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241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22
本申请公开了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沟槽,沟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模板,模板的内底壁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一,安装槽一的内部设置有电力排管本体,电力排管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一,连接板一的两侧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二,连接板一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二,连接板二的底部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三,电力排管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压制机构,转动把手带动抵触板对压力块的两面进行夹持固定,减少在浇筑混凝土时电力排管本体的一端翘起错位的风险,从而保证电力排管本体施工质量,减少重新二次加固排管造成人工设备及材料浪费的风险,从而减少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施工,尤其是涉及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缆排管施工是现阶段电力工程电缆铺设过程中运用的一种重要施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繁华街道、密集商业区和不易二次施工的区域,排管施工投入资金少,工程成本低,施工工期短,不但避免重复破坏道路,节约资金,预留地下线路通道,相较于其他施工方式,还减少了电力工程施工对于周围交通和人员的影响。

2、现有的中国公开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7406101u)中所提到的一种电力排管安装结构,能够通过设置底板、凹槽、固定杆以及承载板,使得承载板能够插接在凹槽的内部,从而将承载板插入至凹槽中时会被固定杆所固定,将各组底板的前后端相互连接能够加长电力排管的长度,连接的过程简单稳固,从而加快了对电力排管的施工效率。

3、现有的在进行电力排管时,首先在施工区域路面挖出沟槽,然后在沟槽的内部固定模板,接着在模板的内部放置电力排管,最后在模板的内部浇筑混凝土完成施工,但是,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是先从电力排管一端开始浇筑,使得电力排管一边重一边轻,可能会使得电力排管没有浇筑混凝土的一端翘起,使得两侧电力排管的接口错位,从而影响电力排管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在浇筑混凝土时,可能会使得电力排管没有浇筑混凝土的一边翘起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包括沟槽,所述沟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模板,所述模板的内底壁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部设置有电力排管本体,所述电力排管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的两侧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二,所述连接板一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的底部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三,所述安装槽一、安装槽二与安装槽三的形状与电力排管本体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电力排管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压制机构,所述模板的内底壁设置有固定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沟槽的内底壁固定模板,接着在安装槽一的内部放置电力排管本体,然后在电力排管本体顶部合适的位置放置连接板一,在连接板一的上方继续放置电力排管本体,最后在电力排管本体的上方放置连接板二,从而完成对电力排管本体的放置,最后对模板内部进行浇筑混凝土即可,通过压制机构可以对两侧电力排管本体的连接处进行压制,减少在浇筑混凝土时电力排管本体一端翘起的风险,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对电力排管本体进行固定,提高了电力排管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

5、进一步地,所述压制机构包括搭接在电力排管本体上方的压力块,所述模板的两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远离把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抵触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力块放置在电力排管本体的顶部,然后转动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螺纹杆与模板螺纹连接,使得螺纹杆在模板的内部移动,螺纹杆移动带动抵触板移动,使得抵触板对压力块的两面进行夹持固定,减少电力排管本体翘起的风险。

7、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板远离螺纹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抵触板与橡胶垫均设置为弧形,所述抵触板与橡胶垫的形状与压力块的形状相适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可以增加抵触板与压力块的稳定性。

9、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远离抵触板的一端贯穿模板,所述辅助杆与模板滑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杆可以提高抵触板在移动时的平稳性。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搭接在模板内底壁两侧的底板,两侧所述底板之间与连接板一相抵触,所述连接板二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贯穿底板,所述竖杆与底板滑动设置,所述竖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由旋转螺纹与螺母组成,所述模板的内底壁两侧呈等距设置有若干个预固定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板、顶板与竖杆可以对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二进行固定,提高了电力排管本体工作时的稳定性。

13、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的内底壁两侧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竖杆与安装孔滑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根据不同情况对电力排管本体的不同位置进行固定。

