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耳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耳机本体及开放式耳机。
技术介绍
1、由于开放式耳机不入耳,不会直接刺激耳膜,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耳朵的伤害,从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2、用户在使用开放式耳机时,可以同时接收外界的声音和耳机发出的声音,从而为了减少噪音,部分开放式耳机设计有降噪功能,其中,降噪功能一般分为被动降噪功能和主动降噪功能,主动降噪功能则是通过在开放式耳机的耳机壳内设置反馈麦克风,反馈麦克风通过耳机壳上的拾音口拾取用户耳道内的声音,然后通过内置的电路板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与噪音相位相反的声波,从而抵消掉环境噪音。
3、目前,拾音口与耳机壳的外表面是在同一个平面或弧面上,但每个人的耳朵形状、大小均不同,部分用户佩戴使用时,拾音口会与耳朵皮肤接触,使拾音口被堵住而产生啸叫的现象,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本体及开放式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放式耳机在部分用户佩戴使用时,拾音口会与耳朵皮肤接触,使拾音口被堵住而产生啸叫现象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本体,包括耳机壳及反馈麦克风,所述耳机壳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耳机壳形成有面壁,所述面壁具有背离于所述容纳腔的外表面,所述面壁设有通口及多个拾音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多个所述拾音口均贯穿于所述外表面,且在所述外表面,多个所述拾音口间隔分布,每一个所述拾音口均与所述通口连通;所述反馈麦克风设置
3、本申请提供的耳机本体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佩戴使用时,耳机壳贴合于用户耳朵,面壁的外表面朝向并覆盖于用户的耳道入口,反馈麦克风通过通口、拾音口拾取用户耳道内的声音,通过在面壁开设多个拾音口,在外表面,多个拾音口间隔分布,这样,在佩戴使用时,有效避免耳朵的皮肤同时堵住全部拾音口,使得反馈麦克风可以正常拾取用户耳道内的声音,从而有效避免产生啸叫现象,进而有利于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拾音口之间的间距大于1mm。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壁呈穹顶形,所述外表面为凸弧面,在所述外表面,多个所述拾音口沿所述耳机壳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壁设有多个拾音通道,多个所述拾音通道的一端贯穿所述外表面,以形成多个所述拾音口,多个所述拾音通道的另一端汇合连通,以形成所述通口。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音通道为两个,两个所述拾音通道构成l形;或,所述拾音通道为三个,三个所述拾音通道构成t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壁还具有朝向于所述容纳腔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形成有凸起部,所述拾音通道贯通于所述凸起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拾音口对应设置,所述反馈麦克风限位于所述限位环内。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壁呈穹顶形,所述反馈麦克风靠近所述面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或,所述反馈麦克风设于所述面壁的中心位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本体还包括扬声器及电路板,所述扬声器和电路板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面壁还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反馈麦克风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开放式耳机,包括耳挂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本体,所述耳挂呈弯曲状,所述耳挂的一端与所述耳机壳连接。
13、本申请提供的开放式耳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耳机本体,佩戴使用时,耳机壳贴合于用户耳朵,面壁的外表面朝向并覆盖于用户的耳道入口,反馈麦克风通过通口、拾音口拾取用户耳道内的声音,通过在面壁开设多个拾音口,在外表面,多个拾音口间隔分布,这样,在佩戴使用时,有效避免耳朵的皮肤同时堵住全部拾音口,使得反馈麦克风可以正常拾取用户耳道内的声音,从而有效避免产生啸叫现象,进而有利于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壳及反馈麦克风,所述耳机壳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耳机壳形成有面壁,所述面壁具有背离于所述容纳腔的外表面,所述面壁设有通口及多个拾音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多个所述拾音口均贯穿于所述外表面,且在所述外表面,多个所述拾音口间隔分布,每一个所述拾音口均与所述通口连通;所述反馈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通口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拾音口之间的间距大于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壁呈穹顶形,所述外表面为凸弧面,在所述外表面,多个所述拾音口沿所述耳机壳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壁设有多个拾音通道,多个所述拾音通道的一端贯穿所述外表面,以形成多个所述拾音口,多个所述拾音通道的另一端汇合连通,以形成所述通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通道为两个,两个所述拾音通道构成L形;或,所述拾音通道为三个,三个所述拾音通道构成T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拾音口对应设置,所述反馈麦克风限位于所述限位环内。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壁呈穹顶形,所述反馈麦克风靠近所述面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或,所述反馈麦克风设于所述面壁的中心位置。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还包括扬声器及电路板,所述扬声器和电路板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面壁还设有出音孔,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反馈麦克风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0.一种开放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挂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本体,所述耳挂呈弯曲状,所述耳挂的一端与所述耳机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壳及反馈麦克风,所述耳机壳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耳机壳形成有面壁,所述面壁具有背离于所述容纳腔的外表面,所述面壁设有通口及多个拾音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多个所述拾音口均贯穿于所述外表面,且在所述外表面,多个所述拾音口间隔分布,每一个所述拾音口均与所述通口连通;所述反馈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通口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拾音口之间的间距大于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壁呈穹顶形,所述外表面为凸弧面,在所述外表面,多个所述拾音口沿所述耳机壳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壁设有多个拾音通道,多个所述拾音通道的一端贯穿所述外表面,以形成多个所述拾音口,多个所述拾音通道的另一端汇合连通,以形成所述通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通道为两个,两个所述拾音通道构成l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世文,张波,雷小保,权进国,金爽,谢浩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