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5342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44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涉及压铸模的技术领域,包括模具、冷却流道板、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和热节散热组件;所述模具开设有成型腔和容纳腔,所述成型腔用于成型产品,所述冷却流道板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贴合并连接,所述成型腔内的产品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冷却流道板上;所述冷却流道板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均与所述冷却流道板的冷却腔连通;所述热节散热组件包括热节散热筒,所述热节散热筒与所述冷却流道板的冷却腔连通,所述热节散热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热节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模具的热节区域。本申请能够对模具的热节区域进行冷却,提升产品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压铸模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


技术介绍

1、压铸模是用于压铸工艺的模具,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它通过将熔融金属在高压下注入模具的型腔中,使其快速冷却并固化成铸件。压铸模具通常需要承受高压和高温,因此它们通常由高强度的钢材制成,并且设计上要能够承受高压注射和快速冷却带来的热应力。压铸模具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铸件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适合生产复杂形状的小型或中型铸件。

2、在相关技术中压铸模一般包括定模和动模,当定模和动模合模后,形成完整的成型腔,而后将金属液推入到成型腔内部,在冷却后,金属液凝固成型。为了加快成型速度,一般在压铸模具上安装冷却装置,例如水冷装置或风冷装置,通过冷却装置对压铸模进行冷却,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3、在浇铸过程中,由于铸件内部金属凝固缓慢的节点或局部区域容易形成热节,导致铸件的热节区域出现缩松,影响产品质量。而相关技术中的冷却装置对成型腔进行冷却时,难以对热节区域进行针对性冷却,容易使成型腔的不同区域出现冷却不均匀的情况,影响最终产品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模具的热节区域进行冷却,改善成型腔不同区域冷却不均匀的情况,提升产品的加工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

2、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包括模具、冷却流道板、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和热节散热组件;所述模具开设有成型腔和容纳腔,所述成型腔用于成型产品,所述冷却流道板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贴合并连接,所述成型腔内的产品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冷却流道板上;所述冷却流道板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第一出气管均与所述冷却流道板的冷却腔连通;

4、所述热节散热组件包括热节散热筒,所述热节散热筒与所述冷却流道板的冷却腔连通,所述热节散热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热节散热组件位于所述模具的热节区域。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从第一进气管进入冷却流道板的冷却腔内,成型腔内的产品的热量传递至冷却流道板上,气体带走热量并从第一出气管排出。热节散热筒位于模具的热节区域,冷却腔内的气体进入热节散热筒内,从而对热节区域进行针对性散热,减少因热节区域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缩松现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6、可选的,所述冷却流道板设置有多个,所述冷却流道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顶侧和周侧,所述容纳腔顶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与所述容纳腔周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容纳腔顶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容纳腔周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流道板设置于容纳腔的顶侧和周侧,第一进气管与容纳腔顶侧的冷却流道板连通,确保了冷却气体首先到达模具顶部,然后再流向四周,使得冷却气体能够对容纳腔的顶侧和周侧进行冷却。

8、可选的,所述热节散热筒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合围形成内腔,所述热节散热筒与所述内腔连通;

9、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冷却流道板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冷却流道板之间形成有热节流道,所述热节流道分别连通有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与所述内腔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腔内的气体进入热节散热筒内,从而将热节区域的热量带入至热节散热筒内,热节散热筒将一部分热量散发至热节流道内,热节散热筒将另一部分热量散发至内腔。气体从第二进气管进入热节流道内,气体带走热节散热筒散发的热量后从第二出气管排出,从而能够提高对热节区域的散热能力,减少产品出现缩松现象,提高产品质量。

11、可选的,所述热节散热筒外侧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热节流道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的设置增加了热节散热筒与热节流道内的气体的换热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有效降低了热节区域的温度,减少了产品在热节区域出现缩松现象。

13、可选的,所述热节散热筒内连接有螺旋叶片,气流穿过所述热节散热筒时沿所述螺旋叶片流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在经过热节散热筒时沿着螺旋叶片流动,可以增加气体与热节散热筒的接触面积和时间,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15、可选的,所述冷却流道板包括导热板和流道腔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容纳腔内壁贴合,所述流道腔板与所述导热板连接,所述冷却腔位于所述流道腔板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板与容纳腔内壁贴合,有效将热量传递至流道腔板上,气体能够在冷却腔内流动,从而带走热量。

17、可选的,所述热节散热筒连通有进气管口和出气管口,所述流道腔板连通有多个连通气嘴,所述进气管口与所述连通气嘴螺纹连接并连通;所述出气管口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出气管口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抵紧所述支撑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热节散热筒,从而能够将进气管口与连通气嘴螺纹连接并连通,再拧动连接螺母,能够将支撑板与热节散热筒进行安装,从而使得安装操作更便捷,提高了安装效率。

