极耳叠加形成负极耳件;
9、将正极连接件及负极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正极耳件和所述负极耳件相连,以作为所述电芯的引出结构。
10、本专利技术的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对于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极耳进行二次处理,采用导电的金属箔片通过粘接或者压合等方式固定到极耳上作为加强层,预处理完成后采用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进行压合形成电芯,在压合过程中,由于正极耳和负极耳上均设置有加强层,提升了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强度,在较高的压力下强度较大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收缩量相对较小,不容易出现收缩变脆的现象,从而避免正极耳和负极耳出现脆断的现象。
1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将多个所述正极片和多个所述负极片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设置固态电解质,然后压合成电芯,且多个所述正极片的正极耳叠加形成正极耳件,多个所述负极片的负极耳叠加形成负极耳件;
13、在所述负极耳件和或所述正极耳件的外侧设置加强层;
14、将正极连接件及负极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正极耳件和所述负极耳件相连,以作为所述电芯的引出结构。
15、本专利技术的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对于正极耳件和负极耳件进行二次处理,采用导电的金属箔片通过粘接或者压合等方式固定到正极耳件和/或负极耳件上作为加强层,多层正极耳中,内侧的正极耳通过外侧的正极耳的加强,外侧的正极耳通过加强层进行加强;多层负极耳中,内侧的负极耳通过外侧的负极耳的加强,外侧的负极耳通过加强层进行加强,从而提升了正极耳件和负极耳件的强度,在较高的压力下强度较大的正极耳件和负极耳件收缩量相对较小,不容易出现收缩变脆的现象从而避免正极耳件和负极耳件出现脆断的现象。
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和固态电解质,所述极片包括极片本体(100)和极耳(200),所述极耳(200)表面包覆有加强层(300),所述加强层(300)至少覆盖所述极片本体(100)和所述极耳(200)的连接处;其中,所述加强层(300)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极耳(200)沿第一方向的比值为0.2-1.2,所述第一方向为极耳(200)相对所述极片本体(100)的引出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极片本体(100)和所述极耳(200)的连接处齐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与所述极耳(200)远离所述极片本体(100)的端部对齐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的厚度为3μm-100μm;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的正极耳上的所述加强层(300)的厚度为3μm-100μm,所述负极片的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大于等于240μm时,所述正极耳上的加强层(300)的厚度为10μm-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的厚度与所述极耳(200)的厚度比值小于0.1时,所述加强层(300)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极耳(200)沿第一方向的比值为0.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本体(100)包括集流体和覆盖于所述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与所述集流体的厚度比值大于等于10,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设在所述正极片上的所述加强层(300)背离所述极耳(200)的一侧还设置绝缘层(4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400)的厚度为3μm-1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40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加强层(30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正极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且所述负极片的尺寸与所述正极片的差值设置为参考尺寸,所述绝缘层(400)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与参考尺寸的差值为:0.1mm-10mm;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400)包括绝缘胶带、环氧树脂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为导电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围绕所述极耳(200)的周圈设置,所述加强层(300)具有首端和尾端;所述首端和所述尾端在围绕所述极耳(200)的方向上,具有重叠区域或者所述首端和所述尾端相接;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200)与所述极片本体(100)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部(500),且所述加强层(300)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极耳(200)沿第一方向的比值为0.2-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覆盖所述弧形过渡部(500)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极片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极片本体(100),所述加强层(300)设置在多个所述极耳(200)中位于外侧的所述极耳(200)上。
19.一种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耳上缠绕至少一圈所述加强层(300)后,在所述加强层(300)覆盖绝缘层(400);或者;
21.一种固态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和固态电解质,所述极片包括极片本体(100)和极耳(200),所述极耳(200)表面包覆有加强层(300),所述加强层(300)至少覆盖所述极片本体(100)和所述极耳(200)的连接处;其中,所述加强层(300)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极耳(200)沿第一方向的比值为0.2-1.2,所述第一方向为极耳(200)相对所述极片本体(100)的引出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极片本体(100)和所述极耳(200)的连接处齐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与所述极耳(200)远离所述极片本体(100)的端部对齐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的厚度为3μm-100μm;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的正极耳上的所述加强层(300)的厚度为3μm-100μm,所述负极片的负极耳的上的所述加强层(300)的厚度3μm-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大于等于240μm时,所述正极耳上的加强层(300)的厚度为10μm-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300)的厚度与所述极耳(200)的厚度比值小于0.1时,所述加强层(300)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极耳(200)沿第一方向的比值为0.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本体(100)包括集流体和覆盖于所述集流体上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与所述集流体的厚度比值大于等于10,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设在所述正极片上的所述加强层(300)背离所述极耳(200)的一侧还设置绝缘层(400)。
10.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瀚,马国华,单旭意,潘芳芳,张兴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