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制造技术_技高网

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4033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肠造口手术演示器具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有演示模型吊具组件,所述演示模型吊具组件的执行末端固定有姿态调节组件,所述姿态调节组件的末端连接有肠造口教学演示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透明硅胶材质的人体腹腔外壳作为主体,在外壳内部填充硅胶肠胃模型,并将需要造口的前壳部位设置呈瓣式开合结构,起到在造口操作完成后通过开合前壳观察肠道连接情况,同时配合外壳内部的若干灯具,提高造口演示的透明度,帮助演示者进行多角度的展示,而且在模型上设置吊具,能够让模型全方位地展示在学员面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肠造口手术演示器具,具体涉及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


技术介绍

1、造口术是指因治疗需要,将一段肠管从腹腔拉出,并将开口折叠缝合在腹壁上的一种手术。肠造口术的主要目的是排泄肠内容物,减轻肠道的压力,保护远端的肠管,促进肠道疾病的愈合等。其中,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翻转缝于腹壁形成的一个开口。由于肠造口手术需要一定的操作经验才能进行实操,而现阶段的造口手术训练一般是以ppt课件、实地手术流程参观进行学习的,虽然能够学到较多的造口知识,但是大多是一些理论上的操作知识,对于实际操作经验却并无太多的裨益,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提出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当中提出现阶段肠造口手术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效果不佳的难点,因而提供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技术方案内容。

2、其包括有演示模型吊具组件,所述演示模型吊具组件的执行末端固定有姿态调节组件,所述姿态调节组件的末端连接有肠造口教学演示模型;

3、所述演示模型吊具组件包括有底部支撑梁,固定在底部支撑梁上表面的立梁,铰接在立梁顶端的吊臂,以及固定连接在吊臂末端内部的阻尼轴套;

4、所述肠造口教学演示模型包括有透明硅胶背壳和透明硅胶前壳,所述透明硅胶背壳和透明硅胶前壳相互之间的内腔中填充有透明凝胶填充物,所述透明硅胶背壳的内腔中间部位填充设置有硅胶肠胃模型,所述透明硅胶背壳的内腔上下侧壁均安装有两个漫散射灯;具体的,在调节好演示模型吊具组件和姿态调节组件的各项角度之后,按照肠造口手术的流程,以肠造口为基点将造口器具设置在透明硅胶前壳的表面上,并将造口器具与硅胶肠胃模型上肠道部位进行切口连接操作,并在完成后将透明硅胶前壳向两侧打开,让学员更好地观察到硅胶肠胃模型与造口器具的连接情况,通过漫散射灯将照亮透明硅胶背壳和透明硅胶前壳的内部,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

5、所述透明硅胶前壳分为左右两瓣硅胶壳体,其中,左侧的一瓣硅胶壳体和右侧的一瓣硅胶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端面之间固定有磁铁条,左右两侧的硅胶壳体正面均开设有两个肠造口,肠造口的孔内填充封堵有一块肠造口盖片;

6、所述姿态调节组件包括有u形弯杆,固定在u形弯杆内侧中间位置的一根连接杆,以及套在连接杆外圈表面中间区域的外壳,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连接杆位于外壳内腔中的段落上固定有棘轮,所述外壳的内部上方位置贯穿转动有一根旋杆,旋杆位于外壳内腔中的段落上固定有棘爪。具体的,依靠立梁前侧壁上伺服电缸的伸缩,实现立梁与吊臂之间俯仰角度的变化,并带动吊臂末端的肠造口教学演示模型高度的升高或降低,从而便于演示者进行造口操作,也便于观察者进行学习,而且,依靠转轴在阻尼轴套内部转动,来调节u形弯杆左右角度的变化,从而让肠造口教学演示模型的正面朝向角度得到改变,另外,在旋转旋杆让棘爪与棘轮脱离咬合后,u形弯杆能够改变俯仰角度,并在重新反向转动旋杆后让棘爪与棘轮咬合,从而固定住u形弯杆的俯仰角度,实现肠造口教学演示模型的俯仰角度得到变化,便于操作者进行造口试验。

7、在上述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撑梁的底部表面四角位置均通过螺钉安装有一个万向滚轮,所述底部支撑梁的顶部表面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8、在上述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立梁的前侧表面上通过铰链铰接有伺服电缸,所述立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吊臂的后端端头插入到16)的内腔中。

