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385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31
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速测非织造布包括一个外包装,所述外包装内有含酶布、水溶膜、含靛布、显色布、闪蒸法非织造布、暖贴,所述含酶布、水溶膜、含靛布、显色布、闪蒸法非织造布、暖贴从上至下堆叠连接。所述制备方法是先将纯棉水刺非织造布放入胆碱酯酶明胶溶液中进行浸渍,取出晾干以获得含酶布,再将纯棉水刺非织造布放入靛酚乙酸酯溶液中进行浸渍,取出晾干以获得含靛布,并将所述含酶布、水溶膜、含靛布、显色布、闪蒸法非织造布、暖贴相互之间连接起来装入外包装中,最后对外包装内部抽真空,以获得所述的速测非织造布。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非织造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主要依赖于色谱、光谱等检测方法,这些技术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专业的技术操作以及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检测场地有限、检测耗时长等缺点。此外,在缺乏卫生基础设施的偏远农村地区,果蔬等农产品上的农药用量大、次数多,滥用现象严重,农药残留超标引起急性中毒事件屡有发生,所以发展针对果蔬等农产品中农残的快速、即时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2、申请号为201610974422.8,申请日为2016年11月07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卡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上盖板、下底板、试纸放置口、连接部件、加样孔、试纸、显示片和发热纤维棉层,上盖板和下底板之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该专利申请通过设置的发热纤维棉层余温度传感器,可将温度控制在37℃,而温度在37℃时,酶的反应速度最快,能提高速测卡的检测速度。但该申请中采用的装置结构复杂,不仅生产成本较高,而且需要较多操作,检测时间较长。

3、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农药残留检测产品操作复杂、检测时间过长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操作、检测时间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所述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包括有一个外包装,所述外包装内含有含酶布、水溶膜、含靛布、显色布、闪蒸法非织造布、暖贴,所述含酶布的下方是水溶膜,所述含酶布的底面与所述水溶膜顶面相连接,所述水溶膜的下方是含靛布和显色布,所述水溶膜与所述含靛布、显色布相接触,所述含靛布与所述显色布相互接触并排布置,所述含靛布、显色布的下方是闪蒸法非织造布,所述闪蒸法非织造布的顶面与所述含靛布、显色布的底面相连接,所述闪蒸法非织造布的下方是暖贴,所述暖贴与闪蒸法非织造布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暖贴包括有一个非织造布小袋,所述非织造布小袋内部含有还原铁粉、活性炭、无机盐与水的混合物。

4、所述非织造布小袋中混合物为糊状体,所述糊状体混合物中还原铁粉、活性炭、无机盐、水的质量份比为:还原铁粉61.5:活性炭16.5:无机盐3.6:水18.4。

5、所述非织造布小袋的长宽均为3cm,所述非织造布小袋中的混合物的重量为2.5—3g。

6、所述含酶布为携带有胆碱酯酶的纯棉水刺非织造布,所述含靛布为携带有靛酚乙酸酯的纯棉水刺非织造布,所述显色布为非织造布。

7、所述含酶布上胆碱酯酶的携带量为0.2—0.4u/cm2,所述含靛布上靛酚乙酸酯的携带量为0.3—0.6mg/cm2。

8、所述含酶布的底面与水溶膜顶面相连接是指所述含酶布的四边与水溶膜的顶面粘接,含酶布上位于含靛布、显色布交接之处正上方的边的连接宽度大于含酶布上其它边与水溶膜的连接宽度。

9、所述闪蒸法非织造布与所述水溶膜均为边长是7—9cm的正方形,所述含酶布的规格大小为2.4cm×2.2cm,所述含靛布规格大小为2cm×2cm,所述显色布规格大小为1.4cm×2cm。

10、所述水溶膜为聚乙烯醇水溶膜、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膜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水溶膜的厚度为40—60um。

11、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第一步:先将胆碱酯酶加入到一份ph值缓冲液中混合,以获得胆碱酯酶溶液;同时,在另一份同样的ph值缓冲液中加入明胶颗粒混合后再进行水浴加热,直至明胶颗粒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至室温,以获得明胶溶液;再将胆碱酯酶溶液加入到明胶溶液中混合,以获得胆碱酯酶明胶溶液,然后将一块纯棉水刺非织造布放入胆碱酯酶明胶溶液中进行浸渍整理,直至浸透,再取出,然后在室温下晾干以获得所述的含酶布;

13、第二步:先用乙醇溶解靛酚乙酸酯以配制靛酚乙酸酯溶液,再将一块纯棉水刺非织造布放入靛酚乙酸酯溶液中进行浸渍整理,直至浸透,然后取出,再在室温下晾干以获得所述的含靛布;

14、第三步:先对上述含酶布、含靛布进行裁剪,再将含靛布、显色布的底面并排的与闪蒸法非织造布的顶面相连接,含靛布的内侧边与显色布的内侧边相接触,然后将水溶膜的四边与闪蒸法非织造布的顶面上的其余部位相连接,以使含靛布、显色布被夹在水溶膜、闪蒸法非织造布之间,再将含酶布的四边与水溶膜的顶面相连接,然后将暖贴与闪蒸法非织造布底面相连接,最后将上述连接好的含酶布、水溶膜、含靛布、显色布、闪蒸法非织造布、暖贴放入外包装中密封,再对外包装内部抽真空,以获得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

