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
技术介绍
1、框架梁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钢结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刚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固定相连,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2、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固梁和加固柱的框架未完工之前,加固梁和加固柱之间的支撑力与承受力不足,不能随意对两者之间的支撑结构进行调节,同时加固结构不能根据位置进行调节长度,进而使得横梁以及立梁之间的托举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包括横梁与立梁,所述横梁与立梁之间互相垂直连接,所述横梁与立梁之间固定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延伸杆、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固定块、限位槽、卡块、卡槽、弹性件,所述延伸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所述延伸杆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一支撑杆的内部,所述延伸杆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顶面固定连接卡块,所述第一支撑杆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分别轴接有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3、优选的,所述立梁的中部固定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顶面活动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座、减震弹簧、限位块、复位弹簧、滑块、滑槽,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端插接于连接座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一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且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块的底端。
5、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固块,所述稳固块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可拆卸安装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上加固块、下加固块、螺纹筒、螺孔、紧固螺栓,所述上加固块卡接于横梁的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块卡接于下加固块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下加固块的一端顶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插接于通孔的内部,所述上加固块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通孔位置竖直上下对应,所述通孔的内直径与螺孔的内直径相等,所述螺纹筒的外直径与通孔的内直径相等。
7、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底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块的一端。
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组件,通过手动按压卡块,使其向延伸杆内部移动并移动出卡槽的内部,进入凹槽的内部,通过拉动第二支撑杆,使延伸杆移出第一支撑杆的内部,进而实现支撑组件的伸缩效果,当调节到需要的长度时,卡块通过底端的弹性件弹力效果,使其弹出凹槽并卡接到卡槽的内部,进而可根据横梁与立梁之间的支撑力与承受力来调节支撑组件的长度,完善支撑组件的支撑效果。
10、2、该技术,通过设置调节筒,当调节支撑组件的长度后,通过转动调节筒,使其与螺纹柱的外壁上下移动,并带动顶面连接的连接座进行升降移动,进而可根据支撑组件的长度来调节固定组件的高度,使第一支撑块卡接到连接座的内部,提高了建筑框架的方便性与稳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包括横梁(1)与立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与立梁(2)之间互相垂直连接,所述横梁(1)与立梁(2)之间固定设有支撑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支撑杆(401)、第二支撑杆(402)、延伸杆(403)、第一支撑块(404)、第二支撑块(405)、固定块(406)、限位槽(407)、卡块(408)、卡槽(409)、弹性件(410),所述延伸杆(40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402)的一端,所述延伸杆(403)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一支撑杆(401)的内部,所述延伸杆(403)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件(410),所述弹性件(410)的顶面固定连接卡块(408),所述第一支撑杆(401)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卡槽(409),所述第一支撑杆(401)与第二支撑杆(402)的一端分别轴接有第一支撑块(404)与第二支撑块(405),所述第一支撑块(404)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407),所述第二支撑块(40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2)的中部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01)的一面开设有滑槽(506),所述滑槽(5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505),且两个所述滑块(505)之间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504),所述滑块(5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407)相适配的限位块(503),所述连接座(501)的内部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减震弹簧(502),所述减震弹簧(502)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块(404)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固块(10),所述稳固块(10)的表面开设有通孔(11),所述横梁(1)的两端均可拆卸安装有加固组件(3),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上加固块(301)、下加固块(302)、螺纹筒(303)、螺孔(304)、紧固螺栓(305),所述上加固块(301)卡接于横梁(1)的表面,所述第二支撑块(405)卡接于下加固块(30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固块(302)的一端顶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筒(303),所述螺纹筒(303)插接于通孔(11)的内部,所述上加固块(30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螺孔(304),所述螺孔(304)与通孔(11)位置竖直上下对应,所述通孔(11)的内直径与螺孔(304)的内直径相等,所述螺纹筒(303)的外直径与通孔(11)的内直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底面开设有矩形槽(8),所述矩形槽(8)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9),所述缓冲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块(406)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包括横梁(1)与立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与立梁(2)之间互相垂直连接,所述横梁(1)与立梁(2)之间固定设有支撑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支撑杆(401)、第二支撑杆(402)、延伸杆(403)、第一支撑块(404)、第二支撑块(405)、固定块(406)、限位槽(407)、卡块(408)、卡槽(409)、弹性件(410),所述延伸杆(40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402)的一端,所述延伸杆(403)的另一端插接于第一支撑杆(401)的内部,所述延伸杆(403)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且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件(410),所述弹性件(410)的顶面固定连接卡块(408),所述第一支撑杆(401)表面等距开设有多个卡槽(409),所述第一支撑杆(401)与第二支撑杆(402)的一端分别轴接有第一支撑块(404)与第二支撑块(405),所述第一支撑块(404)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407),所述第二支撑块(40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2)的中部固定设有螺纹柱(7),所述螺纹柱(7)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调节筒(6),所述调节筒(6)的顶面活动连接有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连接座(501)、减震弹簧(502)、限位块(503)、复位弹簧(504)、滑块(505)、滑槽(506),所述第一支撑块(404)的一端插接于连接座(5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建筑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01)的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