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2031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转接传输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安装于所述转接传输模块,所述转接传输模块包括转接单元和传输单元,所述转接单元和所述传输单元连接,所述转接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插针座,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插槽部,所述插针座安装于所述插槽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通过转接传输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进行联动,以使得数据接收模块可以在转接传输模块上转动,以适应特定的安装空间,其具有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和实用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数据传输,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1、数据传输转接头用于将数据在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现有的数据接收的转接头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在很多特定的安装空间内无法进行安装,从而无法进行数据转接传输。

2、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通过转接传输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进行联动,以使得数据接收模块可以在转接传输模块上转动,以适应特定的安装空间,其具有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和实用性高等优点。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转接传输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安装于所述转接传输模块,所述转接传输模块包括转接单元和传输单元,所述转接单元和所述传输单元连接,其中:

3、所述转接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插针座,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插槽部,所述插针座安装于所述插槽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

4、所述传输单元包括顶板、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传输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另一侧,所述传输板位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包围形成的容纳腔,所述插针座通过传输线与所述传输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设有第一弧形孔、第一安装孔、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弧形孔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侧板设有第二弧形孔、第二安装孔、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弧形孔插入所述第三连接孔并且所述第四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插入所述第四连接孔;

5、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插入所述插槽部并且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插针座电性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活动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板设有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用于将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处理通过传输板处理后传输到其余设备)。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观察口(用于观察数据接收模块是否与插针座插接到位)。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显示灯条(当数据接收模块与插针座插接到位时点亮,更加直观判断插接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传输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安装于所述转接传输模块,所述转接传输模块包括转接单元和传输单元,所述转接单元和所述传输单元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设有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观察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显示灯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传输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安装于所述转接传输模块,所述转接传输模块包括转接单元和传输单元,所述转接单元和所述传输单元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活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桀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