19、可选的,所述连通气嘴的数量多于所述热节散热筒的数量,一部分所述连通气嘴与所述热节散热筒连通,所述支撑板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与另一部分连通气嘴螺纹连接并封堵所述连通气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热节区域内,使连通气嘴与热节散热筒连通,从而对热节区域进行针对性冷却。在非热节区域,使用连接螺栓封堵连通气嘴,减少冷却腔内的气体泄漏至热节流道内,还能够提高支撑板与流道腔板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21、可选的,相邻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连接角钢,所述连接角钢将相邻所述支撑板的接缝处进行密封。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角钢将相邻支撑板之间的接缝处进行密封,减少了热节流道与内腔之间的气体泄漏,保证了热节流道内的气流稳定性和冷却效果,还能够提高相邻支撑板的连接强度。

23、可选的,所述冷却流道板还包括散热网,所述散热网设置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散热网与所述流道腔板内壁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网设置于冷却腔内并与流道腔板内壁连接,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有利于对成型腔内的产品进行散热。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6、1.成型腔内产品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递至流道腔板的冷却腔内,气体从第一进气管进入流道腔板的冷却腔内能够带走热量,随后气体从第一出气管排出,确保成型腔内的热量得到有效散失,提高了冷却效率;

27、2.气体从第一进气管进入冷却腔后,通过连通气嘴和进气管口进入热节散热筒内,散热片将热量散发至热节流道内,螺旋叶片引导气流沿螺旋路径流动,确保热量被高效带走;通过在模具的热节区域设置多个热节散热筒,实现了对热节区域的精确冷却,有效减少了因冷却不均匀而导致的铸件缩松和裂纹等问题,提升了产品的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冷却流道板(2)、第一进气管(3)、第一出气管(4)和热节散热组件(7);所述模具(1)开设有成型腔和容纳腔(11),所述成型腔用于成型产品,所述冷却流道板(2)与所述容纳腔(11)的内壁贴合并连接,所述成型腔内的产品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冷却流道板(2)上;所述冷却流道板(2)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第一进气管(3)与所述第一出气管(4)均与所述冷却流道板(2)的冷却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板(2)设置有多个,所述冷却流道板(2)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的顶侧和周侧,所述容纳腔(11)顶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2)与所述容纳腔(11)周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2)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3)与所述容纳腔(11)顶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2)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4)与所述容纳腔(11)周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节散热筒(71)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8)合围形成内腔(82),所述热节散热筒(71)与所述内腔(8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节散热筒(71)外侧连接有散热片(74),所述散热片(74)位于所述热节流道(8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节散热筒(71)内连接有螺旋叶片(75),气流穿过所述热节散热筒(71)时沿所述螺旋叶片(75)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板(2)包括导热板(21)和流道腔板(22),所述导热板(21)与所述容纳腔(11)内壁贴合,所述流道腔板(22)与所述导热板(21)连接,所述冷却腔位于所述流道腔板(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节散热筒(71)连通有进气管口(72)和出气管口(73),所述流道腔板(22)连通有多个连通气嘴(23),所述进气管口(72)与所述连通气嘴(23)螺纹连接并连通;所述出气管口(73)穿过所述支撑板(8),所述出气管口(73)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76),所述连接螺母(76)抵紧所述支撑板(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气嘴(23)的数量多于所述热节散热筒(71)的数量,一部分所述连通气嘴(23)与所述热节散热筒(71)连通,所述支撑板(8)穿设有连接螺栓(9),所述连接螺栓(9)与另一部分连通气嘴(23)螺纹连接并封堵所述连通气嘴(2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支撑板(8)之间连接有连接角钢(100),所述连接角钢(100)将相邻所述支撑板(8)的接缝处进行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板(2)还包括散热网(24),所述散热网(24)设置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散热网(24)与所述流道腔板(22)内壁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冷却流道板(2)、第一进气管(3)、第一出气管(4)和热节散热组件(7);所述模具(1)开设有成型腔和容纳腔(11),所述成型腔用于成型产品,所述冷却流道板(2)与所述容纳腔(11)的内壁贴合并连接,所述成型腔内的产品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冷却流道板(2)上;所述冷却流道板(2)设置有冷却腔,所述第一进气管(3)与所述第一出气管(4)均与所述冷却流道板(2)的冷却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板(2)设置有多个,所述冷却流道板(2)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的顶侧和周侧,所述容纳腔(11)顶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2)与所述容纳腔(11)周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2)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3)与所述容纳腔(11)顶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2)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4)与所述容纳腔(11)周侧的所述冷却流道板(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节散热筒(71)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8)合围形成内腔(82),所述热节散热筒(71)与所述内腔(8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节散热筒(71)外侧连接有散热片(74),所述散热片(74)位于所述热节流道(8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热节风冷散热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节散热筒(71)内连接有螺旋叶片(75),气流穿过所述热节散热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雄新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