15、所述第一步中,所述胆碱酯酶明胶溶液中明胶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4%—0.8%,所述胆碱酯酶明胶溶液中胆碱酯酶的含量为12—17u/ml,所述第二步中,所述靛酚乙酸酯溶液中靛酚乙酸酯的含量为2—4mg/ml。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专利技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中,含酶布、含靛布均采用纯棉水刺非织造布为基材,这是因为纯棉水刺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吸湿性,这种特性使得含酶布、含靛布能够快速吸收检测液,并利于检测液在其内部扩散,而且含酶布是四边与水溶膜相连接,含酶布四边以内的部分只是与水溶膜相接触,这种连接方法不仅能够将含酶布固定在水溶膜上,同时还不影响纵向上液体渗透的畅通,从而缩短残留农药流向含靛布的时间,以及水溶膜的消除时间,提升检测结果的速度。此外,在闪蒸法非织造布的底面还连接有暖贴,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暖贴可迅速发热至36—39℃,并且发热温度能够稳定在36—39℃区间直到检测结束,这能够保障胆碱酯酶的活性处在最佳状态,使得胆碱酯酶与检测液中的残留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充分、快速地反应。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检测速度快,检测时间短。

18、2、本专利技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仅需先将待测的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轻微打湿,再用本速测非织造布上外露为含酶布的一面轻轻擦拭农产品上湿润的部位,再将本速测非织造布水平放置一旁即可。农产品上残留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会与含酶布中的胆碱酯酶进行反应,再根据显色布上的颜色显示,来判断残留农药是否超标。整个过程不需多次手动操作,只需要擦拭一下而已,静待结果出现即可,一抹即测。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检测时间短,而且操作极为简便。

19、3、本专利技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及制备方法中,胆碱酯酶溶液、明胶溶液的制作都是通过与ph缓冲液混合后得来,这是因为缓冲液能够有效地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包括有一个外包装,所述外包装内含有含酶布、水溶膜、含靛布、显色布、闪蒸法非织造布、暖贴,所述含酶布的下方是水溶膜,所述含酶布的底面与所述水溶膜顶面相连接,所述水溶膜的下方是含靛布和显色布,所述水溶膜与所述含靛布、显色布相接触,所述含靛布与所述显色布相互接触并排布置,所述含靛布、显色布的下方是闪蒸法非织造布,所述闪蒸法非织造布的顶面与所述含靛布、显色布的底面相连接,所述闪蒸法非织造布的下方是暖贴,所述暖贴与闪蒸法非织造布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暖贴包括有一个非织造布小袋,所述非织造布小袋内部含有还原铁粉、活性炭、无机盐与水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小袋中混合物为糊状体,所述糊状体混合物中还原铁粉、活性炭、无机盐、水的质量份比为:还原铁粉61.5:活性炭16.5:无机盐3.6:水18.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小袋的长宽均为3cm,所述非织造布小袋中的混合物的重量为2.5—3g。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酶布为携带有胆碱酯酶的纯棉水刺非织造布,所述含靛布为携带有靛酚乙酸酯的纯棉水刺非织造布,所述显色布为非织造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酶布上胆碱酯酶的携带量为0.2—0.4U/cm2,所述含靛布上靛酚乙酸酯的携带量为0.3—0.6mg/cm2。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酶布的底面与水溶膜顶面相连接是指所述含酶布的四边与水溶膜的顶面粘接,含酶布上位于含靛布、显色布交接之处正上方的边的连接宽度大于含酶布上其它边与水溶膜的连接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法非织造布与所述水溶膜均为边长是7—9cm的正方形,所述含酶布的规格大小为2.4cm×2.2cm,所述含靛布规格大小为2cm×2cm,所述显色布规格大小为1.4cm×2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膜为聚乙烯醇水溶膜、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膜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水溶膜的厚度为40—60um。

9.一种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所述胆碱酯酶明胶溶液中明胶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4%—0.8%,所述胆碱酯酶明胶溶液中胆碱酯酶的含量为12—17U/ml,所述第二步中,所述靛酚乙酸酯溶液中靛酚乙酸酯的含量为2—4mg/m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包括有一个外包装,所述外包装内含有含酶布、水溶膜、含靛布、显色布、闪蒸法非织造布、暖贴,所述含酶布的下方是水溶膜,所述含酶布的底面与所述水溶膜顶面相连接,所述水溶膜的下方是含靛布和显色布,所述水溶膜与所述含靛布、显色布相接触,所述含靛布与所述显色布相互接触并排布置,所述含靛布、显色布的下方是闪蒸法非织造布,所述闪蒸法非织造布的顶面与所述含靛布、显色布的底面相连接,所述闪蒸法非织造布的下方是暖贴,所述暖贴与闪蒸法非织造布的底面相连接,所述暖贴包括有一个非织造布小袋,所述非织造布小袋内部含有还原铁粉、活性炭、无机盐与水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小袋中混合物为糊状体,所述糊状体混合物中还原铁粉、活性炭、无机盐、水的质量份比为:还原铁粉61.5:活性炭16.5:无机盐3.6:水18.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小袋的长宽均为3cm,所述非织造布小袋中的混合物的重量为2.5—3g。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酶布为携带有胆碱酯酶的纯棉水刺非织造布,所述含靛布为携带有靛酚乙酸酯的纯棉水刺非织造布,所述显色布为非织造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非织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如全李宁孙小芸张明赐钱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