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定位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夹持定位模块及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1、电芯超声波焊接工艺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电芯连接方式。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准备工作:保证焊接接头干净无油污;定位:将两个需要焊接的电芯放置在夹持装置上;粘合:在要焊接的电芯接头处,涂上一层特殊的焊接材料;焊接:开启超声波焊接设备,将焊头按照一定时间、力度、频率对接头进行焊接。
2、其中,目前在焊接工序前对电芯定位常采用以下方式:将电芯放置到夹具上,然后通过气缸或者电动模组抵紧夹具实现电芯定位。
3、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下:在气缸或者电动模组等设备向电芯或夹具靠近时,需要计算设备的运行速度,从而增加电芯定位时间,影响定位效率,也会产生定位精确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芯定位时间长,定位效率低且定位精度低,提供一种夹持定位模块及定位机构。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夹持定位模块,包括:
4、第一定位组件,包括被动件以及和所述被动件弹性连接的复位组件,所述被动件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
5、第二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铰接;所述被动件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带动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同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存在夹角。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张开板,所述被动件设于所述张开板上,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张开板底部的第一滑动单元,所述第一滑动单元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单元包括第一导轨和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连接板和侧开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张开板和所述侧开板转动连接,所述侧开板与所述张开板铰接。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开板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滑动单元,所述第二滑动单元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动单元包括第二导轨和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和第一定位组件连接的第一辅助定位件,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随所述被动件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
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和第二定位组件连接的第二辅助定位件,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随所述第二定位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包括弯折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连接。
1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定位机构,包括:
14、移栽机构,包括拨叉,所述拨叉与升降驱动源连接;
15、如上述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
16、其中,所述拨叉被配置为在升降驱动源的控制下,下降挤压所述夹持定位模块上的被动件,以使所述被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叉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有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具有用于挤压所述被动件的配合面。
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有产品放置区域的支撑架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产品放置区域两侧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以及设于所述定位座上的定位销。
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栽机构还包括与升降驱动源连接的机械手,所述拨叉固定于所述机械手。
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包括可升降的升降座以及和所述升降座滑动连接的夹爪;所述夹爪位于待定位产品相对的一侧,所述拨叉位于待定位产品相对的另一侧。
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栽机构还包括旋转驱动源以及和所述旋转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的水平驱动源,所述水平驱动源具有用于连接所述机械手的活动部。
2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3、本技术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当外力作用于被动件时,被动件会沿第一方后退,并挤压复位组件,同时,被动件带动第二定位组件沿第二方向张开;当外力不再作用于被动件,复位组件复位,同时被动件带动第二定位组件沿第二方向聚拢,从产品的侧面对产品进行定位,能够调节满足不同尺寸电芯的夹紧归正要求,精度稳定,减少对产品的负荷。
24、本技术所述的定位机构通过移栽机构放置电芯时与夹持定位模块配合,实现对电芯同步定位,合并电芯的定位时间,省去了等待在气缸或者电动模组等设备向电芯或夹具靠近时计算设备的运行速度的时间,提高定位机构的定位效率,提高后续焊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张开板(502),所述被动件(501)设于所述张开板(502)上,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止回块(505)和至少一弹性元件(504),所述弹性元件(504)的一端抵接所述止回块(505),所述弹性元件(504)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张开板(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张开板(502)底部的第一滑动单元(503),所述第一滑动单元(503)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单元(503)包括第一导轨和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连接板(506)和侧开板(507),所述连接板(50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张开板(502)和所述侧开板(507)转动连接,所述侧开板(507)与所述张开板(50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板(507)底部设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第一定位组件连接的第一辅助定位件,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随所述被动件(501)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第二定位组件连接的第二辅助定位件(601),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601)随所述第二定位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定位件(601)包括弯折设置的第一连接件(6011)和第二连接件(601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6011)和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连接。
9.一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400)包括支撑杆(401),所述支撑杆(401)的端部设有挤压部(402),所述挤压部(402)具有用于挤压所述被动件(501)的配合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有产品放置区域的支撑架(509)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产品放置区域两侧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座(604)以及设于所述定位座(604)上的定位销(606)。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机构还包括与升降驱动源连接的机械手(300),所述拨叉(400)固定于所述机械手(3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300)包括可升降的升降座(301)以及和所述升降座(301)滑动连接的夹爪(302);所述夹爪(302)位于待定位产品相对的一侧,所述拨叉(400)位于待定位产品相对的另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机构还包括旋转驱动源(100)以及和所述旋转驱动源(100)的输出端连接的水平驱动源(200),所述水平驱动源(200)具有用于连接所述机械手(300)的活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还包括张开板(502),所述被动件(501)设于所述张开板(502)上,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止回块(505)和至少一弹性元件(504),所述弹性元件(504)的一端抵接所述止回块(505),所述弹性元件(504)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张开板(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张开板(502)底部的第一滑动单元(503),所述第一滑动单元(503)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动单元(503)包括第一导轨和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连接板(506)和侧开板(507),所述连接板(506)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张开板(502)和所述侧开板(507)转动连接,所述侧开板(507)与所述张开板(50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板(507)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滑动单元(508),所述第二滑动单元(508)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动单元(508)包括第二导轨和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第一定位组件连接的第一辅助定位件,所述第一辅助定位件随所述被动件(501)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第二定位组件连接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有,董童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