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裸体异鳔鳅鮀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裸体异鳔鳅鮀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1758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裸体异鳔鳅鮀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养殖池控温孵化、静水升温培育、生态循环培育,建立了一种密度高、生长快、鱼体健康的苗种集约化养殖模式,解决了裸体异鳔鳅鮀养殖过程中成活率低的问题,切实提升了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率,为规模化增殖放流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裸体异鳔鳅鮀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1、裸体异鳔鳅鮀(xenophysogobio nudicorpa)是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岷江和雅砻江的特有鱼类和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其栖息范围逐渐萎缩甚至消失,自然繁殖规模急剧缩减,从而使其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2000年,裸体异鳔鳅鮀被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在长江十年禁渔期开始前,裸体异鳔鳅鮀的野生资源已经极难获得,已成为偶见物种,鱼类资源量非常稀少,几乎濒临灭绝,这就导致其人工繁殖、人工种群建设等迁地保护工作迟迟无法开展。自长江十年禁渔期开始至今,上述情况稍有缓解,但关于裸体异鳔鳅鮀的研究依旧非常少,主要集中在形态特征和群体遗传学等方面。

2、2023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突破了裸体异鳔鳅鮀的人工繁殖技术,并开展了其苗种培育工作,发现裸体异鳔鳅鮀苗种在养殖环境下极易爆发小瓜虫病和细菌病,从而导致大批量死亡。因此,亟需摸索出一种裸体异鳔鳅鮀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为实现其规模化放流奠定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裸体异鳔鳅鮀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该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裸体异鳔鳅鮀苗种培育过程中的小瓜虫病和细菌病发生概率,提高培育成活率,助力裸体异鳔鳅鮀的规模化放流。

2、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裸体异鳔鳅鮀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对待孵化受精卵在18℃、进水量为0.15l/min下进行孵化处理,得到初孵仔鱼;

4、2)对所述初孵仔鱼进行阶段静水升温培育,在1-4日龄时升温速率为0.5-1℃/d,升温至22℃后保持6天,在10-25日龄升温速率为0.27-0.4℃/d,升温至26-28℃,得到稚鱼;

5、3)将所述稚鱼进行转池培育,得到放流苗;

6、所述转池培育处理包括无隐匿培育、隐匿培育。

7、如上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所述孵化处理前还包括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8、将受精卵进行搅拌处理,得到卵径为0.2cm的所述待孵化受精卵。

9、如上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步骤1)中,孵化水中溶解氧浓度不低于6mg/l,氨氮浓度<0.5mg/l,亚硝酸盐浓度<0.1mg/l。

10、如上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步骤1)中,所述孵化水中包括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硝化细菌浓度为1.5*107个/l以上,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1.5*107个/l以上。

11、如上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步骤2)中,对4日龄-10日龄的鱼苗投喂轮虫,所述轮虫密度不低于10个/ml;投喂频率为4-5次/天;

12、和/或,对10日龄-25日龄的鱼苗投喂400μm-500μm的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频率为4-5次/天,所述卤虫无节幼体的密度为10000个/l;

13、和/或,所述静水升温培育中,当所述初孵仔鱼平均体长不低于0.7cm时进行造流处理,流速为0.04-0.06m/s,每天造流2次,时间间隔10h,每次造流2h,持续10天。

14、如上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所述无隐匿培育的养殖密度为3000~4000尾/m3;

15、和/或,所述隐匿培育的养殖密度为2000~3000尾/m3;

16、和/或,所述隐匿培育过程中每天造流2次,流速为0.2m/s,时间间隔10h,每次造流2h。

17、如上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所述转池培育的饲料粒径为0.32-0.42mm,所述饲料包括质量含量为0.2%-0.3%的甘露寡糖;

18、和/或,所述转池培育的养殖水中包括生物饵料,所述生物饵料的密度为3-4个/ml。

19、如上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所述转池培育的养殖水氨氮浓度<0.5mg/l、亚硝酸盐浓度<0.1mg/l,溶解氧不低于6mg/l。

20、如上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所述无隐匿培育阶段,养殖水流速为0.06~0.08m/s;

21、和/或,所述隐匿培育阶段,养殖水流速为0.09-0.14m/s。

22、如上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步骤4)中,所述转池培育前还包括转苗处理;

23、所述转苗处理通过转苗装置实现;所述转苗装置包括塑料箱、筛网;

24、所述塑料箱包括2个长侧边、2个短侧边和1个箱底,所述长侧边和/或所述短侧边包括若干孔结构,所述孔结构与所述箱底的最短距离为40-50cm;

25、所述筛网覆盖所述孔结构。

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裸体异鳔鳅鮀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针对裸体异鳔鳅鮀仔鱼、稚鱼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物学习性,生理、生态和营养需求特点,实施分阶段培育,建立高密度、生长快、健康的苗种集约化培育模式,解决了裸体异鳔鳅鮀苗种培育过程中成活率低的问题,切实提升苗种培育规模和生产效率,为规模化增殖放流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裸体异鳔鳅鮀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处理前还包括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孵化水中溶解氧浓度不低于6mg/L,氨氮浓度<0.5mg/L,亚硝酸盐浓度<0.1m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孵化水中包括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硝化细菌浓度为1.5*107个/L以上,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1.5*107个/L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4日龄-10日龄的鱼苗投喂轮虫,所述轮虫密度不低于10个/mL;投喂频率为4-5次/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隐匿培育的养殖密度为3000~4000尾/m3;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池培育的饲料粒径为0.32-0.42mm,所述饲料包括质量含量为0.2%-0.3%的甘露寡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池培育的养殖水氨氮浓度<0.5mg/L、亚硝酸盐浓度<0.1mg/L,溶解氧不低于6mg/L。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转池培育前还包括转苗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裸体异鳔鳅鮀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处理前还包括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孵化水中溶解氧浓度不低于6mg/l,氨氮浓度<0.5mg/l,亚硝酸盐浓度<0.1m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孵化水中包括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硝化细菌浓度为1.5*107个/l以上,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1.5*107个/l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苗种规模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4日龄-10日龄的鱼苗投喂轮虫,所述轮虫密度不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敏李志远姜伟刘科唐大明汪杰舒德斌胡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