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及实现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及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65231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及实现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包括:电网和第一发电机组,所述电网和第一发电机组均通过380V交流母线与S1静态转换开关STS相连接,两个所述S1静态转换开关STS通过连接线连接有储能变流器PSPA1,所述储能变流器PSPA1;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设置的两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建立750V直流母线和1500V直流母线之间能量的双向流动,实现不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的不同电压等级切换,可以满足不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应用场景下面的自动切换,同时具备单独系统自我控制,能够有效实现跨区域间的能量互动,解决不同的用电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网,具体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及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1、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其中,传统能源的不断消耗以及环境环保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基于对电力的需求,过去数十年里迅速发展的集中公共电网已满足不了当下更复杂、多元化的用电需求。

2、由于集中电网的脆弱性,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停电故障,会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活动。基此现状,微电网分布式电力系统应运而生,其中,以光伏、风能、储能等分布式发电系统大规模发展。目前,微电网主要分为直流微网和交流微网,而交流微电网在当前仍然是微电网最广泛的主要形式。交流微网系统中,光伏、风能等分布式发电系统会通过直流转交流汇总到交流总线上,最终供交流负载使用。然而,负载中也存在直流负载,如果在交流微网中需要给直流负载供电,就需要对交流进行转换成直流电。交流的多次转换,容易造成整个系统电能损耗的增加。

3、而单一微电网的局限性,导致交流微电网并联接入电网容易产生谐波影响电网,而且单一微电网的母线电压等级单一,无法适应不同电压等级要求需求,只能独立控制单一微网系统,无法实现交直流微网单独控制和灵活调配,从而导致不能同时适用多个应用场景,比如单独的微电网的母线电压和电网只能应用在工商业储能上面,无法根据不同供电需求切换微电网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及实现方法,旨在解决单一微电网的局限性,在电网不稳定、故障时,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解决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负载的应用需求,可以通过不同的交直流微网混合系统之间,在高压1500vdc和750vdc直流母线的能量互动,从而实现工商储应用场景和地面电站应用场景之间进行切换,灵活适配各种用电需求。

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优选的,所述系统包括: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

3、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包括:电网和第一发电机组,所述电网和第一发电机组均通过380v交流母线与s1静态转换开关sts相连接,两个所述s1静态转换开关sts通过连接线连接有储能变流器pspa1,所述储能变流器pspa1,所述储能变流器pspa1通过750v直流母线连接有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且储能变流器pspa1通过750v直流母线连接有双向dc/dc充电桩a3,所述储能变流器pspa1通过750v直流母线还连接有光伏组串发电模块,所述750v直流母线一端还连接有双向dc/dca5;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包括:高压电网和第二发电机组,所述高压电网和第二发电机组均通过800v交流母线与s2静态转换开关sts相连接,两个所述s2静态转换开关sts通过连接线连接有储能变流器pspb1,所述储能变流器pspb1通过1500v直流母线也连接有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双向dc/dc充电桩b3和光伏组串发电模块,所述1500v直流母线一端还连接有双向dc/dcb5。

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优选的,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中的光伏组串发电模块包括:单向dc/dca2和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连接线与单向dc/dca2相连接,所述单向dc/dca2通过连接线与750v直流母线相连接,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中的光伏组串发电模块包括:单向dc/dcb2和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连接线与单向dc/dcb2相连接,所述单向dc/dcb2通过连接线与1500v直流母线相连接。

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优选的,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中的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包括:双向dc/dca4和电池,所述电池通过连接线与双向dc/dca4相连接,所述双向dc/dca4通过连接线也与750v直流母线相连接,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中的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包括:双向dc/dcb4和电池,所述电池通过连接线与双向dc/dcb4相连接,所述双向dc/dcb4通过连接线也与1500v直流母线相连接。

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优选的,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还连接有s1静态转换开关sts、储能变流器pspa1、单向dc/dca2、双向dc/dc充电桩a3和双向dc/dca4。

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优选的,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还连接有s2静态转换开关sts、储能变流器pspb1、单向dc/dcb2、双向dc/dc充电桩b3和双向dc/dcb4。

