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温仪,具体为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
技术介绍
1、现如今各类建筑物结构形式出现多样化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成为新型建筑物的常用构造形式,满足了现代建筑工艺作业规模要求,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不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常遇到温差裂缝问题,温差裂缝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价值,需要使用测温仪对建筑物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
2、现有的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在将测温探针插入建筑物的测温开孔内时,由于测温探针缺乏保护机构,导致测温探针会与建筑物的测温开孔发生摩擦容易导致测温探针损坏,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并且现有的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的结构较为固定,在电子测温仪需要进行定期校准检修时不便于对电子测温仪进行拆卸安装,需花费较多的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的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在将测温探针插入建筑物的测温开孔内时,由于测温探针缺乏保护机构,导致测温探针会与建筑物的测温开孔发生摩擦容易导致测温探针损坏,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现有的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的结构较为固定,在电子测温仪需要进行定期校准检修时不便于对电子测温仪进行拆卸安装,需花费较多的时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包括外壳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位于所述外壳的下方,所述外壳的后侧壁滑动连接有背板,所述外壳的内部后侧上下两侧中间处开有安装槽,上下两侧所述安装槽的内腔滑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测温探针的外侧壁右侧上侧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的右端贯穿所述保护套并延伸至所述保护套的外侧壁。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保护套的外侧壁左侧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插榫。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插榫的右端贯穿所述保护套并延伸至所述测温探针的内部,所述安装筒的左端插接有拉杆。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拉杆的右端贯穿所述安装筒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筒的内腔,且所述拉杆的右端与所述插榫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三复位弹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测温探针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的顶端贯穿所述保护套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底部,且所述线缆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筒插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在需要对装置进行校准检修时,通过拉动上下两侧的连接杆使上下两侧连接杆带动固定卡榫对第一复位弹簧进行挤压后,使上下两侧固定卡榫复位至上下两侧的安装槽内,使上下两侧固定卡榫取消对背板的固定,随后将背板取出外壳,对外壳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校准检修,检修完成后,通过将背板插入外壳内,插入到位后松开上下两侧连接杆使被上下两侧固定卡榫挤压的第一复位弹簧进行复位,推动上下两侧固定卡榫进行移动,使上下两侧固定卡榫对背板进行固定,从而可快速便捷的完成对电子测温仪的拆卸安装,省时省力。
15、2.该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在对建筑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时,通过将保护套插入测温开孔内,随后拉动拉杆使拉杆带动插榫对第三复位弹簧进行挤压后,使插榫复位至安装筒内使插榫取消对测温探针的固定,随后被测温探针拉伸的第二复位弹簧进行复位收缩,使测温探针在两侧限位杆上进行移动出保护套对测温开孔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通过拨动拨杆使拨杆带动测温探针对两侧第二复位弹簧进行拉伸后在两侧限位杆上进行移动,之后松开拉杆使被插榫挤压的第三复位弹簧进行复位,推动插榫移动对测温探针进行固定,从而在对建筑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时可对测温探针进行保护,防止测温探针测温开孔发生摩擦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和保护套(200),所述保护套(200)位于所述外壳(100)的下方,所述外壳(100)的后侧壁滑动连接有背板(110),所述外壳(100)的内部后侧上下两侧中间处开有安装槽(120),上下两侧所述安装槽(12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卡榫(121),上下两侧所述固定卡榫(121)的末端贯穿上下两侧所述安装槽(120)并延伸至所述背板(110)的内部,所述外壳(100)的顶部与底部后侧中间处插接有连接杆(130),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杆(130)的末端贯穿所述外壳(100)并延伸至上下两侧所述安装槽(120)的内腔,且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杆(130)的末端与上下两侧所述固定卡榫(121)固定连接,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杆(130)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31),所述外壳(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40),所述保护套(200)的外侧壁前后两侧开有通孔(210),且前后两侧所述通孔(210)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保护套(200)的内腔顶部与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20),上下两侧所述安装板(220)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探针(230)的外侧壁右侧上侧固定连接有拨杆(231),所述拨杆(231)的右端贯穿所述保护套(200)并延伸至所述保护套(200)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200)的外侧壁左侧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筒(240),所述安装筒(24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插榫(2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榫(241)的右端贯穿所述保护套(200)并延伸至所述测温探针(230)的内部,所述安装筒(240)的左端插接有拉杆(2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50)的右端贯穿所述安装筒(240)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筒(240)的内腔,且所述拉杆(250)的右端与所述插榫(241)固定连接,所述拉杆(250)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三复位弹簧(25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探针(23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线缆(260),所述线缆(260)的顶端贯穿所述保护套(200)并延伸至所述外壳(100)的底部,且所述线缆(260)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筒(140)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电子测温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和保护套(200),所述保护套(200)位于所述外壳(100)的下方,所述外壳(100)的后侧壁滑动连接有背板(110),所述外壳(100)的内部后侧上下两侧中间处开有安装槽(120),上下两侧所述安装槽(12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固定卡榫(121),上下两侧所述固定卡榫(121)的末端贯穿上下两侧所述安装槽(120)并延伸至所述背板(110)的内部,所述外壳(100)的顶部与底部后侧中间处插接有连接杆(130),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杆(130)的末端贯穿所述外壳(100)并延伸至上下两侧所述安装槽(120)的内腔,且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杆(130)的末端与上下两侧所述固定卡榫(121)固定连接,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杆(130)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31),所述外壳(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40),所述保护套(200)的外侧壁前后两侧开有通孔(210),且前后两侧所述通孔(210)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保护套(200)的内腔顶部与底部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20),上下两侧所述安装板(220)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1),前后两侧所述限位杆(221)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222),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22)的底端与底部所述安装板(220)固定连接,前后两侧所述限位杆(221)的外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测温探针(230),前后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红兵,吴奎东,赵小平,杨永斌,边海军,赵红科,薛璐璐,周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众合鑫茂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