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4562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蚕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输出槽,所述输出槽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开启电机使输出杆一转动,通过输出杆一转动带动输出杆二与输出三进行转动,使输出三在滑槽内滑动使摆动杆摆动,同时带动弧形齿板进行摆动使齿轮一左右转动使通气管左右转动,使连接杆带动转动杆进行摆动,当转动杆左右摆动时会使齿轮二与环形齿板啮合,使转动杆在摆动的同时进行转动使翻动杆将放料框内放置的蚕叶进行翻动,避免蚕叶由于受到重力影响堆积在一起导致受热不均,影响烘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蚕叶加工,具体是一种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1、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丰富,为了使桑叶存储更加长久,一般在采摘后常需要用烘干装置来对桑叶进行烘干处理,而在处理过程中,现有的蚕桑养殖用桑叶烘干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2、传统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在实际使用中,蚕叶由于受到重力影响会堆积在一起,在烘干过程中会导致受热不均,影响烘干的效果,其次;在烘干装置的顶部开设有较小的排气孔在烘干蚕叶时水蒸气随着排气孔排出,但还有部分水蒸气吸附在烘干装置内腔无法清理,当水蒸气积累过多时又重新会滴落在蚕叶上,而排气孔开设较大时外部的空气会进入到烘干装置内影响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蚕叶由于受到重力影响会堆积在一起,在烘干过程中会导致受热不均,影响烘干的效果和水蒸气无法完全排出吸附在烘干装置内腔无法清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输出槽,所述输出槽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板,所述固定杆的外壁远离弧形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中部贯穿并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顶板并固定连接有输出杆一,所述输出杆一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杆二,所述输出杆二远离输出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三,且输出三在滑槽内滑动,所述输出杆一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输出槽的内部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安装有通气板,所述通气板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一,且齿轮一与弧形齿板相互啮合,所述齿轮一的底部过程贯穿通气板并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贯穿通气板与壳体并转动连接,所述通气管位于通气板的内部的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进气孔,所述通气管远离齿轮一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部底部,壳体的内腔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3、优选地,四个所述连接块相对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放料框,两个所述放料框的顶部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盘,两个所述环形盘远离放料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盘,两个所述连接盘远离环形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板,所述通气管的外壁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输出罩,所述输出罩的底部均与环形盘转动连接,所述通气管位于输出罩内部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输出罩,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且齿轮二位于输出罩的内部,所述齿轮二与环形齿板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轮二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翻动杆。

4、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一侧中部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加热箱的顶部固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远离加热箱的一侧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远离连接管一的一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u形管,所述u形管远离风机的一端贯穿顶板与通气板并与进气孔相配合,所述通气管的外壁位于输出罩的上方两侧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两个所述连接管二的底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喷头。

5、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一,所述导流板一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一,所述导流板一的一角贯穿并开设有排气孔一,所述壳体的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二,所述导流板二的顶部开设有导向面,所述导流板二远离导向面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二,所述导流板二的两侧贯穿并开设有落水槽且落水槽与导向面相配合,所述导流板二的一角贯穿并开设有排气孔二。

6、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壳体远离加热箱的一侧下部贯穿并固定开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与导向板相配合。

7、优选地,所述通气管的外壁贯穿放料框的中部并转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通气管的外壁贯穿导流板一与导流板二的中部并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壳体前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壳体门,所述壳体门的中部贯穿并安装有观察窗。

10、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前侧远离壳体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置有控制板。

11、优选地,所述顶板的一角贯穿并开设有排气孔三,且排气孔三与排气孔一、排气孔二相配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动杆与翻动杆等结构的配合,放料框内放置的蚕叶进行翻动,开启电机使输出杆一转动,通过输出杆一转动带动输出杆二与输出三进行转动,使输出三在滑槽内滑动使摆动杆摆动,同时带动弧形齿板进行摆动使齿轮一左右转动使通气管左右转动,使连接杆带动转动杆进行摆动,当转动杆左右摆动时会使齿轮二与环形齿板啮合,使转动杆在摆动的同时进行转动使翻动杆将放料框内放置的蚕叶进行翻动,避免蚕叶由于受到重力影响堆积在一起导致受热不均,影响烘干的效果。