9、在上述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内部与吊臂的末端之间贯穿有一根轴销,伺服电缸远离立梁的伸缩轴末端通过铰链与吊臂的下表面铰接。

10、在上述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吊臂远离支撑座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缺口,所述阻尼轴套固定连接在缺口的内腔侧壁上,所述转轴远离外壳的一端插入到阻尼轴套的内腔中。

11、在上述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透明硅胶背壳和透明硅胶前壳的内部均开设有供透明凝胶填充物填充的空腔,所述透明硅胶背壳前侧端面左右两侧分别与透明硅胶前壳的后侧端面铰接。

12、在上述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透明凝胶填充物的内部中均开设有供漫散射灯镶嵌固定的腔室,所述磁铁条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相互吸附,所述磁铁条相互远离的一侧表面通过黏合剂与透明硅胶前壳相互靠近的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

13、在上述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肠造口分别位于硅胶肠胃模型中肠道模型的正上方,所述肠造口的内腔侧壁与肠造口盖片的外圈表面之间紧密接触。

14、在上述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u形弯杆的内侧前方位置固定有两根固定杆,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与透明硅胶背壳的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

15、在上述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供旋杆贯穿和转动的通孔,所述棘爪的尖端与棘轮的齿牙相互咬合。

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透明硅胶材质的人体腹腔外壳作为主体,在外壳内部填充硅胶肠胃模型,并将需要造口的前壳部位设置呈瓣式开合结构,起到在造口操作完成后通过开合前壳观察肠道连接情况,同时配合外壳内部的若干灯具,提高造口演示的透明度,帮助演示者进行多角度的展示,而且在模型上设置吊具,能够让模型全方位地展示在学员面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包括有演示模型吊具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演示模型吊具组件(1)的执行末端固定有姿态调节组件(3),所述姿态调节组件(3)的末端连接有肠造口教学演示模型(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梁(11)的底部表面四角位置均通过螺钉安装有一个万向滚轮(12),所述底部支撑梁(11)的顶部表面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14)的前侧表面上通过铰链铰接有伺服电缸(15),所述立梁(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6),所述吊臂(17)的后端端头插入到16)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6)的内部与吊臂(17)的末端之间贯穿有一根轴销,伺服电缸(15)远离立梁(14)的伸缩轴末端通过铰链与吊臂(17)的下表面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17)远离支撑座(16)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缺口,所述阻尼轴套(18)固定连接在缺口的内腔侧壁上,所述转轴(34)远离外壳(37)的一端插入到阻尼轴套(18)的内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硅胶背壳(21)和透明硅胶前壳(26)的内部均开设有供透明凝胶填充物(22)填充的空腔,所述透明硅胶背壳(21)前侧端面左右两侧分别与透明硅胶前壳(26)的后侧端面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凝胶填充物(22)的内部中均开设有供漫散射灯(23)镶嵌固定的腔室,所述磁铁条(27)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相互吸附,所述磁铁条(27)相互远离的一侧表面通过黏合剂与透明硅胶前壳(26)相互靠近的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造口(25)分别位于硅胶肠胃模型(28)中肠道模型的正上方,所述肠造口(25)的内腔侧壁与肠造口盖片(24)的外圈表面之间紧密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弯杆(31)的内侧前方位置固定有两根固定杆(38),固定杆(38)相互靠近的一端与透明硅胶背壳(21)的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7)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供旋杆(32)贯穿和转动的通孔,所述棘爪(33)的尖端与棘轮(36)的齿牙相互咬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包括有演示模型吊具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演示模型吊具组件(1)的执行末端固定有姿态调节组件(3),所述姿态调节组件(3)的末端连接有肠造口教学演示模型(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梁(11)的底部表面四角位置均通过螺钉安装有一个万向滚轮(12),所述底部支撑梁(11)的顶部表面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14)的前侧表面上通过铰链铰接有伺服电缸(15),所述立梁(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6),所述吊臂(17)的后端端头插入到16)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6)的内部与吊臂(17)的末端之间贯穿有一根轴销,伺服电缸(15)远离立梁(14)的伸缩轴末端通过铰链与吊臂(17)的下表面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造口教学演示与操作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17)远离支撑座(16)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缺口,所述阻尼轴套(18)固定连接在缺口的内腔侧壁上,所述转轴(34)远离外壳(37)的一端插入到阻尼轴套(18)的内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燕红刘欢陈稳张玉斌王立伟杨程鹏刘云星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