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263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及装置。本申请中,在备用车的有效发车时间段,通过两个维度对大客流备用车进行调度,第一维度调整时保持调整车辆数目不变,通过逐步增加调整站台提高允许调整时间,如果调整至起始站仍不符合备用车加开条件,再进行第二维度调整。第二维度调整以车辆为步进单位,增加调整车辆的范围。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交替进行,逐步扩大车辆的调整范围,为运营企业合理加开备用车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以便合理、及时、高效地疏散大客流,提高乘客出行满意度及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城市轨道交通受恶劣天气、大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短时间内客流剧增,如果不及时疏散大客流,会导致站内乘客积压,乘客滞留时间延长,列车满载率过高,甚至出现乘客拥挤踩踏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乘客出行满意度及运行效率。

2、所述大客流是指当前正线运力不能够疏散客流,即到达大客流站台的列车剩余容量之和大于站台客流量,则认为大客流事件。

3、现有技术中,增开备用车疏散大客流的手段通常依赖人工经验,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撑和科学的行车组织方案调整方法,会导致疏散客流不及时,调度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低乘客出行满意度及运行效率。因此,有必要针对备用车开调度问题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达到高效合理疏散大客流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和装置。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s1、计算备用车的有效发车时间段;

4、所述备用车上线站台为站台,在有效发车时间段内有辆列车到达站台,将辆列车按照到达顺序依次标记为;将辆列车按照到达时间依次标记为;

5、s2、计算列车、列车在站台的发车间隔,计算方法如下:;

6、若,执行步骤s3,其中,表示线路上最小发车时间间隔;

7、若,执行步骤s4;

8、s3、在列车、列车之间加开备用车;

>9、s4、进行第一维度调整,判断是否符合备用车加开条件:若符合,加开备用车;若不符合,执行步骤s5;

10、所述第一维度调整是指通过增加调整站台提高允许调整时间,即从站台的前一个站台开始调整,并判断调整后是否符合备用车加开条件,若符合,加开备用车;若不符合,以站台为步进单位继续调整,每次调整范围多一个站台,直至符合备用车加开条件,或者调整至起始站;

11、s5、进行第二维度调整,即以车辆为步进单位,增加调整车辆的范围,每次调整在列车前步进一辆列车,在列车后步进一辆列车;

12、s6、对第二维度调整后的列车进行调整,执行步骤s4-s6,直至符合备用车加开条件或全部车辆调整完毕。

13、进一步地,所述备用车加开条件为:

14、条件一:列车、列车之间的发车间隔;

15、条件二:列车之间发车间隔≥;

16、只有在条件一和条件二均满足的情况下,才符合备用车加开条件;若任意一项条件不满足,不符合备用车加开条件。

17、进一步地,在列车、列车之间加开备用车时,具体方法如下:

18、若列车、列车未进行过运行方案调整,备用车的发车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19、若列车、列车进行过运行方案调整,备用车的发车时间列车经调整后到达站台的时间。

20、进一步地,计算备用车的有效发车时间段时,采用的方法如下:

21、备用车的有效发车时间段的计算方法如下:

22、

23、

24、其中,表示备用车的有效发车起始时间;表示备用车的有效发车终止时间;

25、表示大客流出现时间;表示大客流结束时间;表示备用车从站运行至大客流站台所需时间;表示大客流结束之后的时间段。

26、进一步地,第一维度调整时,采用的方法如下:

27、计算列车、列车的目标调整时间;计算列车在站台之间的允许调整时间总和;若,计算调整后列车发车时间间隔,若相邻列车发车时间≥,加开备用车,否则进行第二维度调整;若,执行第二维度调整。

28、进一步地,允许调整时间为允许向前调整时间和允许向后调整时间之和;允许向前调整时间为允许停站向前调整时间和允许运行向前调整时间之和,允许停站向前调整时间通过缩短停站时间获取,允许运行向前调整时间通过加快运行速度进而缩短运行时间获取;允许向后调整时间为允许停站向后调整时间和允许运行向后调整时间之和,允许停站向后调整时间通过延长停站时间获取,允许运行向后调整时间通过减慢运行速度进而延长运行时间获取。

29、进一步地,若加开备用车后,到达大客流站台的列车剩余容量之和大于站台客流量,重复步骤s1-s6,继续加开备用车。

30、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大客流备用车调度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以使所述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32、现有技术中,增开备用车疏散大客流的手段通常依赖人工经验,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撑和科学的行车组织方案调整方法,在人工调度时存在调度不合理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乘客出行满意度及运行效率。

33、本申请中,通过两个维度进行调整,第一维度调整保持调整车辆数目不变,通过逐步增加调整站台提高允许调整时间,如果调整至起始站仍不符合备用车加开条件,再进行第二维度调整。第二维度调整以车辆为步进单位,增加调整车辆的范围。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交替进行,逐步扩大车辆的调整范围,为运营企业合理加开备用车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以便合理、及时、高效地疏散大客流,提高乘客出行满意度及运行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车加开条件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列车、列车之间加开备用车时,具体方法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备用车的有效发车时间段时,采用的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维度调整时,采用的方法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允许调整时间为允许向前调整时间和允许向后调整时间之和;允许向前调整时间为允许停站向前调整时间和允许运行向前调整时间之和,允许停站向前调整时间通过缩短停站时间获取,允许运行向前调整时间通过加快运行速度进而缩短运行时间获取;允许向后调整时间为允许停站向后调整时间和允许运行向后调整时间之和,允许停站向后调整时间通过延长停站时间获取,允许运行向后调整时间通过减慢运行速度进而延长运行时间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加开备用车后,到达大客流站台的列车剩余容量之和大于站台客流量,重复步骤S1-S6,继续加开备用车。

8.一种大客流备用车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以使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车加开条件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列车、列车之间加开备用车时,具体方法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备用车的有效发车时间段时,采用的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维度调整时,采用的方法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客流备用车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允许调整时间为允许向前调整时间和允许向后调整时间之和;允许向前调整时间为允许停站向前调整时间和允许运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崇国滕飞张亦然李云房新刘涛文跃沄陈光景顺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