15、进一步地,所述预固定组件包括呈等距固定连接模板内底壁两侧的若干个卡合箱,所述卡合箱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由伸缩杆与弹簧组成,所述弹性件与空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与底板相抵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底板进行预固定,方便后续的安装和固定,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1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两侧开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块与卡合槽卡合连接,所述卡合块与卡合槽均设置为半圆形,所述卡合块与卡合槽的形状相适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卡合块与底板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对底板的固定效果。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1、本申请,在对两侧电力排管接口处进行压制时,首先将压力块放置在电力排管本体的顶部,然后转动把手带动抵触板对压力块的两面进行夹持固定,减少在浇筑混凝土时电力排管本体的一端翘起错位的风险,从而保证电力排管本体施工质量,减少重新二次加固排管造成人工设备及材料浪费的风险,从而减少了施工成本。

21、2、本申请,在对电力排管本体进行固定时,转动螺母使得螺母在旋转螺纹的外表面移动,从而对顶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电力排管本体进行固定,达到了提高电力排管本体在工作使的稳定性的目的,减少电力排管本体位移的风险,有助于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包括沟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模板(2),所述模板(2)的内底壁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一(3),所述安装槽一(3)的内部设置有电力排管本体(4),所述电力排管本体(4)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一(5),所述连接板一(5)的两侧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二(6),所述连接板一(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二(7),所述连接板二(7)的底部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三(8),所述安装槽一(3)、安装槽二(6)与安装槽三(8)的形状与电力排管本体(4)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电力排管本体(4)的上方设置有压制机构,所述模板(2)的内底壁设置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机构包括搭接在电力排管本体(4)上方的压力块(9),所述模板(2)的两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10)远离把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抵触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11)远离螺纹杆(10)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2),所述抵触板(11)与橡胶垫(12)均设置为弧形,所述抵触板(11)与橡胶垫(12)的形状与压力块(9)的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1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杆(13),所述辅助杆(13)远离抵触板(11)的一端贯穿模板(2),所述辅助杆(13)与模板(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搭接在模板(2)内底壁两侧的底板(14),两侧所述底板(14)之间与连接板一(5)相抵触,所述连接板二(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杆(16),所述竖杆(16)的底端贯穿底板(14),所述竖杆(16)与底板(14)滑动设置,所述竖杆(16)的外表面设置有紧固件(18),所述紧固件(18)由旋转螺纹与螺母组成,所述模板(2)的内底壁两侧呈等距设置有若干个预固定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2)的内底壁两侧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7),所述竖杆(16)与安装孔(17)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固定组件包括呈等距固定连接模板(2)内底壁两侧的若干个卡合箱(19),所述卡合箱(19)的内部开设有空槽(20),所述空槽(20)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件(21),所述弹性件(21)由伸缩杆与弹簧组成,所述弹性件(21)与空槽(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块(23),所述卡合块(23)与底板(14)相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的两侧开设有卡合槽(22),所述卡合块(23)与卡合槽(22)卡合连接,所述卡合块(23)与卡合槽(22)均设置为半圆形,所述卡合块(23)与卡合槽(22)的形状相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包括沟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模板(2),所述模板(2)的内底壁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一(3),所述安装槽一(3)的内部设置有电力排管本体(4),所述电力排管本体(4)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一(5),所述连接板一(5)的两侧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二(6),所述连接板一(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二(7),所述连接板二(7)的底部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三(8),所述安装槽一(3)、安装槽二(6)与安装槽三(8)的形状与电力排管本体(4)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电力排管本体(4)的上方设置有压制机构,所述模板(2)的内底壁设置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机构包括搭接在电力排管本体(4)上方的压力块(9),所述模板(2)的两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10)远离把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抵触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11)远离螺纹杆(10)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2),所述抵触板(11)与橡胶垫(12)均设置为弧形,所述抵触板(11)与橡胶垫(12)的形状与压力块(9)的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电力排管浇筑时上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1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杆(13),所述辅助杆(13)远离抵触板(11)的一端贯穿模板(2),所述辅助杆(13)与模板(2)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震吕蒙蒙杨毅鹏王伟樊业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大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