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
技术介绍
1、发动机缸头是指在内燃机中盖在气缸顶部、与曲轴箱相对的部件,通常由铝合金或铸铁制成,发动机缸头中的进气结构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它是实现气缸内的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放,从而推动车辆进行工作。
2、目前一些车辆的进气结构在进气前会简单地通过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可能会有少部分灰尘杂质通过进入发动机缸内部,影响到内部结构运行,降低工作效率,并且在排气时直接将废气排出,而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性气体,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旨在改善少部分灰尘杂质通过进入发动机缸内部,影响到内部结构运行,排气时直接将废气排出,而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性气体,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顶端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气缸顶端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顶端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气塞。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固定环相背一端前后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l型扣板。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前后两侧所述l型扣板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固定环相背一端均设置有衔接环,所述衔接环相背一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左侧所述衔接环内壁固定连接有滤尘网。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右侧所述衔接环内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l型扣板前后两端间距小于限位槽内壁前后两端间距。
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中,通过在进气管上设置的滤尘网可以在空气进入气缸内部前将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进一步过滤,避免灰尘进入气缸内部,对内部的结构在运作时产生影响,通过出气管上设置的活性炭板吸附废气中的部分有机物、气味和一些有害气体,尽可能地减轻排出的气体的毒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7、2、本技术中,通过向外侧拉动l型扣板挤压弹簧,将l型扣板整体置于限位槽内壁范围中,使得l型扣板对衔接环的限位作用解除,然后将衔接环连带对应的滤尘网或活性炭板从固定环上取下,便于对其进行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包括气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顶端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气缸(1)顶端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3),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顶端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筒(4),所述密封筒(4)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气塞(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6)相背一端前后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L型扣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侧所述L型扣板(11)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环(6)前后两侧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6)相背一端均设置有衔接环(7),所述衔接环(7)相背一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衔接环(7)内壁固定连接有活性炭板(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扣板(11)前后两端间距小于限位槽(13)内壁前后两端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包括气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顶端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气缸(1)顶端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3),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顶端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筒(4),所述密封筒(4)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气塞(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6)相背一端前后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l型扣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缸头进气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后两侧所述l型扣板(11)相背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远亮,唐敏,王同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广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