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184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及车辆。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包括支撑组件、减震器组件。支撑组件中,垫片、第一减震部、车身钣金件、第二减震部和杯座依次贴合。第一减震部与第二减震部之间用于夹持车身钣金件。第一减震部中,第一减震环与多个凸块一体成型。第一减震环与第二减震环同轴。凸块位于第一减震环朝向第二减震环的一侧。第二减震部的第二减震环朝向第一减震环的一侧具有多个凹槽。减震器组件中,减震筒的一端与杯座可拆卸连接。活塞杆依次滑动穿设于减震筒、杯座、第二减震部和第一减震部。凹槽沿活塞杆轴向的深度大于凸块沿活塞杆轴向的高度。这样就解决了车辆减震器如何降噪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减震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车辆减震器一般包括减震筒、活塞杆、上支撑,减震筒的一端与车桥可拆卸连接,活塞杆的一端在减震筒中进行活塞运动,另一端通过上支撑与车身钣金件可拆卸连接。减震筒为活塞杆的往复运动提供阻尼力,从而实现缓震。上支撑一般包括两个减震块,车身钣金件设置在上减震块、下减震块之间。车轮在经过减速带或凹坑时,活塞杆上下往复运动会使得两个减震块交替与车身钣金件进行撞击拍打形成拍打噪音,且每个减震块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空气往外挤出时会有气流噪音,增大减震器异响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车辆减震器如何降噪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及车辆。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包括:

3、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垫片、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部和杯座;所述第一减震部与所述垫片贴合;所述第二减震部与所述杯座贴合;所述第一减震部与所述第二减震部位于所述垫片与所述杯座之间;所述第一减震部与所述第二减震部之间用于夹持车身钣金件;所述第一减震部包括第一减震环和多个凸块;所述第一减震环与多个所述凸块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减震部包括第二减震环;所述第一减震环与所述第二减震环同轴;所述凸块位于所述第一减震环朝向所述第二减震环的一侧;所述第二减震环朝向所述第一减震环的一侧具有多个凹槽;

4、减震器组件,所述减震器组件包括减震筒和活塞杆;所述减震筒的一端与所述杯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减震筒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减震筒内,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减震筒且与所述垫片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塞杆依次滑动穿设于所述杯座、所述第二减震部和所述第一减震部;所述凹槽沿所述活塞杆轴向的深度大于所述凸块沿所述活塞杆轴向的高度;

5、其中,所述凸块能够压缩至与所述第一减震环的表面齐平;所述第二减震环压缩的过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0。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减震环的周向延伸呈弧形;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减震环周向的弧度之和小于π。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的宽度为沿所述第一减震环周向的尺寸;所述凸块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弧长。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减震环的径向延伸;所述凸块的宽度沿靠近所述第一减震环的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部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减震部的硬度;所述凹槽沿所述活塞杆轴向的深度为h1;所述凸块沿所述活塞杆轴向的高度为h2;2h2<h1<5h2。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的数量大于所述凹槽的数量;多个所述凸块环绕所述第一减震环的中心均匀分布;多个所述凹槽环绕所述第二减震环的中心均匀分布。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凹槽沿所述活塞杆轴向的投影与所述凸块错位设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开口弧长沿靠近所述第一减震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部还包括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突出于所述第一减震环朝向所述第二减震环的一侧;所述环形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减震环的外径;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第一减震环同轴;

14、所述第二减震环朝向所述第一减震环的一侧具有环形凹坑;所述环形凹坑与所述第二减震环同轴;所述环形凹坑的外径大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

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所述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的支撑组件位于减震器组件的上方;所述车辆还包括:

16、车身总成,所述车身总成包括车身主体和车身钣金件;所述车身主体与所述车身钣金件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车身钣金件夹紧在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减震部与第二减震部之间;所述减震器组件的活塞杆滑动穿设于所述车身钣金件;

17、车桥,所述车桥与所述车身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的减震筒与所述车桥可拆卸连接;

18、车轮,所述车轮与所述车桥转动连接。

19、为解决车辆减震器如何降噪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

20、根据第一减震部、第二减震部的压缩量不同,各自与车身钣金件产生的间隙大小不同,将第一减震部设置凸块、第二减震部设置凹槽,且凹槽凹陷的高度尺寸大于凸块的高度尺寸。具体为:由于第一减震部与车身钣金件之间产生的缝隙较大,凸块的高度尺寸较小从而能够自由伸出和缩回。第一减震环与车身钣金件之间产生较大的缝隙时凸块依靠弹性伸出,使得第一减震部压缩时,利用凸块和第一减震环的配合形成二段减震,降低每次的拍打接触面积从而较大程度上降低拍打噪音。凸块压缩至第一减震环内部时能够增大第一减震部与车身钣金的接触面积从而较好地支撑车身的重量。第二减震环上设置凹槽后能够减小第二减震部与车身钣金件的拍打接触面积进而降低拍打噪音,同时由于第二减震部压缩行程大,第二减震部与车身钣金件之间的空气往外排出的量更多,从而将凹槽的深度设置较深以顺畅排气,这样设置可以较大程度上减弱车辆减震器的气流噪音。气流噪音和拍打噪音的大幅削减,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车辆减震器的异响程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减震器支柱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永真邵磊葛黄力鹏赫建丽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