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凝换热器,特别是一种冷凝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技术介绍
1、热水设备主要有热水器和壁挂炉,一般都需要在热水设备中设置一个用于吸收烟气余热的冷凝换热器。现有的冷凝换热器一般只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螺旋状的冷凝管,烟气进入冷凝换热器的外壳后被冷凝管吸热,冷凝管中的冷水变热从而实现二次换热,变热后的水体被输入主换热器再次加热,有效利用烟气余热。但是,现有的冷凝换热器对烟气余热的吸收不是很充分,因为烟气进入冷凝换热器的外壳后流速很快,会直接向上排出,与冷凝管的接触时间不充足,倒置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冷凝换热器及热水设备。
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冷凝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冷凝管和扰流板,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冷凝管包括多个相连的盘管,所述扰流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有多个开口,每个所述开口处设有倾斜的扰流片,所述第一折弯部插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盘管之间;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进烟口位于同一侧。
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进烟口相对。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板有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盘管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扰流板。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从下向上盘旋形成多个所述盘管,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从上向下依次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片为向下倾斜或向上倾斜。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扰流片和所述开口为一体冲压结构。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开口和多个所述扰流片分别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一折弯部上。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折弯部上。
10、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热水设备,包括如上述的冷凝换热器,还包括主换热器,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主换热器的进水管连通,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冷水进水管连通。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凝换热器及加热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扰流板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因此具有双重的扰流效果。首先,由于第二折弯部与进烟口位于同一侧,当烟气从进烟口进入时,第二折弯部会增加阻力,使得烟气的流速初次减慢,让烟气在壳体里面停留的时间更长,增加与冷凝管接触的时间,提高换热效率,这是初次扰流;其次,由于设置在相邻两个盘管之间的第一折弯部上设有扰流片,烟气进来后在扰流片的作用下形成涡流,让高温烟气和冷凝管充分换热,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从而形成双重扰流。
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32)与所述进烟口(11)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30)有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盘管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扰流板(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20)的一端从下向上盘旋形成多个所述盘管,所述冷凝管(20)的另一端从上向下依次穿过多个所述盘管的中心,所述扰流板(30)上设有卡槽(33),所述卡槽(33)与所述冷凝管(20)的另一端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312)为向下倾斜或向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312)和所述开口(311)为一体冲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口(311)和多个所述扰流片(312)分别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一折弯部(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
9.一种热水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换热器,所述冷凝管(20)的一端与所述主换热器的进水管连通,所述冷凝管(20)的另一端与冷水进水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32)与所述进烟口(11)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30)有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盘管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扰流板(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20)的一端从下向上盘旋形成多个所述盘管,所述冷凝管(20)的另一端从上向下依次穿过多个所述盘管的中心,所述扰流板(30)上设有卡槽(33),所述卡槽(33)与所述冷凝管(20)的另一端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朱云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恒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