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散热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散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388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散热方法,涉及机房散热技术领域,包括S1:在机房内开设回风管道,所述IT设备机架远离机架门板的一侧均与回风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回风管道的另一端与精密空调的回风口连接;S2:所述精密空调的送风口位于机房的静电底板下方,所述防静电地板内安装有气流引导单元;S3:每个所述IT设备机架底部均开设进风口,且进风口处均安装有第一风扇;S4:在所述IT设备机架门板上安装第二风扇,通过第二风扇将IT设备机架的热气流吹向回风管道。解决了现有的机房中,由于IT设备集中在机架上,导致机架上出现热岛效应,造成空调对IT设备降温效果不佳,从而增加了IT设备的故障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房散热,尤其涉及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机房内,为了方便对it设备进行管理,会将it设备整合到一整个机架上,整个机房内会通过空调进行温度控制,避免it设备运行过程中热量堆积造成损坏。但是,由于it设备集中在机架上,会产生热岛效应,导致机甲内部的热量不宜跟随气流排出,因此虽然机房内有空调,整体的降温效果依然不尽人意。

2、因此,需要一种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散热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散热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机房中,由于it设备集中在机架上,导致机架上出现热岛效应,造成空调对it设备降温效果不佳,从而增加了it设备的故障率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散热方法,包括:

3、s1:在机房内开设回风管道,所述it设备机架远离机架门板的一侧均与回风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回风管道的另一端与精密空调的回风口连接,所述精密空调用于将it设备加热的空气转化为冷空气;

4、s2:所述精密空调的送风口位于机房的静电底板下方,所述防静电地板内安装有气流引导单元,用于将冷空气输送至it设备机架处;

5、s3:每个所述it设备机架底部均开设进风口,且进风口处均安装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用于将冷空气鼓入it设备机架内;

6、s4:在所述it设备机架门板上安装第二风扇,通过第二风扇将it设备机架的热气流吹向回风管道。

7、优选的,所述回风管道为风封闭式,且外侧采用隔热材料进行覆盖。

8、优选的,所述气流引导单元包括导流板和第三风扇,所述导流板固定安装在防静电地板底部,所述导流板远离防静电地板的一侧与机房底部接触,所述导流板、防静电地板和机房底壁形成了导流通道,所述第三风扇安装在导流板之间,用于加速所述导流通道的冷空气流动,所述导流通道与it设备机架底部连通。

9、优选的,所述防静电地板靠近it设备机架的门板处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出风口内安装有第四风扇,用于引导冷空气流动至第二风扇附近。

10、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终端和温度传感器,在每个所述it设备机架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终端电连接,通过所述控制终端可以看到每一处it设备机架的温度。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通过电控转动机构安装在防静电地板上,所述第二风扇通过电控转动机构安装在it设备机架门板上,所述电控转动机构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根据所述控制终端得出每个所述it设备机架的温度,调节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角度。

12、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定期进行维护和清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风扇将it设备机架的热气流往回风管道内引导,然后通过第一风扇将精密空调产生的冷空气往it设备机架内引导,从而对it设备机架内的it设备进行降温,避免it设备机架产生热岛效应,保证了it设备的稳定运行。

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导流板和第三风扇将从送风口出来的冷空气引导至每一个进风口处,高效率的利用冷空气,减少能耗的同时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降温效率。

16、3.本专利技术在it设备机架柜门前的防静电地板上开设出风口,出风口内安装有第四风扇,引导导流通道内的冷空气流动至it设备机架正前方,冷空气会被第二风扇引导it设备机架内,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道(3)为风封闭式,且外侧采用隔热材料进行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引导单元包括导流板和第三风扇(13),所述导流板固定安装在防静电地板(8)底部,所述导流板远离防静电地板(8)的一侧与机房(1)底部接触,所述导流板、防静电地板(8)和机房(1)底壁形成了导流通道,所述第三风扇(13)安装在导流板之间,用于加速所述导流通道的冷空气流动,所述导流通道与IT设备机架(2)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地板(8)靠近IT设备机架(2)的门板处开设有出风口(10),所述出风口(10)与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出风口(10)内安装有第四风扇(14),用于引导冷空气流动至第二风扇(12)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终端和温度传感器,在每个所述IT设备机架(2)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终端电连接,通过所述控制终端可以看到每一处IT设备机架(2)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11)通过电控转动机构安装在防静电地板(8)上,所述第二风扇(12)通过电控转动机构安装在IT设备机架(2)门板上,所述电控转动机构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根据所述控制终端得出每个所述IT设备机架(2)的温度,调节所述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2)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0)、第一风扇(11)、第二风扇(12)、第三风扇(13)和第四风扇(14)定期进行维护和清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道(3)为风封闭式,且外侧采用隔热材料进行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引导单元包括导流板和第三风扇(13),所述导流板固定安装在防静电地板(8)底部,所述导流板远离防静电地板(8)的一侧与机房(1)底部接触,所述导流板、防静电地板(8)和机房(1)底壁形成了导流通道,所述第三风扇(13)安装在导流板之间,用于加速所述导流通道的冷空气流动,所述导流通道与it设备机架(2)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流组织优化的机房(1)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地板(8)靠近it设备机架(2)的门板处开设有出风口(10),所述出风口(10)与到导流通道连通,所述出风口(10)内安装有第四风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霄黄冠琅韦思宇黄冬燕韦玮卢宗萌林文光李志鹏陈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