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池组,具体为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是指新能源汽车中所采用的储能装置,通常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这些电池单体被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供车辆驱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使用的是二次能源(如电能)的储存与释放,相对于燃油车,其车辆使用过程中没有尾气排放,能够减少空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改善环境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此时通过过热报警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可以延长电池寿命和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进而能够保障电池组的安全性和性能,延长电池的寿命,并预防因为过热而引发的事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和驾驶舒适性。
2、然而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通常被密集地堆叠在一起,大多不便于对单块电池进行实时的温度监测,进而在对多块蓄电池进行散热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散热不均匀和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即其中一块电池温度还在高温,但其余电池的温度已回归正常数值,从而新能源电池组可能出现散热系统关闭或者低耗能散热的现象,进而单块高温电池带来了安全隐患的同时也降低了单块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散热系统在环境湿度较大的空气中进行散热工作时,可能使湿度较大的冷却空气进入蓄电池的高温工作环境,进而容易使蓄电池表面湿润,或者出现冷凝现象,使蓄电池容易出现短路和自放电的现象,提高了蓄电池的老化过程,降低蓄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此,急需进行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解决了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不便于对单块电池进行实时温度监测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在散热过程中,较大空气湿度对蓄电池造成影响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框,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框前端和后端的内壁分别开设有三个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制冷板,所述制冷板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制冷管,所述定位框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储液盒和高压水泵;
4、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身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通液二通管,所述通液二通管均贯穿防护壳和定位框并与制冷管贯通连接,所述储液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通液二通管的一侧均与第二连接管贯通连接,所述通液二通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通液二通管远离单向阀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液体流量控制阀;
5、所述防护壳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护盖,所述定位槽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温度监测器,所述定位框内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温度监测器,所述防护盖下表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温度监测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报警模块;
6、所述储液盒后端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储液盒后端下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液阀,所述储液盒上表面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头,所述高压水泵的吸水口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侧与储液盒贯通连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可以快速获取单块蓄电池在工作时的实时温度,并结合单块蓄电池的温度调节冷却液和冷却风的流速,进而实现对蓄电池快速高效散热的目的,同时可以降低冷却风中存在的湿度,使蓄电池在散热的过程中,防护壳内部空气湿度大大降低,保障了蓄电池的性能,降低短路等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降低蓄电池表面湿润程度,降低蓄电池自放电现象的发生,降低蓄电池的老化过程,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8、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通气二通管,所述定位槽底面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管身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嘴,所述通气二通管的下端均贯穿防护壳和安装槽并与散热管贯通连接,所述防护盖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盒,所述防护盖上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吸气盒的下端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吸气盒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吸气盒的前端下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液阀,所述第二出液阀与储液槽贯通连接,吸气盒中冷凝以后的液体会在储液槽的内部缓慢存储,待存储到一定的量以后通过第二出液阀与外界的收集装置进行连接而流出,所述防护盖上表面前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高压气泵和通气盒,所述防护盖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与通气盒通过管道贯通连接,所述防护盖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出气嘴,所述第四连接管贯穿防护盖并与出气嘴贯通连接,所述防护壳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装配孔,所述出气嘴均延伸至装配孔的内部并与装配孔卡接配合;
9、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上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三个通风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面均开设有多个流通槽,所述定位槽底面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垫板。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流通槽可以提高蓄电池底部在散热过程中,冷却风的流动路径,进而提高蓄电池的冷却效率。
11、优选的,所述定位框内壁的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壁均与蓄电池的外壁滑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通气二通管的上端延伸至装配孔的内部,所述通气二通管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气体流量控制阀。
13、优选的,所述吸气盒前端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所述吸气盒前端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吸气嘴,所述吸气嘴均与第五连接管贯通连接,所述高压气泵出气口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管,所述第六连接管与通气盒贯通连接,所述高压气泵的吸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七连接管,所述第七连接管与第五连接管贯通连接,所述通气盒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半导体制冷器。
14、优选的,所述吸气盒和出气孔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15、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与高压水泵、液体流量控制阀、气体流量控制阀、第一温度监测器、第二温度监测器、第三温度监测器、高压气泵、第一半导体制冷器、第二半导体制冷器以及无线通信报警模块均电性连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无线通信报警模块、高压水泵、液体流量控制阀、气体流量控制阀、第一温度监测器、第二温度监测器、第三温度监测器、高压气泵、第一半导体制冷器和第二半导体制冷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报警模块可以将测得温度及时的向工作人员或者司机进行及时的反馈,进而当蓄电池温度异常时,工作人员和司机可以及时的发现并及时维修维护。
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对比现有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该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可以快速获取单块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框(3),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多个定位槽(20),所述定位框(3)前端和后端的内壁分别开设有三个装配槽(4),所述装配槽(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制冷板(5),所述制冷板(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制冷管(6),所述定位框(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蓄电池(8),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储液盒(9)和高压水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2)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通气二通管(40),所述定位槽(20)底面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安装槽(42),所述安装槽(4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管(43),所述散热管(43)的管身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嘴(44),所述通气二通管(40)的下端均贯穿防护壳(2)和安装槽(42)并与散热管(43)贯通连接,所述防护盖(26)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盒(31),所述防护盖(26)上表面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0)上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三个通风槽(21),所述定位槽(20)的底面均开设有多个流通槽(22),所述定位槽(20)底面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垫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3)内壁的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所述定位板(7)的内壁均与蓄电池(8)的外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二通管(40)的上端延伸至装配孔(47)的内部,所述通气二通管(40)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气体流量控制阀(4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盒(31)前端外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32),所述吸气盒(31)前端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吸气嘴(33),所述吸气嘴(33)均与第五连接管(32)贯通连接,所述高压气泵(27)出气口固定连接有第六连接管(34),所述第六连接管(34)与通气盒(28)贯通连接,所述高压气泵(27)的吸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七连接管(35),所述第七连接管(35)与第五连接管(32)贯通连接,所述通气盒(28)后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半导体制冷器(5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盒(31)和出气孔(38)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3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48)与高压水泵(13)、液体流量控制阀(16)、气体流量控制阀(41)、第一温度监测器(23)、第二温度监测器(24)、第三温度监测器(37)、高压气泵(27)、第一半导体制冷器(10)、第二半导体制冷器(50)以及无线通信报警模块(49)均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防护壳(2),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框(3),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多个定位槽(20),所述定位框(3)前端和后端的内壁分别开设有三个装配槽(4),所述装配槽(4)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制冷板(5),所述制冷板(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制冷管(6),所述定位框(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蓄电池(8),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储液盒(9)和高压水泵(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热报警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2)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通气二通管(40),所述定位槽(20)底面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安装槽(42),所述安装槽(4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散热管(43),所述散热管(43)的管身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嘴(44),所述通气二通管(40)的下端均贯穿防护壳(2)和安装槽(42)并与散热管(43)贯通连接,所述防护盖(26)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盒(31),所述防护盖(26)上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36),所述吸气盒(31)的下端开设有出气孔(38),所述吸气盒(31)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储液槽(46),所述吸气盒(31)的前端下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液阀(45),所述第二出液阀(45)与储液槽(46)贯通连接,所述防护盖(26)上表面前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高压气泵(27)和通气盒(28),所述防护盖(26)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第四连接管(29),所述第四连接管(29)与通气盒(28)通过管道贯通连接,所述防护盖(26)下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出气嘴(30),所述第四连接管(29)贯穿防护盖(26)并与出气嘴(30)贯通连接,所述防护壳(2)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装配孔(47),所述出气嘴(30)均延伸至装配孔(47)的内部并与装配孔(47)卡接配合。
3.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