1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流板一与导流板二等结构的配合,使水蒸气凝结形成的水珠滴落至导向板上,通过排水口排出,在烘干蚕叶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水蒸气附着在导流槽一与导流槽二上,当凝结成水珠后,水珠会向导流槽一与导流槽二两侧滑动然后落下,导流槽一上的水珠会滴落至导向面上向两侧滑落至落水槽内,然后通过流向至导向板上,同时导流槽二上的水珠也会滴落至导向板上,最后通过排水口排出,避免水蒸气积累凝结成水珠滴落在蚕叶上,影响烘干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顶部中部安装有电机(3),所述顶板(2)的内部开设有输出槽(4),所述输出槽(4)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板(6),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远离弧形齿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杆(7),所述摆动杆(7)的中部贯穿并开设有滑槽(8),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顶板(2)并固定连接有输出杆一(9),所述输出杆一(9)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杆二(10),所述输出杆二(10)远离输出杆一(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三(11),且输出三(11)在滑槽(8)内滑动,所述输出杆一(9)远离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2),所述输出槽(4)的内部远离固定杆(5)的一侧安装有通气板(13),所述通气板(13)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一(12),且齿轮一(12)与弧形齿板(6)相互啮合,所述齿轮一(12)的底部过程贯穿通气板(13)并固定连接有通气管(14),所述通气管(14)贯穿通气板(13)与壳体(1)并转动连接,所述通气管(14)位于通气板(13)的内部的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进气孔(15),所述通气管(14)远离齿轮一(12)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底部,壳体(1)的内腔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连接块(16)相对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放料框(17),两个所述放料框(17)的顶部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盘(18),两个所述环形盘(18)远离放料框(1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盘(19),两个所述连接盘(19)远离环形盘(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板(20),所述通气管(14)的外壁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输出罩(21),所述输出罩(21)的底部均与环形盘(18)转动连接,所述通气管(14)位于输出罩(21)内部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且连接杆(22)贯穿输出罩(21),两个所述连接杆(2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3),两个所述转动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24),且齿轮二(24)位于输出罩(21)的内部,所述齿轮二(24)与环形齿板(20)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轮二(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翻动杆(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中部安装有加热箱(26),所述加热箱(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7),所述加热箱(26)的顶部固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28),所述连接管一(28)远离加热箱(26)的一侧安装有风机(29),所述风机(29)远离连接管一(28)的一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U形管(30),所述U形管(30)远离风机(29)的一端贯穿顶板(2)与通气板(13)并与进气孔(15)相配合,所述通气管(14)的外壁位于输出罩(21)的上方两侧均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31),两个所述连接管二(31)的底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喷头(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一(33),所述导流板一(33)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一(35),所述导流板一(33)的一角贯穿并开设有排气孔一(34),所述壳体(1)的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二(36),所述导流板二(36)的顶部开设有导向面(37),所述导流板二(36)远离导向面(37)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二(38),所述导流板二(36)的两侧贯穿并开设有落水槽(40)且落水槽(40)与导向面(37)相配合,所述导流板二(36)的一角贯穿并开设有排气孔二(3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42),所述壳体(1)远离加热箱(26)的一侧下部贯穿并固定开设有排水口(43),且排水口(43)与导向板(42)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4)的外壁贯穿放料框(17)的中部并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4)的外壁贯穿导流板一(33)与导流板二(36)的中部并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壳体门(44),所述壳体门(44)的中部贯穿并安装有观察窗(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远离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顶部中部安装有电机(3),所述顶板(2)的内部开设有输出槽(4),所述输出槽(4)的内部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板(6),所述固定杆(5)的外壁远离弧形齿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摆动杆(7),所述摆动杆(7)的中部贯穿并开设有滑槽(8),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顶板(2)并固定连接有输出杆一(9),所述输出杆一(9)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输出杆二(10),所述输出杆二(10)远离输出杆一(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出三(11),且输出三(11)在滑槽(8)内滑动,所述输出杆一(9)远离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2),所述输出槽(4)的内部远离固定杆(5)的一侧安装有通气板(13),所述通气板(13)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一(12),且齿轮一(12)与弧形齿板(6)相互啮合,所述齿轮一(12)的底部过程贯穿通气板(13)并固定连接有通气管(14),所述通气管(14)贯穿通气板(13)与壳体(1)并转动连接,所述通气管(14)位于通气板(13)的内部的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进气孔(15),所述通气管(14)远离齿轮一(12)转动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底部,壳体(1)的内腔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连接块(16)相对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放料框(17),两个所述放料框(17)的顶部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盘(18),两个所述环形盘(18)远离放料框(1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盘(19),两个所述连接盘(19)远离环形盘(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板(20),所述通气管(14)的外壁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输出罩(21),所述输出罩(21)的底部均与环形盘(18)转动连接,所述通气管(14)位于输出罩(21)内部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且连接杆(22)贯穿输出罩(21),两个所述连接杆(2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3),两个所述转动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24),且齿轮二(24)位于输出罩(21)的内部,所述齿轮二(24)与环形齿板(20)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轮二(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翻动杆(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桑养殖用蚕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中部安装有加热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丁丁王紫荷刘福杰李霞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