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6539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碳足迹管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第一碳足迹数据;第一碳足迹数据包括:各环节使用的能源、各环节投入和产出的物料、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能源\物料\废弃物的计量设备、各环节使用的工艺设备、工艺设备的基本信息、各环节的碳排放因子、碳排放因子的测试设备、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各环节的碳排放量、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根据第一碳足迹数据生成碳足迹报告;将第一碳足迹数据和碳足迹报告上传至区块链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各环节的计量信息、碳排放因子和碳排放量的测试/计算过程均进行区块链存储,以保证碳足迹的可信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足迹管理,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产品碳足迹是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即从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使用到废弃处理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度量。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对于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妥善应对贸易壁垒、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产品碳足迹的可信度,相关技术多采用将产品碳足迹以及碳足迹的承诺数据上传至区块链中进行存储,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上传的碳足迹无法被篡改,再结合碳足迹的承诺数据从而保证碳足迹的可信度。然而,该方法对碳足迹可信度的证明效果仍然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碳足迹可信度的证明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包括:

3、获取所述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第一碳足迹数据;所述各环节的第一碳足迹数据包括:各环节使用的能源、所述能源的计量设备、各环节投入和产出的物料、所述物料的计量设备、各环节使用的工艺设备、所述工艺设备的基本信息、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所述废弃物的计量设备、各环节的第一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一碳排放因子的测试设备、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各环节的碳排放量、所述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4、对所述锂电池的第一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所述锂电池的碳足迹报告;</p>

5、将所述第一碳足迹数据和所述碳足迹报告上传至区块链中进行存储。

6、可选的,所述各环节中的目标环节包括多个工艺;所述目标环节包括:锂电池原材料获取环节、锂电池制造环节和锂电池回收利用环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对所述锂电池的第一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所述锂电池的碳足迹报告,包括:

7、获取预设的碳足迹模型,并从所述碳足迹模型中确定子目标碳足迹模型;所述子目标碳足迹模型为与所述各环节匹配的碳足迹模型、与所述目标环节中各个所述工艺匹配的碳足迹模型中的至少一种;

8、将所述第一碳足迹数据对应导入各个所述子目标碳足迹模型中,得到目标碳足迹模型;

9、对各个所述目标碳足迹模型中的第二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所述锂电池的碳足迹报告。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碳足迹数据还包括各个所述工艺的第二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二碳排放因子的测试设备、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以及各个所述工艺的第二碳排放量、所述第二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11、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12、根据各个所述目标碳足迹模型,生成分别与各个所述目标碳足迹模型对应的多个待认证碳足迹数据;

13、将所述多个待认证碳足迹数据发送至第三方碳足迹认证机构,并获取所述第三方碳足迹认证机构的认证书;

14、将所述认证书上传至所述区块链中进行存储。

15、可选的,所述对所述锂电池的第一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所述锂电池的碳足迹报告,包括:

16、获取客户的碳足迹需求;

17、根据所述客户的碳足迹需求对各个所述目标碳足迹模型中的第二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第一碳足迹报告;所述第一碳足迹报告包括:所述各环节的碳排放情况、各个所述工艺的碳排放情况、所述碳足迹需求的完成情况和推荐降碳路径中的至少一种。

18、可选的,所述碳足迹报告包括符合国家碳足迹披露标准的第二碳足迹报告和符合国际碳足迹披露标准的第三碳足迹报告。

19、可选的,所述方法应用于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系统;所述碳足迹管理系统与目标系统对接;所述目标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sap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运输管理tms系统、制造执行mes系统和环境监测ehs系统;则所述获取所述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第一碳足迹数据,包括:

20、从所述目标系统获取所述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第一碳足迹数据。

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系统,包括:

22、第一碳足迹数据收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第一碳足迹数据;所述各环节的第一碳足迹数据包括:各环节使用的能源、所述能源的计量设备、各环节投入和产出的物料、所述物料的计量设备、各环节使用的工艺设备、所述工艺设备的基本信息、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所述废弃物的计量设备、各环节的第一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一碳排放因子的测试设备、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各环节的碳排放量、所述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23、碳足迹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锂电池的第一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所述锂电池的碳足迹报告;

24、区块链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碳足迹数据和所述碳足迹报告上传至区块链中进行存储。

2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以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26、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碳足迹数据包括锂电池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使用的能源、能源的计量设备、各环节投入和产出的物料、物料的计量设备、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和废弃物的计量设备。通过计量设备信息保证能源、物料和废弃物计量结果的可信度。进而保证基于该计量结果计算得到的碳足迹评估参数(第一碳排放因子或第一碳排放量)的可信度。

2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碳足迹数据还包括:各环节使用的工艺设备和工艺设备的基本信息。通过工艺设备信息保证工艺过程符合国家/国际对工艺过程的质量要求,从而保证工艺过程的可信度。进而通过工艺过程的可信度保证涉及到该工艺工程的环节中的碳足迹评估参数的可信度。

30、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碳足迹数据还包括:各环节的第一碳排放因子、第一碳排放因子的测试设备、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各环节的第一碳排放量和第一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通过提供碳足迹的重要评估/计算参数第一碳排放因子和第一碳排放量的详细测试/计算过程,进一步保证第一碳排放因子和第一碳排放量的可信度。然后通过保证碳足迹的重要评估参数的可信度,从而可以保证最终计算得到的碳足迹的可信度。

31、最后,对第一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碳足迹报告,并将第一碳足迹数据和碳足迹报告均上传至区块链中,保证第一碳足迹数据和碳足迹报告不被篡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环节中的目标环节包括多个工艺;所述目标环节包括:锂电池原材料获取环节、锂电池制造环节和锂电池回收利用环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对所述锂电池的第一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所述锂电池的碳足迹报告,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足迹数据还包括各个所述工艺的第二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二碳排放因子的测试设备、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以及各个所述工艺的第二碳排放量、所述第二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锂电池的第一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所述锂电池的碳足迹报告,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足迹报告包括符合国家碳足迹披露标准的第二碳足迹报告和符合国际碳足迹披露标准的第三碳足迹报告。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系统;所述碳足迹管理系统与目标系统对接;所述目标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SAP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运输管理TMS系统、制造执行MES系统和环境监测EHS系统;则所述获取所述锂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第一碳足迹数据,包括:

8.一种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环节中的目标环节包括多个工艺;所述目标环节包括:锂电池原材料获取环节、锂电池制造环节和锂电池回收利用环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对所述锂电池的第一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所述锂电池的碳足迹报告,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足迹数据还包括各个所述工艺的第二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二碳排放因子的测试设备、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以及各个所述工艺的第二碳排放量、所述第二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的碳足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锂电池的第一碳足迹数据进行统计后,生成所述锂电池的碳足迹报告,包括: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波孟令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