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膨胀土边坡治理,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
技术介绍
1、膨胀土边坡土体内部存在亲水性矿物质,表层混凝土结构、排水系统及植物护坡措施,均不能有效阻隔外界入渗的水分,导致水份进入路基本体后,膨胀土矿物胀缩特性严重影响了原有坡体稳定性,路基边坡产生隆起、溶陷乃至整体垮塌等病害,且病害不宜处理,维护费用高,常规措施效果不甚理想,严重影响了道路运行安全,现有技术措施通常采用表面排水系统,如截水沟、排水沟、跌水等结构物组成;
2、然而该技术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在环境暖湿化加剧的情况下,膨胀土病害反复导致排水系统结构物产生损坏,路基本体浸水几率大大增加,存在着不能有效的阻止外界水份侵蚀作用从而保护路基本体的健康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能解决在环境暖湿化加剧的情况下,膨胀土病害反复导致排水系统结构物产生损坏,路基本体浸水几率大大增加,存在着不能有效的阻止外界水份侵蚀作用从而保护路基本体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包括路基本体,所述路基本体顶部的两侧设置有路基面,所述路基本体内部底端的两侧设置有排水系统构筑物,所述路基本体的内侧设置有混凝土防护层,所述混凝土防护层的外侧设置有表层纳米渗透性防水喷涂层,所述混凝土防护层的内侧和路基本体的内侧之间设置有稳固组件。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系统构筑物在路基本体内部的底端呈对称设置,且排水系统构筑物之间相互平行。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稳固组件包括坡面稳固柱,所述坡面稳固柱设置在混凝土防护层的内侧坡面,所述混凝土防护层内侧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顶底面稳固柱,所述路基本体的内侧坡面设置有坡面预设孔洞,所述路基本体内侧底面和路基面的顶部设置有顶底面预设孔洞。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坡面稳固柱和顶底面稳固柱由混凝土材料制成,且坡面稳固柱和顶底面稳固柱与混凝土防护层一体浇筑而成。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坡面稳固柱在混凝土防护层的内侧坡面呈等间距排列,所述顶底面稳固柱在混凝土防护层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呈等间距排列,所述坡面预设孔洞在路基本体的内侧坡面呈等间距排列,所述顶底面预设孔洞在路基本体内侧底面和路基面的顶部呈等间距排列,所述坡面稳固柱和顶底面稳固柱分别构筑在坡面预设孔洞和顶底面预设孔洞的内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在路基本体的内侧坡面设置有混凝土防护层和表层纳米渗透性防水喷涂层,在使用时将路基本体边坡清理完成后再铺设一层10cm~15cm厚度的混凝土防护层,通过混凝土防护层稳定坡体面,紧贴路基本体边坡,抹平边坡上形成的孔隙、孔洞及凹凸面,增加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并在混凝土防护层表面喷涂表层纳米渗透性防水喷涂层形成一层防水保护膜,可有效阻隔外界水份浸入,起到良好的防护路基边坡稳定性的作用,且材料经济实惠,施工方法简便,膨胀土边坡病害防治效果好;
10、2、通过在混凝土防护层的内侧和路基本体的内侧之间设置有稳固组件,在浇筑混凝土防护层在路基本体坡面时,先在路基本体坡面及路基面上分别开设坡面预设孔洞和顶底面预设孔洞,浇筑混凝土防护层的过程中将与之浇筑成一体的坡面稳固柱和顶底面稳固柱分别浇筑进坡面预设孔洞和顶底面预设孔洞,以达到对混凝土防护层进行稳固的目的,避免混凝土防护层凝固后受膨胀土危害的影响滑坡塌落,确保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的安全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包括路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本体(1)顶部的两侧设置有路基面(4),所述路基本体(1)内部底端的两侧设置有排水系统构筑物(3),所述路基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混凝土防护层(2),所述混凝土防护层(2)的外侧设置有表层纳米渗透性防水喷涂层(5),所述混凝土防护层(2)的内侧和路基本体(1)的内侧之间设置有稳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防护层(2)为10cm~15cm厚度,所述表层纳米渗透性防水喷涂层(5)在混凝土防护层(2)的外侧呈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构筑物(3)在路基本体(1)内部的底端呈对称设置,且排水系统构筑物(3)之间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包括坡面稳固柱(6),所述坡面稳固柱(6)设置在混凝土防护层(2)的内侧坡面,所述混凝土防护层(2)内侧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顶底面稳固柱(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稳固柱(6)和顶底面稳固柱(7)由混凝土材料制成,且坡面稳固柱(6)和顶底面稳固柱(7)与混凝土防护层(2)一体浇筑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稳固柱(6)在混凝土防护层(2)的内侧坡面呈等间距排列,所述顶底面稳固柱(7)在混凝土防护层(2)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呈等间距排列,所述坡面预设孔洞(8)在路基本体(1)的内侧坡面呈等间距排列,所述顶底面预设孔洞(9)在路基本体(1)内侧底面和路基面(4)的顶部呈等间距排列,所述坡面稳固柱(6)和顶底面稳固柱(7)分别构筑在坡面预设孔洞(8)和顶底面预设孔洞(9)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包括路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本体(1)顶部的两侧设置有路基面(4),所述路基本体(1)内部底端的两侧设置有排水系统构筑物(3),所述路基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混凝土防护层(2),所述混凝土防护层(2)的外侧设置有表层纳米渗透性防水喷涂层(5),所述混凝土防护层(2)的内侧和路基本体(1)的内侧之间设置有稳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防护层(2)为10cm~15cm厚度,所述表层纳米渗透性防水喷涂层(5)在混凝土防护层(2)的外侧呈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系统构筑物(3)在路基本体(1)内部的底端呈对称设置,且排水系统构筑物(3)之间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涂式防渗型膨胀土边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组件包括坡面稳固柱(6),所述坡面稳固柱(6)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学云,雷占山,李永强,米维军,韩龙武,程佳,孔令伟,金凤飞,沈朝政,李胜威,张德龙,代志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