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储能系统通常包括柜壳、多个电池包、门体和空调装置。柜壳具有顶板、底板、两个侧板和背板,柜壳具有电池腔和连通电池腔的开口,顶板、底板、两个侧板之间形成开口,各电池包设置于电池腔内,门体可活动地连接于柜壳,门体用于打开或封闭开口。现有技术中储能系统的空调装置一般设置在门体一侧或者与背板一侧,空调装置一般会凸出设置于门体或者背板所在的平面,使储能系统的外观结构不规整,很不美观,占用了外部空间,使空调装置的部分结构暴露于外界空间,容易与外界物体发生磕碰,损坏空调系统。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
2、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一种储能系统,包括:
4、柜壳,所述柜壳具有电池腔和连通所述电池腔的开口;
5、多个电池包,各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电池腔内;
6、门体,所述门体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柜壳,所述门体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开口,所述门体内侧设置有安装箱;
7、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
8、可选的,所述的储能系统包括出风风道壳;
9、所述安装箱具有送风口和回风口;
10、所述柜壳顶部设置分流风道壳,所述分流风道壳连通所述电池腔;
11、所述出风风道壳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箱,所述出风风道壳另一端向所述分流风道壳延伸,所述出风风道壳分别连
12、可选的,所述出风风道壳包括连接风道和延伸风道;
13、所述连接风道连接于所述安装箱,且所述连接风道连通所述送风口;
14、所述延伸风道位于所述安装箱和所述电池包之间,所述延伸风道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风道,所述延伸风道另一端向所述分流风道壳延伸;
15、所述延伸风道与所述安装箱具有间隙。
16、可选的,所述延伸风道上设置中部回风通道,所述中部回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口相对设置。
17、可选的,所述的储能系统包括两个门体,两个所述门体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柜壳;
18、两个所述门体上分别设有一所述空调装置。
19、可选的,所述分流风道壳两侧具有连通所述电池腔的通风间隙;
20、所述分流风道壳内设置分流板;
21、所述分流板中部向所述出风风道壳凸出,所述分流板两侧分别沿相应的通风间隙延伸。
22、可选的,所述柜壳具有若干内侧板,相邻的两个内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电池腔;
23、所述分流风道壳包括底壳和顶壳,所述底壳和所述顶壳均位于两个内侧板之间,且分别连接于两侧的内侧板;
24、所述底壳分别与两侧的内侧板之间形成所述通风间隙;
25、所述分流板位于所述底壳和顶壳之间。
26、可选的,所述柜壳与所述门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后背板;
27、在由所述柜壳的开口至所述柜壳的后背板方向上,所述通风间隙的宽度逐渐减小。
28、可选的,在由电池腔的顶部至电池腔底部的方向上,电池腔两侧的内侧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本申请的储能系统将空调装置设置于门体内侧的安装箱内,使空调装置完全设置于柜壳内,空调装置在门体或背板一侧没有外露的结构,使储能系统的外观结构规整美观,且安装箱对空调装置有保护作用,不容易与外界物体发生磕碰,保证了空调装置安全性,且空调装置与电池包的距离较近,对设置于柜壳内部的电池包冷却调温的效果好。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壳包括连接风道和延伸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风道上设置中部回风通道,所述中部回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口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门体,两个所述门体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柜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风道壳两侧具有连通所述电池腔的通风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壳具有若干内侧板,相邻的两个内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电池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壳与所述门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后背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由电池腔的顶部至电池腔底部的方向上,电池腔两侧的内侧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壳包括连接风道和延伸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风道上设置中部回风通道,所述中部回风通道与所述回风口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门体,两个所述门体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柜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瑞芳,阮嵩钜,范文博,化云,张依铃,吴靖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