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株鞘氨醇单胞菌G10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株鞘氨醇单胞菌G10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401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具有复垦土壤培肥作用的鞘氨醇单胞菌G10(Sphingomonas sp.),于2024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 32244,该菌株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促生能力,还可显著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在煤矿区复垦土壤中使用能提高作物产量,有效并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加快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恢复,可广泛应用于煤矿区复垦土壤肥力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涉及一株能够加快煤矿区复垦土壤培肥的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煤炭被誉为黑色的金子,但煤炭开采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与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将矿区损毁耕地复垦为农田,对于坚守我国耕地红线、缓解人地矛盾、维护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2、目前,我国在复垦农田培肥的研究中多以传统的施用化肥、投入有机肥及秸秆等有机物料为主。然而,这些措施存在化学肥料利用率低、有机肥及秸秆等有机物料养分释放缓慢,肥力提升速度慢等问题(张云龙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20, 28(08): 1219-1229)。

3、微生物复垦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接种优势,对复垦区土壤进行综合治理与改良的生物技术措施,其通过接种一些有益的、促生的功能微生物,建立功能菌株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体系,改善复垦土体微环境,加快复垦地土壤改良,以达到沃土肥田、增产增效的目的(luo zhengming, et al.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20, 86: e00180-20;xu qicheng, et al. molecular ecology, 2022, 31: 161-173)。

4、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显著效果的微生物菌株的短缺是微生物修复技术开展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株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及促生能力的鞘氨醇单胞菌g10,以其用于煤矿区复垦土壤的修复,可以显著促进秸秆腐解和土壤养分活化,加快煤矿区土壤沃土化进程,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鞘氨醇单胞菌g10,该菌株已于2024年10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 32244。

3、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分离自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西山底村煤矿区复垦土壤中,为呈圆形略突出的金黄色菌落,革兰氏阴性。

4、经对该菌株进行16srdna基因序列测定,通过ncbi进行同源性比对后,确定该菌株属于鞘氨醇单胞菌( sphingomonas sp.)。

5、经进一步的菌株性能测试,发现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促生能力,可以显著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

6、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在煤矿区复垦土壤培肥中的应用。

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的鞘氨醇单胞菌剂。

8、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鞘氨醇单胞菌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9、1)、将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接种至活化培养基中,培养制备种子液;

10、2)、以所述种子液与灭菌的麸皮、红糖按照质量比4∶4∶1的比例混合得到微生物菌剂,于培养箱中25~28℃固体发酵培养;

11、3)、发酵后的培养物干燥至含水量小于10%,翻拌混匀后,制备得到鞘氨醇单胞菌g10菌剂。

12、其中,所述的活化培养基使用常规规范的lb培养基,其可以按照《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中的lb培养基配制方法配制得到。

13、进一步地,具体是将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接种至活化培养基中,25~28℃、180r/min条件下培养24h制备种子液。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固体发酵培养的时间优选为3~7天。

15、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优选是将发酵后培养物在30~35℃下进行恒温干燥。

16、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鞘氨醇单胞菌g10菌剂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促生能力,可以显著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适合用于制备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菌剂。

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鞘氨醇单胞菌g10菌剂作为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煤矿区复垦土壤的肥力,促进作物增产。

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鞘氨醇单胞菌g10菌剂作为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

19、本专利技术筛选得到的鞘氨醇单胞菌g10表现出了极强的土壤适应能力,作为一种兼具固氮、解磷、解钾、促生的高效微生物,能够促进秸秆的腐解和养分的释放;同时,大田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能提高煤矿区土壤养分含量,对煤矿区复垦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均有显著效果;且进一步实验表明,无论是大豆还是玉米种植,该菌株均能提高其产量。

20、尤为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鞘氨醇单胞菌g10还能有效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有效并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加快土壤微生物群落恢复,可广泛应用于煤矿区复垦土壤的修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G1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 32244。

2.权利要求1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作为煤矿区复垦土壤培肥用菌株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作为固氮、解磷、解钾、促生用菌株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作为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用菌株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作为提高煤矿区复垦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用菌株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作为增加煤矿区复垦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用菌株的应用。

7.一种鞘氨醇单胞菌剂,在所述菌剂中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鞘氨醇单胞菌G10。

8.权利要求7所述鞘氨醇单胞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接种至活化培养基中,25~28℃、180r/min条件下培养24h制备种子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体发酵培养时间为3~7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g1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 32244。

2.权利要求1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作为煤矿区复垦土壤培肥用菌株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作为固氮、解磷、解钾、促生用菌株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作为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用菌株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鞘氨醇单胞菌g10作为提高煤矿区复垦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用菌株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王恒飞徐明岗卢晋晶张强郜春花焦子乐张云龙李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