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导引电路和充电桩。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充电桩在汽车充电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相关技术中,充电桩与汽车进行交互时需要使用控制导引电路对接入充电桩的对象进行判别,在确定该对象是电动汽车而非其他介质时,才会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目前很多控制导引电路通过推挽电路实现相应功能,然而推挽电路存在交越失真问题,影响控制导引电路的稳定性,导致控制导引电路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导引电路和充电桩。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一种控制导引电路,所述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切换开关、电压检测点和主控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切换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切换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经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4、所述主控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电压检测点的第一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的连接状态。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开关的连接状态包括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状态表征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切换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状态表征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切换端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和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切换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第三端
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关管为npn三极管的情况下,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端为所述npn三极管的基极,第三端为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导引电路与充电对象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压与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变化值,将所述电压变化值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若确定所述电压变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从第一连接状态切换至第二连接状态;所述基准电压为所述控制导引电路未连接充电对象,且所述切换开关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所述电压检测点的电压。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从第一连接状态切换至第二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发送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以驱动所述开关管的通断。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从第一连接状态切换至第二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压检测点的第二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电压是否在-12v的正常阈值区间,并在确定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从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切换回所述第一连接状态。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从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切换回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压检测点的第三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电压是否在6v的正常阈值区间,并在确定是的情况下,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告警电路,所述告警电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13、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电压不在-12v的正常阈值区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告警电路发出告警信号。
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有前述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导引电路。
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导引电路和充电桩,所述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切换开关、电压检测点和主控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切换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切换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经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电压检测点的第一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的连接状态。
16、可以看出,本技术中,控制导引电路并未包括推挽电路,因而控制导引电路不存在交越失真的问题,如此,可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使得电路在工作中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另外,控制导引电路需要检测负压以确定充电对象为电动汽车而非其他介质,本技术中通过切换开关将电源模块的正极支路和负极支路分开,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负压检测,使得电路的实现更加简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导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切换开关、电压检测点和主控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切换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切换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经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的连接状态包括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状态表征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切换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状态表征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切换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和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切换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第三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管为NPN三极管的情况下,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端为所述NPN三极管的基极,第三端为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导引电路与充电对象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从第一连接状态切换至第二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发送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以驱动所述开关管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从第一连接状态切换至第二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压检测点的第二电压,确定所述第二电压是否在-12V的正常阈值区间,并在确定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从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切换回所述第一连接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从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切换回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压检测点的第三电压,确定所述第三电压是否在6V的正常阈值区间,并在确定是的情况下,对所述充电对象进行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告警电路,所述告警电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10.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导引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导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导引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切换开关、电压检测点和主控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切换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切换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经所述电压检测点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的连接状态包括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所述第一连接状态表征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切换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状态表征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切换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导引电路还包括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和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切换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第三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管为npn三极管的情况下,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端为所述npn三极管的基极,第三端为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导引电路与充电对象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压与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变化值,将所述电压变化值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若确定所述电压变化值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陈秋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