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优选的,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中设置的双向dc/dca5通过连接线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中设置的1500v直流母线相连接,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中设置的双向dc/dcb5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中设置的750v直流母线相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优选的,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中设置的380v交流母线与800v交流母线上均设置有交流负载模块,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中设置750v直流母线和1500v直流母线上均设置有直流负载模块。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优选的,所述双向dc/dc充电桩a3和双向dc/dc充电桩b3通过连接线可与新能源汽车相连接。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实现方法优选的,根据权利要求书1-8所述的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步骤:通过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可对系统中的电网、发电机组、储能变流器、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双向dc/dc充电桩、光伏组串发电模块和开关进行控制和能量调度;所述储能变流器实际为双向dc/ac,可通过直流母线逆变电网交流电,对电网进行无功有功调节,再搭配静态转换开关sts可以进行并离网操作;所述光伏组串发电模块通过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压通过单向dc/dc进行直流变化,为直流母线提供功率;所述双向dc/dc充电桩与直流母线进行双向直流变换,从而实现能量双向流动;所述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中的电池通过双向dc/dc双向直流变换并到直流母线上,为直流母线提供功率;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上的直流母线通过双向dc/dca5和双向dc/dcb5相互连接,使两者直流母线的电压可相互转化,实现能量双向流动。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实现方法优选的,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可以分别通过控制双向dc/dca5和双向dc/dcb5停止转换工作,使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之间连接脱离,让两者可进行独立控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专利技术利用设置的两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建立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中的光伏组串发电模块包括:单向DC/DCA2(105)和光伏组件(108),所述光伏组件(108)通过连接线与单向DC/DCA2(105)相连接,所述单向DC/DCA2(105)通过连接线与750V直流母线相连接,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中的光伏组串发电模块包括:单向DC/DCB2(206)和光伏组件(108),所述光伏组件(108)通过连接线与单向DC/DCB2(206)相连接,所述单向DC/DCB2(206)通过连接线与1500V直流母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中的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包括:双向DC/DCA4(107)和电池(109),所述电池(109)通过连接线与双向DC/DCA4(107)相连接,所述双向DC/DCA4(107)通过连接线也与750V直流母线相连接,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中的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包括:双向DC/DCB4(208)和电池(109),所述电池(109)通过连接线与双向DC/DCB4(208)相连接,所述双向DC/DCB4(208)通过连接线也与1500V直流母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还连接有S1静态转换开关STS(103)、储能变流器PSPA1(104)、单向DC/DCA2(105)、双向DC/DC充电桩A3(106)和双向DC/DCA4(1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还连接有S2静态转换开关STS(203)、储能变流器PSPB1(204)、单向DC/DCB2(206)、双向DC/DC充电桩B3(207)和双向DC/DCB4(2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中设置的双向DC/DCA5(1010)通过连接线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中设置的1500V直流母线相连接,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中设置的双向DC/DCB5(205)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中设置的750V直流母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中设置的380V交流母线与800V交流母线上均设置有交流负载模块,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中设置750V直流母线和1500V直流母线上均设置有直流负载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DC充电桩A3(106)和双向DC/DC充电桩B3(207)通过连接线可与新能源汽车相连接。

9.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书1-8所述的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步骤:通过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可对系统中的电网、发电机组、储能变流器、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双向DC/DC充电桩、光伏组串发电模块和开关进行控制和能量调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可以分别通过控制双向DC/DCA5(1010)和双向DC/DCB5(205)停止转换工作,使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之间连接脱离,让两者可进行独立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和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中的光伏组串发电模块包括:单向dc/dca2(105)和光伏组件(108),所述光伏组件(108)通过连接线与单向dc/dca2(105)相连接,所述单向dc/dca2(105)通过连接线与750v直流母线相连接,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中的光伏组串发电模块包括:单向dc/dcb2(206)和光伏组件(108),所述光伏组件(108)通过连接线与单向dc/dcb2(206)相连接,所述单向dc/dcb2(206)通过连接线与1500v直流母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中的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包括:双向dc/dca4(107)和电池(109),所述电池(109)通过连接线与双向dc/dca4(107)相连接,所述双向dc/dca4(107)通过连接线也与750v直流母线相连接,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中的双向dcdc电池储能模块包括:双向dc/dcb4(208)和电池(109),所述电池(109)通过连接线与双向dc/dcb4(208)相连接,所述双向dc/dcb4(208)通过连接线也与1500v直流母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ao(1)还连接有s1静态转换开关sts(103)、储能变流器pspa1(104)、单向dc/dca2(105)、双向dc/dc充电桩a3(106)和双向dc/dca4(1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的微电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系统bo(2)还连接有s2静态转换开关st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亨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