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394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31
本技术属于腹壁缝合器领域,涉及一种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具有辅助医生分析识别腹壁缝合器的针体穿刺位置,降低医生的操作难度。技术方案包括:手柄、针体、电源、信号采集电路和电极片。针体与手柄固定连接,针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端点,多个端点沿针体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列,每个端点与针体之间绝缘,针体的上还设置有多个导电线路,导电线路另一端与对应的一个端点连接,电源设置于手柄内。每个导电线路和电源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分压电阻,分压电阻与信号采集电路电气连接,信号采集电路被配置为采集分压电阻和导电线路的连接位置处的电压值,并根据采集的电压值分析针体在人体内的长度。电极片贴合人体腹壁的表皮固定且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腹壁缝合器领域,涉及一种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


技术介绍

1、腹壁缝合器,也可称之为腹部吻合器,用于外科手术中闭合小切口。腹壁缝合器的针体由钛合金材质制成,内部有钛合金的夹子。

2、在腹腔镜的微创手术中,腹壁缝合器的针体经过导引器穿刺人体皮下、筋膜和腹膜等组织,之后将夹子探出针体,夹子摄取缝合线后,腹壁缝合器的针体退出人体组织,同时将缝合线拉出,多次重复上述动作完成人体腹壁的全层缝合。

3、当前技术中,一般是采用腔镜来监视腹壁缝合器的针体前端在腹腔中的作业过程,便于医生能够准确的摄取缝合线。

4、但是,腹壁缝合器的针体穿刺人体皮下组织的过程中不能实现有效监控,此外,针体前端进入腹腔的部分被腔镜拍摄还存在比例变化的问题,对于初学者或者经验较少医生,很可能因距离把握不准导致针体/夹子对腹腔内壁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具有辅助医生分析识别腹壁缝合器的针体穿刺位置,降低医生的操作难度。

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所述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包括:手柄、针体、电源、信号采集电路和电极片。其中,针体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针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端点,所述多个端点沿所述针体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列,每个端点与所述针体之间绝缘,所述针体的上还设置有多个导电线路,每个导电线路沿所述针体延伸方向设置,且所述导电线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手柄中,所述导电线路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一个端点连接,所述导电线路还包括设置于外侧的绝缘层。电源设置于所述手柄内,且所述多个导电线路电连接。每个导电线路和所述电源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分压电阻,所述分压电阻和对应的导电线路的连接位置处还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电气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分压电阻和对应的导电线路的连接位置处的电压值,并根据采集的电压值分析所述针体在人体内的长度。至少一个电极片贴合人体腹壁的表皮固定,且电极片还接地。

3、优选地,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和采集子电路。所述采集子电路包括:信号采集端、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采集端与所述分压电阻和对应的导电线路的连接位置处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的i/o引脚电连接,所述采集子电路被配置为:当所述信号采集端接收低电平信号时,所述信号输出端向所述微处理器上传低电平信号,当所述信号采集端接收高电平信号时,所述信号输出端向所述微处理器上传高电平信号。

4、优选地,所述电源还包括:第一稳压电源端和第二稳压电源端。所述第一稳压电源端的输出为dc5v,所述第二稳压电源端的输出为dc3.3v,所述分压电阻远离导电线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源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端与所述第一稳压电源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电源端电气连接。

5、优选地,所述针体为管件,所述针体的外壁上以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沿着针体的外壁周向布置,且所述凹槽在垂直于所述针体延伸方向上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每个凹槽为条形槽,且所述凹槽的布置方向与所述针体的布置方向一致,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端点,且所述端点与所述针体外壁平滑连接。每个凹槽的长度相同,且相邻两个凹槽的间距一致,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针体前端。所述凹槽内壁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端点与所述针体之间通过绝缘层实现绝缘。

6、优选地,所述分压电阻的阻值为5~20mω。

7、优选地,采集子电路还包括:场效应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二电源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与信号采集端和第二电源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和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端和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源端和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电阻。

8、优选地,所述凹槽内壁上还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设置于端点和所述绝缘层之间,所述吸附层被配置为吸收端点附近的针体表面上的体液。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0、人体腹壁从外至内依次为表皮、真皮、脂肪层、浅筋膜、肌肉、腹横筋膜、腹膜、上筋膜和腹膜壁等,医生使用腹壁缝合器时,能够辅助医生知道针体穿刺位置,避免针体进入腹腔内的长度过长,可以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和提高成功率。

11、二、本技术根据端点与人体组织接触,形成闭合回路,即与人体组织接触的端点处于高电平,未与人体组织接触的端点处于低电平,进而根据端点的电压分析针体在人体中的穿刺长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还包括:第一稳压电源端和第二稳压电源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为管件,所述针体的外壁上以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沿着针体的外壁周向布置,且所述凹槽在垂直于所述针体延伸方向上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阻的阻值为5~20M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采集子电路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壁上还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设置于端点和所述绝缘层之间,所述吸附层被配置为吸收端点附近的针体表面上的体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还包括:第一稳压电源端和第二稳压电源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人体组织识别的腹壁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为管件,所述针体的外壁上以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沿着针体的外壁周向布置,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庆尧徐钧张丽丁华星段昊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